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新移民扎根上海现状分析

2015-05-30刘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海

摘 要:选择在上海工作的城市新移民,对大城市的意涵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最终是否扎根城市的问题上,年轻移民们有着比较多元的态度,也受到不同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访谈资料为基础,从主观态度上将将年轻的城市新移民分为渴望留沪、打算返乡以及对留沪持不确定态度的三种情况。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 上海 扎根城市

一、大城市的意涵

(一)工作层面

上海作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产业发展处在最前沿水平,在这里各行各业都得以繁荣地发展,成为了 “一级劳动力市场”,即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福利待遇和较稳定的工作。

被访方先生老家是湖南的,现在从事影视制作方面的工作,其在大学读书期间便已经和朋友共同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室。凭着对摄影的热爱和不懈坚持,他目前在上海的职业发展前景是比较可观的。在访谈中他向我们表明他之所以决定留在上海,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所从事的行业在上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2014032902FYK)

严小姐则十分认同上海市场化竞争机制。严小姐在家乡的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上海就业。她在上海经历了多次的职业变动,曾通过社交纽带引荐工作机会,但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人力资本通过竞争而寻求就业机会。当被问上海职业发展的竞争公平性时,她是如此表述的:

对的,上海是有一个比较相对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肯定是有的,小地方肯定会有很多关系,北京的话就是偏政治一点,上海对于我来说就是纯市场导向,优胜劣汰。(2014040501YJJ)

从被访的表述可以看出,她們都十分信任这座城市公平的市场化竞争机制。由于中国目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其回报率将不断提高(魏永峰,2010),劳动者凭借自身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的公平竞争将越来越突出(Nee Victor,1989)。而上海处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潮头,其市场化机制的发育相比于其他中小城市具有显著优势。

(二)生活层面

除了工作层面的比较性优势,大都市在生活层面也有着自身的特色。素有“东方巴黎”美称的上海在文化、信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高水准,使得一部分年轻移民将在这里生活和定居当成了其奋斗的目标。

被访郑先生对于在上海的生活方式的态度代表了大部分年轻移民们的看法。郑先生拥有着不算高的文化程度,由于家乡地理位置原因,在毕业后首先去往广州就业,发展不太顺利后回到家乡学习了半年技能,而后来到上海寻求职业发展。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的他如今已结婚,并在上海购房,有着定居上海的意愿。谈到为什么选择生活在上海时他这样说道:

首先一点,上海是全国的制高点。我记得村上(春树)写过一篇文章,他鼓励所有日本年轻人去东京。然后我出去签证困难,出不去嘛。那我去我国最牛逼的地方(上海)嘛。我哪怕我青春在这里度过,老了再回去,我也不后悔了。我了解外面的世界,我知道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我了解那里的符号、画面,我有了自己的理解。(2014041301ZY)

同样是对在上海生活认同与追求,被访钟先生则强调他对大都市生活快节奏的适应。他在06年因为朋友而来到上海,并与其合作在事业上发展了一段时间。随后由于家庭事务返乡,但08年又选择来到上海寻求职业发展。当谈到在上海定居的想法时,他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可以说已经在上海呆了……有三年多了,三年已经习惯这块儿了,因为那时候我回老家我就非常不习惯那边的生活环境,太缓慢了…(2014031001ZFY)

二、年轻移民扎根上海的现状

新移民在最初进入上海的陌生环境中,未能有效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资本,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交往互动由于在语言、文化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基本上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关系网络之外(郭星华,2005)。刘玉照(2005)指出新移民与城市当地人之间关系的新趋势,即新移民变得越来越不像当地人、行为方式日益非正式化、新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日益封闭的“反移民化”倾向。同时,作为应对此种结构性紧张或危机的策略,大部分年轻移民在社会交往中选择依赖同质群体以及初级社会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差序格局,随即衍生出城市新移民群体中的结群现象(张启祥,2002),即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一个得以寻求支持的自我社会小生境。

如被访余先生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他因追求事业更好发展而来到上海,但对于在这边的生活情况和社会融入不太满意:

第一,除了工作,我就是回到我的那个小阁笼里生活,工作完之后,除了住的近一点的,其他交流很少。我旁边的同事是本地人,但我觉得我们的圈子完全不一样。我只能找个别老乡或者住在一起的,组织些活动。可能是因为这边朋友少,来的时间毕竟也短。(2014040201YCM)

