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县大和镇一区煤质特征分析
2015-05-30敖然
摘 要:通过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宝清县大和镇一区煤质的特征。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征;井田;煤质;地层
1 井田位置
井田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大和镇及八五二农场内,行政区划归宝清县八五二农场管辖。总面积:379.59平方公里。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32°39′00″~132°55′00″,北纬46°22′00″~46°32′00″。
2 井田地层
区域地层特征及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2.1 下古生界跃进山群
出露于本区的东部,地质体总体为北东向展布,总厚度为5887m,本群地层中产有磷、锰、石棉、大理石等矿。
2.2 上古生界中泥盆统黑台组(D2h)
本组地层分布于西部,小城子、兰花顶子、青龙山至孤山一带,该组根据其岩性组合,化石面貌可分上、下两部分。本组与青龙山组相当,总厚度2115m,推断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下部:以灰岩、生物灰岩、结晶灰岩、石英砂岩为主,底部有一层砂砾岩,厚度约115m。
上部:以凝灰岩、凝灰砂岩、细砂岩、凝灰质板岩、斑点板岩、粉砂泥质板岩、长石砂岩为主,含凝灰物质,厚度约2000m。
2.3 上古生界上泥盆统老秃顶子组(D3l)
分布于小城子公社以北小北沟,梨树沟以南地带,主要为一套陆相沉积的火山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熔岩,以安山岩、英安质含角砾凝灰岩、角砾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砾岩向上逐渐过渡为英安岩、流纹岩夹少量的中基性火山岩等为其代表岩性,厚约786m,与下覆地层黑台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4 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珍子山组(C3Z)
主要分布于八五二农场小煤窑、东方红林场、迎门山、老虎林子一带,以中粒-中细粒硬砂质长石砂岩、长石质硬砂岩、变质中-细粒硬砂岩、变质细砂岩、粉砂质板岩、粉砂泥质板岩、含炭泥质板岩、泥质板岩、砂砾岩为其主要岩性。其中夹可采煤层,煤类多为无烟煤,与下伏地层老秃顶子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从宝清县八五二农场小煤窑测制的剖面中发现有下列植物化石
Neuropteris sp(脉羊齿未定种) Zamiopteris sp (查米羊齿未定种)。
本组地层厚度大于763.3m。
2.5 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塔头河组(P1t)
发育不全,零星出露,分布于太平沟、小西沟一带,以斑点板岩、凝灰质砂质板岩、变质细砂岩、长石砂岩、硬砂岩、砾岩为主,夹少量安山岩、英安岩,其下部含可采煤层4层以上。该套地层由于受区域构造影响,出现褶曲和复式褶曲构造,与下伏地层珍子山组推断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大于1359m。
2.6 上古生界上二叠统二龙山组(P2e)
主要分布于太平沟、勇进桥、东龙一带,下部为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英安岩为代表,夹数层流纹质凝灰岩,上部过渡为酸性熔岩。厚度约2226m。与下覆地层塔头河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7 中生界上三叠统南双鸭山组(T3n)
仅分布在本区南部虎林县方山林场、皖锋、迎春一带。主要岩性为凝灰粉砂质板岩、凝灰质细砂岩、凝灰质板岩、中细粒长石砂岩,等,夹数层流纹质凝灰岩,底部具一层花岗质粗砂岩及花岗质砂砾岩。该套地层褶曲构造发育,与下覆地层二龙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凝灰粉砂质板岩中保存有丰富的海相瓣鳃类化石。本组总厚度大于2383m。
2.8 中生界下白垩统云山组(K1y)
主要分布于八五二农场大煤窑,老龙背一带。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煤层,具有明显旋回,推断与下覆的南双鸭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395m。
本组地层与鸡西群的城子河组属同期异相沉积。前者属海陆交互相,后者为陆相。
2.9 中生界下白垩统珠山组(K1Z)
出露于八五二农场大煤窑、梨树沟和后板房等地。主要由砂岩、硬质砂岩和长石砂岩组成,夹可采煤层数层。与下伏云山组呈整合接触。
2.10 中生界下白垩统东山组(K1d)
本组地层在本区东红村附近施工的88-1、88-2号孔见到,其主要岩性有紫色泥岩、灰黑色泥岩、粉砂岩、浅灰色中粗砂岩,夹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11 中生界上白垩统松木河组(K2s)
分布面积较大,见于本区的北部,以及区的东南部虎宝村至森林工段一带。
主要由中酸性的火山岩及凝灰角砾岩组成,其下常有白垩系龙爪沟群及上三叠统南双鸭山组等,呈不整合接触,总厚度大于1846.8m。
2.12 新生界第三系始-渐新统宝泉岭组(E2-3b)
分布于朝阳-双河镇、迎春、七星河等地,隐伏于第四系及第三系富锦组之下,无地面露头。岩性有灰白色、灰绿色、褐灰色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局部含炭质泥岩。沉积厚度较稳定且旋回较明显,厚度约800m。
2.13 新生界第三系中-上新統富锦组(N1-2f)
钻探验证:七星河、朝阳、双河镇、大和镇第四系地层之下有富锦组存在,岩性由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凝灰岩、砾岩,褐煤所组成,煤厚可达15m。与下伏宝泉岭组为整合接触。
2.14 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组(βN2)
上新统玄武岩组分布较为广泛,本区西南部有大面积出露,东北部也有大片分布,其它地区零星分布,主要由致密块状玄武岩、气孔状伊丁石化玄武岩组成。厚度大于36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15 新生界第四系(Q)
分布于挠力河及其支流、大小索伦河、蛤蟆通河、宝石河两岸,主要由松散的砂、亚粘土及粘土组成,厚度大于90.0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 井田煤质及瓦斯
本区煤的颜色呈黑褐色,条痕为褐色,块状构造,土状光泽,性脆易碎,暗淡型煤,木质结构。主要可采煤层的宏观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煤层结构多为叶片状结构及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以暗淡型煤为主。
10-1煤:原煤水分平均值9.21%,原煤灰分平均值23.23%,浮煤挥发分平均值54.39%,原煤硫分平均值0.59%,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值18.92MJ/kg,属中灰、特高挥发分、低硫、中低发热量煤。
20煤:原煤水分平均值9.42%,原煤灰分平均值25.52%,浮煤挥发分平均值56.38%,原煤硫分平均值0.51%,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值20.61MJ/kg,属中灰、特高挥发分、低硫、中低发热量煤。
4 对本井田煤质的总结
井田可采煤层为两层,深度相对较浅。碳含量一般,灰分中等,发热量一般;可磨性属易磨煤;结渣性为中等结扎;在分析煤对二氧化碳反应的资料中,整体规律为随煤中的灰分增高而减弱。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宝清县大和镇一区煤炭详查报告[R].
作者简介:敖然(1989-),男,东北煤田地质局一0一勘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