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教学策略
2015-05-30覃民辉
覃民辉
[摘要]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了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所以物理概念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概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概念教学影响因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56
如何让学生有效理解概念是广大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物理教材本身因素
(1)高中物理知识多数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抽象思维而获得的。从物理现象到构建物理模型,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方程,使学生难以较好地理解掌握。
(2)数学知识的大量运用,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变得困难。如“矢量”、“三角函数”等在高一物理必修3-1就已出现,而在数学教材中,都被安排到了必修4当中。变化率(变化率在数学上称为斜率、导数),斜率知识在数学教材中,被安排到了必修2中。由于这些数学知识滞后于物理教学,给学生学习物理矢量带了困难。
2.学生自身因素
部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习惯机械记忆,形成片面、肤浅的概念。如“加速度大速度就大;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的错误认识,还有的把变化量与变化率弄混。
3.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教法简单,较少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学生在初学时没有理解透概念,因而学生难以建立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如讲“弹力”时,演示实验:①拉伸或压缩弹簧使小车运动;②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将铅笔推出去。在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的概念。
2.通过类比迁移,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
如:
还可类比: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磁振荡”——“弹簧振子或单摆”;“声波”——“光波”;“德布罗意波”——“光子”。3.通过逻辑、归纳推理,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
三、深化物理概念的具体做法
1.细化知识点
如“速度”v=s/t,这里的s是位移(而不路程);v是“平均速度”,必需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2.难点突破
(1)如学习超重与失重时做下列实验:学生站在台秤上,静止时记下示数;然后加速上升,观察指针位置,记下示数,此时发现秤的示数增大了;最后观察加速下降时秤的指针位置,记下示数,此时发现秤的示数减小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超重和失重概念。
(2)磁通量Φ:Φ=BS。
①B与S垂直;
②面积S是有效面积;
③穿过线圈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越大,与匝数无关;
④磁通是标量,但有不同的穿入方向。
(3)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电表示数时用有效值,计算某段时间内流过导体的电量时用平均值。
3.改正易错点
如电源的电动势U-I图像,直线的斜率等于电源的内电阻,有的学生认为斜率是图线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错误的原因是把数学中求直线斜率的方法照搬过来,没有考虑物理问题中纵横坐标的标度不同,纵横坐标交点也不一定是(0,0)等因素。
如质能方程E=mc2,是不是质量消失了,消失的质量变成了能量?要使学生明确核反应过程中不仅电荷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而且质量也守恒。
又如用功W=Fs进行计算时,有的学生把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与物体的位移混到一块儿。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困难,做好物理概念教学,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