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与应用
2015-05-30林峰窦玉伍
林峰 窦玉伍
摘 要:本文从黑龙江地方品牌的发展现状,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对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龙江品牌发展的四点策略,梳理了黑龙江品牌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地方品牌 黑龙江 策略
[佳木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xj036)]
一、黑龙江地方品牌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各地你都可以见到“made in china”。但是中国也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在世界品牌500强的排行榜上你几乎看不见中国企业的身影。市场的变化与竞争瞬息万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自己的品牌就等于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商品永远属于最低级的产品而不是品牌商品,我们永远不能和国际知名的品牌进行竞争,我们失去的是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因此,我们的企业应该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去提升我们自己的品牌意识和名牌竞争意识,树立起拥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战略。把我国企业、城市、地区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品牌竞争力才是维持我们民族未来竞争力的长治久安之道。
佳木斯市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三江平原冬季一望无垠的冰雪天地可供游人狩猎、滑雪,夏季麦海翻金、稻花飘香、山峦叠嶂、江河纵横。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工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我们的地方企业对于品牌的发展意识远远落后于南方的企业和城市,这也是我们经济滞后落后于南方城市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省没有几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似乎人们一道黑龙江只记得秋林红肠、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和哈尔滨啤酒!但是,在黑龙江省佳木斯三江地区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和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品牌项目在等着我们,因此,在三江地区进行品牌的挖掘和开发就显的尤为迫切和重要。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能被人所感知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通道到达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通道。品牌形象的视觉识别就是将品牌所需传播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科学严谨、实施有利的视觉识别,是传播品牌核心价值、建立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从视觉识别设计角度来分析探讨黑龙江地方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之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地方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名牌战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品牌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品牌建设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南方各大城市在品牌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例如海尔、联想、阿里巴巴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在销售总量上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在品牌建设上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是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是缺乏品牌意识的作坊式生产,在很多地方企业和产品中缺乏自主品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使许多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贴牌生产基地,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例如一双运动鞋在我国企业制作完成后,由国际某知名品牌进行品牌受理进行贴牌,这双鞋在国内的市场上的价格就上升了十几倍,甚至更多,生产需要的人力物力包括资源上、环境上的浪费所产生的利润只占整个品牌利润的百分之一。 “MADE IN CHINA”的秘诀就在于它的企业群,但各大企业的集群内并没有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名牌产品,就拿国产车和合资车来说,配置外形几乎一样的车型,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的价格相差的天壤之别。
(二)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人才
创建地方品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等各方面水平都具备的系统工程,这就对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人才。人才的输入是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作为保障的,这不仅需要有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并有这丰富的品牌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而且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中层管理人才。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不发达地区地方区域品牌建设的瓶颈。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的各方面因素,黑龙江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就遇到了人才不足的情况,尽管很多企业打出了丰厚的薪金待遇,但是还是很难吸引高层次的品牌人才。不断发展的品牌人才需求和人才大量滞留南方经发达地区的现象已经成为龙江地区品牌发展的主要矛盾。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是目前龙江品牌经济发展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品牌管理意识薄弱影响黑龙江地方品牌的发展
