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自主合作学习初探
2015-05-30沈宝华
沈宝华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理念也得到更新,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成为当前知识传输的有效载体。因此,合理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网络自主合作学习促进优化提升
[中图分类号]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7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作为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加工建构的,即获取知识是“认知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学习者应被看做是“信息加工主体”,而不再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的“知识灌输对象”。把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上,即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领路人。
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是借助于网络平台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的特点,学生由传统“满堂灌”的学习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个性化得以体现。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鲁科版选修4)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实施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
一、巧用网络激发兴趣,促进自主合作学习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力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研究表明,兴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较快接受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网络平台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因此,如何将网络平台巧妙地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成了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首要问题。如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将本节课设计为网络教学模式,将上课地点设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人一机,教师通过教师机将丰富的教学内容推送到每台学生机上,学生可以通过学生机共享资源,同时还可以反复查看所有教学内容的信息;二是教师课前通过网络搜索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并按教学所需分类整合,一部分设计成电子导学案通过网络发送到班级QQ群,一部分印发成纸质材料在课前发给学生阅读,如《氨气的发现与合成》《哈伯的故事》《合成氨生产中氢氮比的控制》等;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师机向学生推送资料包,内含Word文档、视频、课件、网络搜索关键词等,旨在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和查看有关工业合成氨的资料,要求学生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工业合成氨”等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下载并储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利用三维动画将合成氨工厂中庞大而复杂的生产过程呈现在学生电脑屏幕上。学生兴致勃勃地利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三维动画,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系统,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见,将网络平台融于教学实践,可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开放、多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促进自主合作学习。
二、活用网络整合资源,优化自主合作学习
选取“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一课进行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原因有:一是本节课内容是“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等化学理论知识的延续拓展,也是学生综合利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而合成氨反应也是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平衡体系,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二是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但内容相对分散,而且是学生自开设化学课以来第一次较多地接触到化工生产,适于安排网络教学形式;三是经过高中一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正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转变,基本上具备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已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足以胜任网络背景下自主合作学习的要求。
通过自我实践和探索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是自主合作学习的核心,而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如何运用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在实施本课程教学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将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呈现方式。如将有关合成氨的学习资源整合成一份资料包,内含:导学案的Word文档,合成氨生产的温度、压强、催化剂数据分析模型、曲线图,合成氨工厂模型建造过程的视频,合成氨生产网络搜索关键词及网址等,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利用纷繁复杂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学习;另一方面将学生资源进行整合。如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本次授课班级有40位学生,通过精心巧妙地编排座位,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一人负责上网查资料,一人负责查询提供的信息,一人负责引导讨论并完成电子导学案。分组时力求每个小组的学力水平保持相对均衡,每组都要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相互交换角色。
整合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那么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能呈现出预期的精彩吗?不一定,有时可能跟教师的预期相差很远,这就需要灵活运用网络平台,把握教学资源呈现的时机和呈现的形式。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讲到合成氨工厂需要庞大而复杂的设备时,顺势引导学生观看资料包中的三维动画及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实现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困难,学生就会产生质疑:“既然实现合成氨工业化生产那么困难,不研究可以吗?”此时,借机引导学生查看课前印发的阅读材料和资料包中提供的网址上网浏览,了解合成氨的重要性,紧接着用教师机展示归纳好的合成氨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利用网络平台采集资源、整合资源,并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尝试,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从而优化自主合作学习。
三、妙用网络克服弊端,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效果
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开放性很强,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学习的可能,但是,若没有方法指导进行盲目的学习,是很难抓住课程重难点的。另外,课堂有限的时间未必能保证学生学习所有的教学素材。
因此,要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除了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学情分析以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可能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做好充分的预设,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整合上做好文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实施本课教学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课前进行理论分析,明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电子导学案,通过网络发送在班级QQ群中。在电子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有:利用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氨的产量;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对合成氨的影响。当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条件会产生相互矛盾时,再追问几个问题:压强怎么选择?温度怎么确定?N2和H2的体积比为何是1∶2.8?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原料气为什么要循环利用?为什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二是教师有目的地查寻信息,精选网络资源,对丰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合与归纳,整理成一份资料包发送到每台学生机上。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多媒体课件中提供的信息,并根据提供的相关网址上网浏览相关材料以及阅读教材P68-69中的“化学与技术”,解决电子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三是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有目的地深入到各小组中,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观点、看法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学习素材解决问题。如讨论“合成氨适宜温度选择”这一问题时,学生认为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结论有矛盾,教师指导学生查询PPT课件中“铁触媒催化能力——温度图”解决温度问题。四是在师生交流环节中选择与课堂重难点有关的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功能,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的反馈作业中,找出两份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发送到学生机上进行分析讨论,如在解决生成物浓度对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时,一组学生认为应增大浓度,另一组学生则认为要降低浓度,教师顺势引导小组成员查看课件中合成氨的速率方程,引发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发表看法,共同得出结论:应该是降低氨气的浓度以提高反应速率。
网络教学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先天的局限。只有学习的指向性得到保证才能节省课堂时间,才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才有时间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拓宽视野,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效果。
总之,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使教材内容与生动的网络信息有机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明召,王磊,支瑶.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教师用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严业安.工业合成氨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1(7).
[3]胡小蒙.整合资源,创设情境,提高网络教学实效性——“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教学设计.2008.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