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朗读习惯

2015-05-30王淑芳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评议感情

王淑芳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农村的小学生,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唱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其“唱”完的结果是: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甚至个别跟“唱”的“南郭先生”连生字生词都不认识。

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前班时已按“唱读”的模式学会了许多儿歌.对于任何一篇课文,老师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儿歌模式拖腔拉调地“唱”,因此,“唱读”是培养良好诵读习惯的最大敌人。

我在帮助学生克服“唱读”习惯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很自然地避免唱读,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读到描写桂林山水奇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画面的;读到《触摸春天》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盲女孩渴望见到世界的心情;读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时候,引导孩子联系当下环境状况体会环境越发恶劣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将环保意识渗透入孩子们的思想。

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夜莺的歌声》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鬼子的话时,声音要凶恶一点;读孩子的话时,要读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还有《尊严》这一课。杰克逊大叔很善良,声音要柔和亲切一点,哈默虽然贫穷,但有骨气,要读出他的不卑不亢,声音可以硬朗一些。

三、运用多种朗读形式

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尽量减少齐读。因为齐读容易限制孩子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唱读”最容易在齐读中表现出来,只要有一个孩子大声“唱”,就会影响到其它孩子。所以,可以盡量减少齐读,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体会到的感情。

四、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

在朗读时,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也有孩子指出“他把‘xuě读成‘xué了。”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然后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总之,小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从细节着手,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探索读书的方法。只要坚持引导,学生的朗读定会大大提高,对语文教学也会有极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评议感情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带着感情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带着感情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情强烈的叹号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