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世友探亲成“救星”:怒斥地方官送粮救乡亲

2015-05-30

党史天地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救星许世友老母

许世友一直被家乡人视为“救星”,而他却对家乡人说,真正的“救星”还是毛主席,是毛主席让他当了大官,不然他就没这个权,没这个胆。当然,许世友也告诉家乡人不能忘记尤太忠,粮食能送到,尤太忠是功臣。

回乡探母发现古稀老母山中打柴

1959年,信阳、河南乃至全国,粮食高征购闹得轰轰烈烈,农民交光了粮食支援国家,但过起了挨饿的日子,不得不靠树皮、野菜、草根充饥。进入冬季,百姓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因为连树皮、野菜、草根也找不到了。

正是在这个非常的冬季,共产党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休假回乡探母。此时的许世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可谓地位显赫。而这位号令千军万马的大军区司令员却愁闷在胸:劝不动自己的老母跟随身边安享晚年。这次回乡,将军一路盘算,用什么法子才能劝动老母像10年前那样跟他走,而且不再像10年前那样轻易返乡。

这次回乡探母,许世友未进家门就看到老母在山坡背柴的身影,顿时怒目圆瞪,当场大骂当地官员:你们算什么鸟“父母官”?七八十岁的老人,你们还叫她自己上山打柴,别说是俺娘,谁家的老人也不能这样对待!我们共产党连老人都照顾不好,还“为人民服务”个屁!

夜里,久别的母子有谈不尽的话题。许母问儿子,信不信一亩地能打几万斤粮食?信不信大旱之年还能“大丰收”?知不知道家家无米、食堂无烟而上面还搞“反瞒产”?当官的总是对老百姓讲“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可眼下“大河有水小河干”,都要饿死人了,国家咋还舍不得往小河里放点水?

许母说:“儿呀,你打打杀杀几十年,说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穷苦人也盼着共产党坐天下,跟着过好日子。可你们坐了天下,咋不停地胡折腾?眼下都出人命了,还在折腾,这可不中啊!”

“要粮”不成自己掏钱买下“样板猪”

第二天清早,许家院门口站满了父老乡亲。许家洼走出的“三伢子”成了共产党军队的大官,被饥饿逼临死亡线的父老乡亲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三伢子”身上。

看到正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乡亲们,许世友当即从随行的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孙凤仪那里借款1000元,当场分发给全村的父老乡亲,大人每人20元,让大家买些食品度日,以解燃眉之急。可他哪里知道,这个时期有钱也买不到食品,钱如同废纸。

正在这时,县、社领导进院了。许世友问:“你们来看望俺,带啥礼物没有?俺只需要粮食,别的都不要。”

县、社领导面面相觑,将军提出的要求令他们措手不及。尴尬的县领导反复向许世友表态说,再困难,也要保证首长的老母亲有粮吃。

许世友说:“你弄错了,俺娘的生活不麻烦你们。你们看看门口站的这些乡亲们,都饿得站不稳了,俺为他们要粮。”

县领导显得异常为难,因为的确拿不出粮食,所以不敢再搭话。

许世友显得不耐烦了,毫不客气地摆下手说:“你们既然为难,就走吧,甭耽误俺和乡亲们聊天。”

尽管将军下了逐客令,县、社领导仍不敢离开。许世友见状,指着县、社领导说:“你们弄不来粮食,总会引路,陪俺秘书去买头猪,老子要自己掏钱招待乡亲们。”

当地领导不敢再懈怠,急忙带着许世友的秘书买猪去了。饿死人的年代,罕有家畜,全县只有一个生产队还养着几头猪,那是体现人民公社优越性的“样板猪”,被当地领导看得比人还重要,没谁敢动。但赫赫战将的要求不敢不满足,县领导不得已,只好拉一头卖给许世友。

许家门口架起两口大锅,中午,许世友招来全村人饱餐一顿。乡亲们端着碗流着泪说着感谢“三伢子”的话,听得许世友也泪流满面。他的眼泪出自伤怀,因为这顿“大餐”只让他对乡亲们尽了点心意,却解决不了他们日后继续挨饿的问题。他担心,这顿“大餐”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乡亲性命难保啊。

地方官作虚假汇报被许世友怒斥

信阳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很快得到了许世友回乡的消息,还有将军要粮、给乡亲们分钱、杀猪招待乡亲们的事。路宪文叫来专员张树藩,商量前去看望将军时带什么见面礼。张树藩说,新县报告的情况说明,首长对群众目前的生活状况很不满意,不忍心乡亲们挨饿,由此看,最好的见面礼当然是粮食,他看到粮食比看到什么都高兴。

