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2015-05-30陆芳芳
陆芳芳
[摘要]合适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滥用多媒体、夸大其词、忽视主体等误区,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化学历史故事,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化学实验,创设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创设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79
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因此创设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难免也会偏离方向,走入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情境缺乏目的性,对学生起误导作用;有的情境缺乏典型性,与教学内容不符;有的情境缺乏思考性,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有的情境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学生的思考。这些形似而神离的情境创设,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的表现。所以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应避免走入误区,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1.情境创设中过度依赖多媒体
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植入顺应了新课程发展的趋势,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程传授方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集于一体,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广度和深度。但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则会适得其反。
例如,在讲“金属的冶炼”时,预先设计好的网页分为三部分:金属的冶炼、实验室模拟铁的冶炼、工业炼铁。其中,实验室模拟铁的冶炼用Flash动画进行演示,工业炼铁用录像演示,金属的冶炼和氧化铜的还原实验则用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介绍。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用几句简短的话语布置学生学习的内容。此后就是学生点击鼠标的声音,每个学生都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教师已经设计得十分完美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这似乎是一节完美的课,但教学媒体选择得当吗?尽管计算机模拟实验再现了一些复杂危险、耗时耗力的实验,体现出强大的功能优势,但毕竟不能代替真实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深刻体验,不能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否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利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
成为考核化学教师专业素能的重要指标。
新课程的教材观提到:“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师来说,能否合理处理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信息量,准确把握课本知识点,体现教学目标,是最能体现教师成熟度的关键所在。
三、听评课,要关注到教学改革的实施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验证先进教学经验的主要手段,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实施听评课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授课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同时对听评课者自身也是起到借鉴和促进的作用,它是关系到学生、授课者、听评课者之间协作互助、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一项多赢活动。因此,对听评课者本身来说,既要改变思想观念,又要改变听评策略,不能只停留在听、看、记、评层面,还应注重对课堂教学的思和议,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观察者、过路人和评价官,还要做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和体验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听评课这一教研活动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如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听评课活动去改变这一行为呢?一是要借助一些课堂观察工具,如时钟、记录表格等,观测和记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教师讲解的时间比例,观察学生主动、互动、能动的效果,观察学生参与面的大小以及获得展示的机会是否均,等等;二是要进行思维角色变换,假如授课者是听评课者本身,则会对课堂教学进行怎样设计和组织,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要求,将科学探究作为一块专门的内容来学习,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既要在课堂教学的听评课活动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又要在课后认真进行反思和评议,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将困惑问题上升为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学教研质量的提升,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学的改革。
总的来说,听评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师来说,有效开展听评课活动,是完善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快速提升自身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3]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孟照彬主编.破解素质教育的密码:新基本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