尽管都有着各自的路径选择来应对好城市融入的问题,但年轻移民在是否扎根城市的问题上有着比较多元的主观态度,通过归纳主要有:主观上存在留沪渴望的;对是否留沪存不确定性的;打算返回家乡的。大部分年轻移民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后都有着留沪渴望,但由于以高房价为表征的在沪高消费成本决定了不是所有渴望留沪者都能如愿以偿。

(一)“其实我想留”

在我国现今社会观念中,房子是生活稳定的最可靠保障,而上海的高房价却阻断了很多年轻人扎根上海的梦想。尽管大城市提供着丰富的工作机会,但已高房价为代表的高生活成本使得部分年轻移民觉得上海适合学习和奋斗但不适合生活。

被访徐先生由于向往上海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而来到上海,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两年后,他目前仍表示自己对上海的归属很低,在谈到是否打算长期定居上海时,他表示自己尽管认同上海的工作机遇,适合奋斗,但高房价使得这里不适合生存:

我自己觉得上海不太适合生存,在这里上学学习还是挺好的,但是生活成本太大,特别是房子的成本。如果在内环内根本不要想的,外环的话么交通每天也很堵很费钱的。在上海么,首先先要解决生存,其次再谈梦想啊什么呃。(2013091002XK)

方先生也是由于婚姻和工作的原因做出来定居上海的決定。他从事的影视制作行业使得在上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而最终促使他留下来是因为他的妻子是上海人,且明确表示了不可能跟他回老家。(2014032902FYK)

实际中,从一开始就下定了扎根上海决心的是极为少数的。更多的是由于沪工作较长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本积累,或者婚姻确定下来有了留沪条件后,才决定扎根上海的。也有因为亲属关系而来上海并决定在这边定居的。而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年轻移民在留沪决定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且行且观望

有一部分年轻移民并不太在意上海户籍,因为有很多重要因素目前未确定,如婚姻对象,如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所以定居上海的想法不太强烈,抱着“再看看”的观望态度。

被访邓小姐对于是否留沪就有着典型的“看情况”的不确定态度。邓小姐在是名瑜伽教练,已在上海工作两年,由于私人瑜伽教练的性质使得她工作很忙且压力大,但却能获得相当可观的薪酬回报。她有着自己开瑜伽馆的想法,但在谈到对于开店和扎根上海的问题时,她却表示要先找到男朋友才能决定:

我现在也还需要学习,而且我想开店的话,最好等找到男朋友再说。因为单身做的话肯定会很忙,对于自己个人的问题可能又放掉了。所以我觉得个人问题也重要,不要拼命工作最后连男朋友都没有。(2014032802DTT)

邓小姐的想法并非个例。对于大多数年轻移民而言,亲密关系或婚姻是影响扎根城市的重要因素。年轻移民们一面在各种不确定性中追逐着机遇和梦想,同时又被不确定性推着逐步向前。

(三)停止漂泊归故里

由国家主导的突进型城市化进程对部分人价值观念的转变构成挑战,因而也有人出现对都市生活不适应的现象。余先生有着典型的要回家乡的想法。在多次职业和空间流动后,他最终由于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而来到上海,其工作有着较频繁的出差要求,而其目前尚单身的婚姻状态又给予其一种漂泊感,他觉得自己“对上海的归属感特别弱”,并已经有了离开上海的考虑。而在面临各种压力时,他表示经常有回到农村老家,过安稳的避世生活的想法:

以前和朋友们还总讨论这种事情,像回家种田啊,或者回农村找个老师当当……确实是避世感,压力很大。第一,比如我以前经常出差嘛,到一个地方你会有种落魄感,或者说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会飘来飘去啊?”心理很难受的。那个时候,就会想到说要稳定的生活。(2014040201YCM)

三、结语

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与高速发展,中国社会中的个体真正理解了原本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在路上”和在都市生活的漂泊无助感。故里,作为一个美好的文化想象,却只能停留在年轻移民的口头上,成为应对生活挫折的镇痛剂,极少有人真正将其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童玉芬,武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J].人口与发展,2013(04)

[2] 张抗私,王振波.劳动力供给、地域选择与政策含义[J].财经问题研究,2013(09)

[3]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M].台北:三民书局,1986

[4] 魏永峰.城市新移民的职业获得--一个比较理论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11)

[5] 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研究[J].时事观察,2005(07)

[6] 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06)

[7] 朱力.准市民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

[8] 雷开春.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群体关系的交往策略研究[J].社会,2012(02)

[9] 郭星华.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10] 张启祥.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对南京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J].现代经济探,2002(03)

作者简介:

刘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及上海以南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