路宪文也这样想,可一动粮食就得请示省委,没把握呀。他又觉得,许世友是个特殊人物,兴许省委能给个面子拨点粮食。

省委却未给许世友这个面子,路宪文得到的答复是:粮食问题很敏感,不宜开此先例。

路宪文无奈,他唯一能决定的是,从机关食堂挤出1200斤粮食,带着赶赴新县。

见到许世友并与其说了几句话后,路宪文说:“首长,我们请求和首长一起吃顿晚饭,主要是借此机会向首长汇报一下家乡建设情况,请首长提些建议。另外呀,替首长给乡亲们带点粮食来。”

听到有粮食来接济乡亲,将军终于高兴了。此次回乡,将军耳闻目睹到的情况令他气愤,让他流够了眼泪。

但接下来的事情又让许世友怒不可遏。

下午,地、县领导的情况汇报几乎全是大唱赞歌,许世友早听得心头烦躁,终于,他忍不住打断了汇报,板着脸说:“你们讲这好那好,到底是不是好?我看不是你们说的那回事,你们把粮食都收光了,到处饿死人是好事?不要讲屁话,要讲真话!”

见许世友发脾气,地、县干部再不敢多言。许世友问:“咋都不说话了?说啊,专挑好话说啊。我看是不好意思了吧?不好意思就对了,共产党的干部不要自欺欺人,群众明明食不饱肚,你们偏偏还要说这好那好,这不是昧着良心讲话吗?”许世友越说越激动,拳头捶得桌子直晃動。

许世友站起身,继续讲:“你们多数都是真刀真枪和国民党反动派打过仗的人吧?我就不明白,当年枪林弹雨都不怕,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不软,现在咋就胆小如鼠,连句实话也不敢讲?怕戴‘右倾帽子,还是怕丢官?当年为老百姓干革命不怕丢命,现在怕丢官却不顾老百姓死活,全颠倒了!你们不是要听我的建议吗?我的建议就一点,改掉不敢说实话的毛病,不然,你们要倒霉,百姓更倒霉!”

见将军大发雷霆,一位县委干部连忙出面解围说:“首长,咱们开饭吧!边吃边谈。”谁都希望早点结束这尴尬的局面。

“这饭没味道,老子吃不下了,告辞!”将军拂袖而去。

派尤太忠私調军粮接济家乡人

许世友将军在家乡逗留三天,除了到县委听了小半天情况汇报,其余时间都在陪老母,几乎寸步不离。告别老母时,将军说:“娘呀,没陪够您老,让那帮家伙浪费半天时间。”

许世友回到部队,连续几天情绪极不稳定,时而训部属,时而骂子女,时而摔酒杯。无疑,将军此次回乡心里不痛快,把情绪带回了部队。

烦躁中的许世友想到了尤太忠,于是吩咐秘书立刻去请。

尤太忠时任某军副军长,是许世友麾下爱将,也是同乡好友,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你找个理由,请几天假,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干好了,本司令奖励你,完不成任务老子撤你职。”许世友未等尤太忠落座就交代任务。

尤太忠接受的“重要任务”是,组织一批军粮送往许世友家乡。至于从哪儿搞粮食、如何运送,由尤太忠自己想办法。

这绝非一项轻松的差事,时下到处闹粮荒,部队的粮食供应也不宽松,尤太忠对此非常清楚。尤其是私自调用军粮非同小可,搞少了不顶事,搞多了目标大,风险极大。所以面对这项“重要任务”,尤太忠暗暗叫苦,但他也明白,如果任务不重要,过程不艰巨,许司令也用不着找他去干,这就叫信任。

尤太忠回到军事学院请好假,直奔豫皖两省交界处一个部队农场。这个农场属尤太忠所在军管辖,距离信阳地区只有几十公里。到了农场,尤太忠对场长说:“准备三辆卡车,每辆都装满粮食,盖上伪装网,待命出发。不要问为什么,不要问到哪儿去,只管执行命令。”

对于军首长的命令,场长从不置疑,更何况大名鼎鼎的尤太忠当面授命。当晚,装车、伪装全部就绪。

夜幕下,尤太忠亲带车队出发。选择夜间行进,是为了避免途中暴露目标,也是为了争取时间。最后,尤太忠把粮食送到许世友的家乡。

许世友一直被家乡人视为“救星”,而许世友却对家乡人说,真正的“救星”还是毛主席,是毛主席让他当了大官,不然他就没这个权,没这个胆。当然,许世友也告诉家乡人不能忘记尤太忠,粮食能送到,尤太忠是功臣。

(摘自《共和国警卫纪实》,孙国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救星许世友老母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秦夔老母弃背札
救星老爸
清早,我妈“炸毛”了
救星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失控车辆的救星——避险车道
New Cancer Therapy抗癌新救星
家有老母
许世友“生财有道”
许世友五跪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