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营风险研究
2015-05-30王晋虎邵晓燕
王晋虎 邵晓燕
[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我国煤炭经营正全面走向市场化,在开展煤炭经营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其自身特点看到经营活动的风险,意识到防范风险的必要性,并主动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控,降低经营风险。
[关键词]煤炭经营;煤炭经营风险;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4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为375000,煤炭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为247500,其中煤炭所占比例为66%,纵观2009—2013年该数字比例分别为70%、68%、68%、66%、66%,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但目前来看,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格局没有改变。2013年我国取消煤炭经营资格证,企业参与煤炭经营的渠道全面放开,煤炭经营进一步走向市场化,进入煤炭大经营的时代,在煤炭大经营的同时,煤炭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凸显,煤炭经营企业如何做好风险防范愈发重要。
1煤炭经营的特点
煤炭经营的过程是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汇总,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1煤炭品种繁多但可通过国标进行区分
煤炭产品的品种丰富多样,但煤炭产品的各项指标都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每种品种都可以用不同的指标进行鉴别区分。
1.2交易量大,资金量大
煤炭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其消费行业又具备消费量大的特点,构成了煤炭作为大宗商品的基础。
1.3交易过程复杂,涉及环节多
采购与销售涉及合同签订、运输、仓储、质检、交货、结算等多个环节,过程复杂。
1.4经营方式多样化
以资金支付、回收与货物交付顺序为标准,可以将采购的方式分为预付款和货到付款两大类,销售的方式分为预收款和货到收款两大类。
1.5市场波动较大
煤炭作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将带来总金额的巨额变化。
1.6影响因素多
煤炭经营工作容易受到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特殊事件因素、替代品因素、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煤炭经营风险的类型
煤炭经营的风险总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采购风险和销售风险,两种风险具有重合区,现就风险重合区及各自特有风险进行展开研究。
煤炭采购与销售共有的风险总结起来有以下三项:
2.1合同签订的风险
(1)合作方资质不合法规的风险。
(2)购销双方义务、责任约定不明确,条款不全面,条款不具备可行性的风险。
(3)所签订合同无效的风险。
2.2质、量的风险
煤炭作为商品,存在质的风险与量的风险,其中,质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因相关指标标准约定不一致、样品不一致、检验标准不一致、检验场所或人员不一致所导致的煤质异议风险。
(2)运输或者堆存过程中所发生的污染导致煤质变化的风险。
(3)堆存过程中煤质所发生的自然变化。
量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因检斤衡器不同、检斤标准不同、检斤方不同所造成的量异议的风险。
(2)因煤炭在搬倒、运输过程中损耗所造成的量损失的风险。
(3)因煤炭在堆存过程中自然损耗所造成的量损失的风险。
(4)煤炭在运输、堆存过程中除自然损耗外因其他原因所产生的量损失的风险。
2.3业务往来的风险
(1)业务往来人员身份有效,权力有效的风险。
(2)业务往来文件真实有效的风险。
煤炭采购过程中特有的风险有以下四项:
(1)所有权的风险。所有权取得方式约定不明确、不一致产生异议的风险;无法按时或按量取得煤炭所有权的风险;所取得的煤炭所有权不真实或无效的风险;所有权真实有效,但行使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风险。
(2)结算的风险。因结算方法不明确产生异议的风险;因结算工具不明确产生异议的风险;煤炭增值税发票无法取得的风险。
(3)市场波动的风险。所购得煤炭货值因价格下跌导致货值降低的风险;因运输,仓储等费用上涨导致煤炭成本上升的风险。
(4)特殊情况的风险。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在合同约定之外相关事项决策处理的风险;其他未知情况对财务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煤炭销售过程中特有的风险有以下三项:
(1)货物交付的风险。因卖方原因煤炭无法按时按量进行交付的风险;因其他原因煤炭无法按时按量进行交付的风险。
(2)结算的风险。因结算方法不明确产生异议的风险。因结算工具不明确产生异议的风险。
(3)货款回收的风险。买家不能按时按金额支付货款的风险。结算工具的风险,因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商业汇票自身所存在的风险导致货款无法收取的风险。
3煤炭经营风险的防范
通过对煤炭经营过程中风险的研究,可以看到在煤炭经营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起资金的损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够通过管理主动的进行风险防控,进而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对于风险防控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来对业务过程进行规范,就煤炭经营过程中进行风险防范的措施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
3.1建立严格的客户管理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基础
(1)在建立合作前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并归档管理。
(2)在业务合作过程中,也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对合作企业信息进行调查采集,并整理归档。
(3)设立客户管理标准,按期对客户展开综合评级,严格客户准入与淘汰管理,优化客户群。
3.2对合同进行科学管理
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在尽可能达成合同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进一步排查。
(1)合同条款的拟定,合同是对执行的全面解读,对于煤炭经营过程中的环节及可能情况尽可能地在合同中进行表达,对于资金及货物的保障措施要做到可靠无误,异议的处理方式要事先约定,使得整个经营过程都能够按照规划进行。
(2)合同条款的弹性,对于双方不能够达成一致的合同条款,研究制定在可接受可控制范围内的其他条款,对于超出范围的不予签订。
(3)严格合同审批的程序性,对于合同的程序审批,可以实现业务的公开透明,同时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意见得以表达,形成企业内部对风险的共同防范。
3.3建立严格的合同执行监督制度,使得合同执行过程专业化规范化
(1)对资金的监督,可以通过定期形成报表的形式,或进度管理软件对相关合同项下的资金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比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判断。
(2)对煤炭本身的监督,即以制度的形式定期执行对场存煤炭的盘点、煤炭交付的核对,确保所有权真实有效,货权债权转换无误。
(3)对合作企业信息的制度化采集,包括对包括厂房、办公场所、人员、资产、资质、经营状况、信誉状况、相关行政信息等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定期采集,并定期进行分析存档。
3.4建立起与时俱进的人才培训制度
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防范风险的核心。
(1)加强对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培训。
(2)加强对业务人员在煤炭、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训。
(3)定期展开业务综合能力考核评比,促进交流及问题发现。
3.5建立起特殊情况的快速反应制度
(1)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特殊情况处理的相关责任部门,确保信息传递快速畅通。
(2)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特殊情况处理的程序,对于经营过程中所发现的重大问题要能够及时形成处理意见。
3.6建立风险防范数据库
(1)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优化对经营情况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通过对行业内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形成自有的知识库,逐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
3.7建立起经营环境的研究制度
(1)定期对经济环境、政策调整、法律规范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确保经营活动的及时调整。
(2)不断深入研究市场规律,总结经营经验,对现行经营业务做出指导。
参考文献:
[1]杨显峰.煤炭营销手册[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尊英,胡顺峰,王磊,冯立兵,徐宁.煤炭贸易与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董浩平.煤炭市场营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