“节哀顺变 ”不科学
2015-05-30何丽王建
何丽 王建
每个人在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死亡是如此决绝,不可逆转,至亲至爱的离世让人产生哀伤的反应。
现代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之快。
据一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在人办葬礼,一般也就是3 -5天
的时间。人们留给自己哀伤的时间
如此短暂,匆匆办完葬礼之后,马
上投入到快节奏的工作当中。而在
工作环境下,哀伤再也没有机会得
到表达,就这样,哀伤的情绪被压
抑了。可是,眼泪并不会消失,悲伤
也不会就此殆尽,而是滞留在身体
的某个部位,成为一个未完成的事
件,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一些莫名
的情绪及生理问题。
1 “哀伤”是一门功课,是一门需要付出时间去做的功课。著名的哀伤研究专家沃登(Worden)指出,哀悼者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第一,要接受失落的事实;第二,要体验丧亲带来的哀伤;第三,适应逝者已经离开了的世界;第四,开始新生活的同时能找到和逝者保持持久联结的方式。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时间,而且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丧亲原因和对象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亲人如果是长期患病,家属会提前预知死亡的发生,和那些毫无准备,因为意外或者自然灾害丧亲者哀伤的时间就很不相同;失去年迈父母的人比起那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人更容易接受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不哀痛,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亲人离开了,内心都会经历失落感。
2 “哀伤”是一门功课,是一门爱的功课。失落因爱而生,哀伤不是洪水猛兽,表达哀伤是人正常的需求,表达哀伤其实就是在表达爱。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劝慰丧亲者时经常会说“节哀顺变 ”,这句话从哀伤辅导的角度是很不合适的。哀伤应该被允许、被鼓励,哀伤不表达,堵在心中,卡在某处,如何顺应生活的变化?哀伤如果被压抑,时间长了反而可能形成复杂性的哀伤反应,如延迟的哀伤,夸大的哀伤等。其实,在哀
身体上接近已故者,但我们的内心还是可以为他留下一些空间,纪念他,哀悼他,感谢他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并留下了浓墨重彩,感谢他让我们懂得爱与被爱。
3 “哀伤”是一门功课,是一门让我们思考死亡议题的功课。死亡是哲学家、文学家热衷的主题,我们普通人往往讳莫如深,然而死亡又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终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迟早有一天要遭遇它。而学会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理应成为人生中重要的功课。当我们仍对死亡讳莫如深的时候,死亡教育已在西方普及几十年,正是因为普及教育的缺失,才使得我们对这一领域异常忌讳和恐惧,可每当面临丧失,又感到无助与迷茫。
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曾经在他的著作《直视骄阳》中写道:“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丧亲事件可能会唤起人们的死亡焦虑,而这也是一次机会,一次自我觉察的机会,和自己在一起的机会,一次疗愈的机会。
悼过程中,哀悼者可以细细体会自哀伤是一门功课,做功
“
己对已故者的爱,在自己眼里,已故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而你在他的心里,又是如何的?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在
课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勇气,需要胆识,需要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
新学期伊始,一位同事整理
办公室时把一只毛绒大熊送给了我。我把这只一米高的毛绒大熊安置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这里就成了这只大熊的新家。
我的咨询室“心灵氧吧”已经四岁了,对于学校的部分孩子来说,“氧吧”早已成为他们一个熟悉而喜欢的场所。心理社团 “心悦团 ”的孩子和一些来访者会在課间、活动课时到“氧吧 ”来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只大熊的造访自然就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孩子们纷纷给大熊起名字,还会打探大熊的来路、用途等。最终,孩子们给大熊取名“小吧”,是“心灵氧吧”的小名,寓意为“心灵氧吧”的守护神和天使。
随着大熊的造访,一个微妙的现象发生了,但凡来到咨询室的同学,无论男女、是否咨询都会特别关注这只大熊。如果时间允许,还会抱起大熊放在自己的身上,偶尔还会跟大熊有一个简单的“对话”。这一现象让我对这只大熊有了新的认识,不由得再次打量起来:这只大熊周身摸上去都是毛茸茸的棕色短毛,短短胖胖的四肢配上圆圆的头、大大的耳朵、微微撅起的嘴巴和小小的眼睛,不仅形态非常憨厚、可爱,而且抱在怀里特别舒服、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