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015-05-30徐彦侬

中国市场 2015年37期
关键词:流通业经济增长江苏省

徐彦侬

[摘要]江苏省流通业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采用1994—2013年江苏省相关数据,应用菲德模型从直接作用和外溢效应两方面分析流通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作用情况。结合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江苏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明显,可以体现其支柱作用;外溢作用的发挥被抑制,流通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低于非流通业边际生产力。

[关键词]江苏省;流通业;经济增长;菲德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28

1引言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上承生产环节,下接消费环节;通过促进生产和消费在转变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现代流通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流通业在总量继续扩大,现代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流通业作为中间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江苏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直接拉动作用,同时对其他经济部门的综合作用会间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状况。本文从社会经济视角出发,实证分析流通业增加值与江苏省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探究流通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大小,并据此对江苏省流通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的研究方面,Panagariya(1988)认为流通产业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Anderson 和 Betancourt(2002) 认为流通服务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从实证研究方面看,Anderson(2002) 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 U 型关系。Feder在 1982 年构建的菲德模型注重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关系研究。

我国国内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关系研究中,冉净斐( 2005) 利用我国1980—2001 年数据分析后表明,流通产业的发展确实对制造业产生外溢效应,但流通产业边际生产率低于制造业的边际生产力。在对江苏省具体情况的研究中,刘翠萍(2011)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江苏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的增长拉动着物流业的发展,江苏省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

3实证分析

根据菲德模型设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从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开始,再利用Eviews72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最后进行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

31研究方法

菲德模型是1983年由菲德(Gershon Feder)提出的,最初用于估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会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积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出口企业的上述举动必然对国内非出口企业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经济学家们认为,出口对于GDP增长的贡献可能要比出口本身增长所形成的GDP增长量大。菲德使用了一个两部门模型——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将上述作用纳入模型并进行估计。通过此模型,可以估计出口对于非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以及出口与非出口部门之间要素生产力的差别状况。

菲德模型延伸到很多领域,在国内也广泛用于流通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根据模型的理论思想框架将国民经济分为流通领域TI和非流通领域NI两个部门,生产函数分别为:

其中Y是江苏省GDP,I是投资,用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L是江苏省劳动力总量,包含城镇与农村劳动力;TI是流通业增加值,为真实反映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中流通业增加值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之和;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中2004年以前数据来自历年《第三产业年鉴》,其余增加值指标来自历年《江苏年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从2005年开始统计且没有分别统计;江苏省GDP,劳动力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也均来自《江苏年鉴》。其中GDP总量和流通业增加值通过GDP平减指数调整为1994年不变价格,固定资产投资額由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换算成1994年价格水平。

33单位根检验

检验随机过程的平稳性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为防止伪回归首先进行单位根过程检验,这里使用最常用的ADF方法检验,通过各个序列的趋势图确定检验类型,最大滞后阶数为4,通用选择AIC标准,其他选项均为默认。

两次回归结果的可决系数,F统计量值都较高,所以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总体关系显著;D-W值接近2,说明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在第一次回归中α非流通业资本边际产品值为01221且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江苏省非流通业资本效率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β值为45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非流通业劳动力每增长1%江苏省GDP增加459%,非流通业劳动力边际产品值较高可见近20年江苏省经济增长相对于资本投入而言更多依赖于劳动力投入;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说明流通业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为347%,江苏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且系数大于1,所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次回归中,非流通业资本边际产品值无变化但β减少到370,说明经济增长依靠非流通业劳动力的拉动作用减弱;这主要是因为流通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使得非流通业部门的劳动力要素的作用减小;γ在1%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检验,其值上升到107,θ在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流通业的外溢效应存在,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为负。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第一,图中虚线为GDP增长率,实线是流通业产值增长率,都是经过平减的数据,除2003—2005年几年间数据外,其他年份的数据走势都基本一致可见流通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联系;定性来看2006年后流通业增长率变化先行于GDP增长率变化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自身波动相同;1994—2000年经济增长的下降先于流通业增长率下降,说明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与经济周期相关。从定量分析看,流通业每增长1%对江苏省GDP总体增量的贡献为107%,能够体现流通业在经济增长中的的支柱作用。

江苏省流通业及GDP增加值增长率

第二,从实证结果得知,江苏省流通业与非流通业的增长过程中,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值高于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流通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带动就业增加,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发展,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流通业的外溢效应为负,δ为-1119说明流通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低于非流通业边际生产力。一方面江苏省流通业依赖于劳动力,劳动力需求量大,但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本身生产效率难以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江苏省流通产业的技术开发使用水平不高,这两方面原因使得流通业边际生产力较低,进一步抑制了其外溢效应的发挥。模型中非流通业资本边际产品值的系数未能通过检验,主要是由于样本量取值为近二十年数据,研究不足之处还需后续弥补。

42建议

第一,加大投入力度。江苏省流通业因其区位、政策、要素资源的优势已具备一定规模和集聚效应,但是发展方式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流通业的资本效率,开发新技术,转变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来提高流通产业的边际生产力,逐渐转变自身优势来提高利润空间,促进外溢效应的发挥。

第二,发展现代新型流通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节能节源的现代流通业可以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流通业的竞争能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不断完善和运用第三方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来减少二元化结构对城乡消费的阻滞,从需求角度推动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三,缩小省内不同区域差异和不同企业间差异。省内不同区域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江苏各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性和不足之处,表明江苏省流通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缩小差距使各区均衡有效发展能够加大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良好发挥。

参考文献:

[1]冉净斐 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 [J].生产力研究,2005(3).

[2]袁平紅 流通产业的宏观经济功能研究: 文献综述 [J].经济问题探索,2012(5)

[3]刘振娥,付英俊 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5)

[4]江苏省商业协会,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江苏省商业经济研究所 江苏省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J].江苏商论,2012(10).

[5]Gershon Feder 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3(12) :59-73

[6]袁国敏中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J].辽宁大学学报,2003(1).

[7]姜颖,宋玉霞,刘根节提升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再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7).

猜你喜欢

流通业经济增长江苏省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江苏省交通图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政区图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