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浅谈
2015-05-30杨荣民
杨荣民
【摘要】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而这些儿童大部分都是学生,他们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在全民健身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中职体育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中职教育的今天,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看。本文对中职体育和全面健身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它们两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一荣共荣。
【关键词】中职体育;全民健身;关系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制定的一定的规划,实行相应的有效措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一、全民健身的意义
国家把全民健身运动放置到社会事业发展的背景中,构建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对应的社会体系,提升全国人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让每个公民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快速走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康庄大道提供群众基础。全民健身应该从从基层抓起,从娃娃抓起。针对体育锻炼的特征,应该是从青少年抓起。而学生作为群体活动,更加方便全民身意识的形成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加强对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监管,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全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为全民健身局面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应该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同步。在加速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锻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的发展,加快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的脚步。从上文可以看出,中职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局面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下面我们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中职教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分析
1.中职体育为全民建设奠定基础
中职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国发展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根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要参加体育锻炼,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活动几下就结束了,而是要求体育锻炼必须是健身与娱乐的结合。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根据有关部,这部分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5—20之间,而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个人从6一25岁之间所接受的教育是影响一生的。也就是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将会对他们的一生形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且国家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水平的高低,运动能力的强弱,对他们参加工作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从这个方面上说,中职体育的教育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活动打造了平台。现阶段,我们国家有普通中职学校10000多所,在校中职学生3000多万,且就业率高达95%,这远远超过了大学生的就业率,为了使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发展,应该重视中职体育教育的开展。因为在全民健身规划执行的过程中,大家要参加锻炼,必须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和手段,而要掌握这些都必须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的支持。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体育锻炼平台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专业教师的指导。同时,学生的空余时间也比较多。这些都为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体育锻炼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在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创新性劳动,从中体味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让体育文化融入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全民健身,为全民健身奠定基础,加快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
2.全民健身计划为中职体育改革提供动力支持
当前,我国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中职体育教学中,過于注重体育技能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体育教学的地位不高,很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对此现象通常也是不问不问;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关注教育的当前利益,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这不但不利于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我国全民健身局面的形成。为此,必须对中职体育教育进行变革。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给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树立了目标,让学生有了坚持体育锻炼的理论和动力。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不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再为锻炼什么项目而犹豫不决,不再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有了全民健身计划的限制,学生的锻炼有了明确的框架。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中职体育教育中的不良现象,为中职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动力支持。
三、总结
中职体育教育是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根基所在。加强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研究,分析中职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不但能促进全民健身理念的形成,打造全民健身的局面,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更好地完成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虞文敏.浅谈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J].新课程(下),2014(10).
[2]陈灵娟.简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J].运动,2014(20).
[3]孙利红,顾静,谭清芳,王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历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