在南方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黑龙江省政府也加强了对地方品牌建设的培育和重视。以省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品牌推广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哈尔滨夏季洽谈会、三江国际经贸洽谈会等等,但是黑龙江产业集群内的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态度比较消极,在进行品牌推广的主动性意识不强,在经济盈利的思想上还存在传统的产品消费观念,并且在品牌推广和意识上对政府的依赖的心理较重,企业与企业间在品牌发展上缺乏沟通和合作意识,“单打独斗”的现象很普遍对龙江品牌发展是很大的制约。
在很多地方产业集群中,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时资金少、规模小、底子薄,在品牌意识上以为企业名称就是品牌,没必要注册,就是注册了也就把商标当做品牌,认为有商标就是有品牌,这种错误思想相当普遍;另外很多企业认为自己销售的产品相对竞争对手缺乏个性,只要加强服务就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对品牌毫无意识;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刚开始建立不需要注册,注册不注册商标都一样,但是等企业发展了,再去注册时才知道自己的产品已经被人注册了。很多企业由于缺乏企业经营的品牌意识,企业在利用品牌的无形价值的同时,对产品的质量不加以监管,导致商品质量一批不如一批,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对品牌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势必会导致和增加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驱逐优质品的现象出现。以佳木斯为例,几年前的李氏汤圆和现今的老李头玉米产品就是因为品牌建设和管理意识薄弱,出现了昙花一现的情况,值得深思。
三、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黑龙江各级地方政府有义务协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
黑龙江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把龙江地方品牌建设当作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工程进行规划和实施。利用政府的公共服务特点利用政府的一些部门进行品牌建设的管理、策划,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投入一定的品牌建设资金来协助和扶持地方企业的品牌建设,这对于地方经济和龙江整体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出现问题时,政府应该出面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协调好各个部门,为龙江个地方企业的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二)引导企业成为地方品牌建设的主力军
地方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质上是一种商业性的经营活动,只要存在经营和销售就需要各级地方企业和不同品牌的参与和支持。黑龙江现有中小企业30多万家,另外还有100多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但是拥有品牌发展的企业却只有一千多家,还不到总体企业的百分之一,从这方面看龙江的品牌发展是迫在眉睫。将龙江的品牌发展企业龙头为主体进行龙江整体企业品牌发展的引导,带动和整合龙江产业集群中的各大企业,通过管理指导、企业业务分包、产品质量标准、品牌服务培训、信息资源共享、融资、信贷、技术资源共享等形式互补的方式。因此,依靠龍头企业进行品牌发展的引导使之成为品牌发展的主体,整合集群内企业,凭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建造统一的销售网络,建立全国品牌,打造龙江名牌,这是以企业集群为特征的地方品牌的必由之路。
(三)黑龙江地方品牌维护系统的创建
黑龙江地方品牌的建设首先要将各个地方区域看做是一个大的企业,把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当作一种产品来策划和经营。黑龙江地方品牌的产生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黑龙江地方区域品牌的发展使梳理可以利用黑龙江的历史发展、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经济发展特点等诸多方面,并且黑龙江各个地方也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民族、区域文化,例如三江地区的赫哲族文化、牡丹江地区的朝鲜族文化、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文化等等,这些元素都是地方区域品牌定位的基础。在黑龙江地方品牌的策划与创建中,各个地方品牌的中小企业及龙头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市场划分,进行品牌细化的研究,不能搞“一刀切”,要依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品牌细分。另外,公共机构必须根据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需要界定政策的范围,形成集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这样可以使集群企业在政策上取得一定的保证,使其参与的主动性得到增强。
黑龙江各个地方政府部门要依据本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和发展特点,对适合本地方品牌发展的内涵进行行之有效的开发和挖掘,加深地方品牌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特点,使龙江地方品牌更具其文化内涵,并且将地方品牌的宣传和影响力融入龙江的地方文化生活当中,使人们对龙江的自创品牌产生亲和力和自信力。例如黑龙江的冰雪文化、黑土文化、二人转文化、关东文化等等都可以用来打造和创建地方品牌的创建文化中。综合运用现代化媒介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IPTV等进行公益广告或形象广告的宣传,举办各种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产品博览会等,宣传和推广龙江的产品特色和产地文化,打造龙江地方文化的氛围,在国际、国内增加龙江企业和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创造一定量的产品需求,增加品牌的无形附加值。
(四)提高黑龙江各个企业的品牌意识
在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时代,黑龙江地方企业也要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和对品牌的态度,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变竞争为合作,“一个好汉三个帮”。很多国际的商业巨头如宜家家居、微软等的企业间的整合和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就像我们很多企业说明了问题。黑龙江地方的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双重考验和挑战,正因为如此企业间在一个地方区域内进行专业化合作与分工将有益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创业初始就应该建立长远的品牌发展观念,避免企业和企业间恶性竞争,利用品牌的无形价值创造利润而不是在传统经营方式上的“自相残杀”。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和品牌观念去打造和梳理地方区域品牌,并且通过企业间的监督与合作使地方区域品牌良性健康的发展使各个企业都受到品牌建设的恩泽。
作者简介:
林 峰,佳木斯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窦玉伍,佳木斯大学2009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