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与互文
2015-05-30木叶
木叶
《你是浪子,别泊岸》的整体推进堪称漂亮,手筋不俗。相较于《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中的短篇,它的情节更具纵深感,读来饱满。与最新长篇《密林中》相比,它的叙事仿若风吹过原野上的草木,那种不事声张而又步步为营的层次感也毫不示弱。这是一个完成度很高的短篇,其间透出的自足性令人欣喜。
小说行进至三分之一时,小元向“我”讲述了《韦克菲尔德》的故事。没有这一段,《你是浪子,别泊岸》依旧是自足的,而这一嵌入式的“互文”为小说平添了张力。这也是作者所期许的“好看”的一部分。读者明了,作者不会严格按照对位法写下去,而是为我所用、摇曳而行,但既然出现了这一参照文本,势必提升阅读的期待,也令人产生与霍桑原作的“对位”思考。小说写到小元读浙江大学,一个学期后便退学了。作者拉来大雄,让他指认她是出于对规则的挑衅以及少年心气,但当“我”认识小元以后,便觉得她更可能是出于对整体人生的洞察,此后她对外部世界的抛弃也变得更为直接。大雄和“我”的观点都看不出多么新鲜有力,而且小元也未必是“抛弃”世界,没有这些话并不影响叙事,甚至会给读者留下更多想像空间。在这个短篇中,像这样不断对人物言行做出解释的部分还有一些,如小元是这样谈论妈妈的:“她彻底放弃了对意义的思索,却也没有像其他妇女一样投入生活”——语句有些拗口,偏于书面化,远远没有对她和邻居叔叔情感的描写来得痛心和轻盈,简约几笔之后的收束尤其精彩,“最后他们分开得也很自然,像是深秋死去的虫子”。所以,解释与议论并无不可,只是处理起来考验人。
当作者不断用细节和判断缝补小说中人的经历与生活,留白越来越少之时,会令人猜想作者是不是足够自信。回看霍桑,他有一种开天辟地的豪气与松弛,几乎不给自己笔下的人物什么出走的直接理由,也不给什么回归的终极解释,即便对韦克菲尔德的行为很是做了些揣测和分析,也是伴随着自我消解,让读者感到那是一种“暧昧性书写”,这只会加深这个男人的内心幅员和褶皱,而不是去锁定什么,更无意框死他。霍桑就是写主人公离开家,就近住下,窥视妻子反应,最终又回到家中,然而引人浮想。韦克菲尔德在门缝里只“微笑”了一下便意味深长,而周嘉宁对人物行为的一些阐释与补充尚不够简净有力。
小说还涉及一处互文,这就是篇名。我是看完小说才得知有一首粤语歌就叫《你是浪子,别泊岸》,歌中唱道“你是浪子别泊岸,就算她笑得多好看”,“清风是你的翅膀,太阳带给你光芒,泊岸却令你枯干”。无论是巧合还是确乎源于此歌,作者都在另铸新辞了。不过,就像许多流行歌曲会在电影中扮演特殊身份一样,这首歌也因读者的经验和趣味而生出不同的感受。需要指出的是,以此歌作为小说之名能召唤一些人,却也隐含一种冒险:窄化了主人公,也窄化了小说的意蕴。至少,无论是小元还是她的父亲,均不是“浪子”或“别泊岸”所能涵盖的。回看霍桑,他也没有命名小说为“弃儿”之类,而是直接以主人公之名作为题目(Wakefield似不无隐喻),读得越深越会感到它的指向有多么复杂。
终究,好的文本是在和世界以及生活本身互文,其间包含了撕扯、抵达、颠覆或升华……就此而言,我对这篇小说还有所不满足。举一例,小元和父亲均透出独特的孤独,这无疑和时代有着阔大而微妙的互文性,但是,这两个人的学习、工作抑或婚恋都太来去自如了,也许人们更希望看到他们在行动中实实在在的困惑,而不是借别人之口所阐述的困惑。父亲的出现意味着小说进入了幽深地带,我曾试着把父女二人合为一体去思考,但还是有所不解,即他们究竟是如何独自对抗世界而又葆有自我世界的?譬如作者只是说小元智力和记忆力超群,“几乎可以在任何有望改变人类现状的领域有所建树”;父亲也聪明,连遭他遗弃的妻子也赞他是“少见的聪明人”。而这些都不是由事实和细节所悄然揭示的,全凭作者的初始设定。至少在我看来,因陷于困惑而又克服困惑才最是体现出聪明,或者说才可能变得更智慧。而作者或叙述者所给出的聪明、高智商有些可疑,尤其是当这些要参与支撑这个故事大厦之时。
周嘉宁写小元和大雄分手,写小元和“我”渐近渐远,尤其是安排父亲现身并与小元几度聚散,可以说,最后负责“接住”这一切的就是一个比喻: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是一座山头和另一座山头,“倒也无所谓远近,谁会爬下自己的山头呢。不过就是站在各自的山头上挥挥手吧”。更关键的是,处于被父亲“伤害”位置上的小元“想要帮助他”,“想要打破这种时代的无聊”。这个“打破”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文本与虚构文本走向新的自足的过程。而这样的自足,有赖于更高的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