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2015-05-30刁晓丹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刁晓丹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讲课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艺术将科学美与艺术美充分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恰恰是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本文从语言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要言之有序、条理清楚两个方面来论述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0 引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起着重大的作用。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互通有无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所谓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讲课时秉承语文教学审美性原则和一般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合理设计,向学生有效的传达正确的知识和信息的语言技能活动。语文教师上语文课,是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教师的语言干巴,枯燥,不规范,欠生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岂不是会起负面作用?学习质量岂不受到影响?教师只有提高对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力,才能言传身教,获得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基于上述的阐释,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

1 语言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要言之有物,是要求教师运用语言艺术充分表达课文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1.1 语言要具有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师教学语言的熟练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意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绝不似是而非、含混不清,不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疑问或误解,甚至犯下科学性的错误。教师必须慎用课堂语言。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尤其如此。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必须不断的思考,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讲好语文课。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针对文章内容设计教学语言和教学细节,这样讲课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1.2 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即舞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状态。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都带有情感色彩,有的是含蓄朦胧,借物言情,有的直抒胸臆,激情迸发。在课堂教学中,若单纯的划定篇章结构,解析其行文手法,难免会忽略其内含的情感色彩,于是本来一篇情感丰富、色彩浓郁的好篇章,被置于客套死板的条条框框中去解析,难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语文教师,若被冠以“讲课枯燥乏味”“没意思”等评价,无疑是显露其教学能力的一大败笔。这样的讲学模式虽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但并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因此,灵活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讲课技巧,而且是一门语言艺术,能从侧面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刻板的文字中注入情感因素,使之变成生动的语言,将作品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是真正体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核心所在。

从某种程度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理论授课并不是将知识单向灌输给学生,而是寻求情感共鸣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擅长用语言创设意境,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跟随讲学进度主动思考,并且语文教师还应擅用丰富、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充分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内涵,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1.3 语言要具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幽默教育是一种融自信、乐观、宽容、机智、理解为一体的教师良好教学心态的教学表现艺术。幽默性和趣味性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缺少了幽默化的教学氛围。教师若能将幽默融于教学之中,把教学内容变得趣味盎然,使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对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活跃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教育、优化教育。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引导中、不良情绪疏导中和个性培养中都可巧妙运用到幽默的技巧。通过幽默来培养学生阳光快乐的性格,自信勇敢的态度。

2 语言应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即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堂前备课是语文教师的必修功课。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文学作品的深意,才可能在课堂上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序言逐步引导学生去学习。这就涉及到了更多的艺术,一堂课的开讲导入就好比歌唱家开口歌唱前的定调,第一个音调准了,第一句唱好了,就为一首歌唱定了基调。导入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面的教学也就会很顺利,而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之前,安排一个令人激奋的结束语,会令学生欲罢不能、回味无穷,这类语句应是富于深情,蕴含哲理,情真意切。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挖掘和提炼课文精华,用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效果。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2.1 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要随时随地开放自己的感官,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爱好、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等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要锻炼自己的眼力,要有敏锐的目光,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点、长处,哪怕是思想、言行偏差较多的学生,他们也有成长向上的闪光点,窥见他们心中的那“一角”,肯定,激励,引导,讲课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通过渲染环境,让学生进入文章所营造的氛围,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师要堂前备课,设计好问题和思路,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索。在讲课时,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语言和提问方式因势利导,从浅显易懂的开始启迪学生的思维,然后逐步深入,引导其自主钻研,寻找答案,最终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

此外,教师分析课文时要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和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形象的语言,能将刻板枯燥的理论性内容转变成灵活生动的“活”知识;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人入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2 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在讲课时,教师必须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就是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获知其心理活动,并且批评或表扬学生时懂得讲究语言方式。讲课时要善于发掘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即便是不妥之处,也应该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加以疏导,切忌一味的严厉批评,以免伤其自尊。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激情高涨,思维也相当活跃,对知识能够快速领悟,教学效果比较好。

2.3 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课堂导入语是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进入听课状态的关键。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情景导入等几种形式,但要注意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之前,安排一个令人激奋的结束语,会令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这类语句应富于深情,蕴含哲理,情真意切,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在讲学时,即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一般会有不同的见解,讲课方式也各有特点。但是无论运用何种讲学方式,都必须给学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语

“文以载道”,教学语言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体现。教师如果在讲课时,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课本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语言,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渐入佳境,同时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其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真真切切的讲好一堂课,就必须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善用语言艺术和说话技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吉星.语言表达技能训练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蒋同林,崔达送.教師语言纲要[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68页,第181页,第242页,第243页.

[4]周建设.教学语言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2页,第71页.

[5]李亚冰.《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与语言艺术实用手册》.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