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5-05-30李秀英
李秀英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且最平常的一个环节就是语文阅读。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朗读教学;现状;能力;对策
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就是朗读,通过朗读发现句子和段落间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其开展阅读实践,提升其朗读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存在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为忽略技能指导与忽略教材实际。教师虽然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但是并没有告知其抒发感情的方法,也没有亲自在课堂中示范朗读、泛读或领读,导致学生朗读时缺乏技巧与感情色彩。另外,一些教师在传授朗读技巧时忽视了教材实际,一味强调感情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养成夸张的阅读习惯,过分夸大情感,偏离了文章的本意。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首先,教师应加强训读,为学生留出朗读时间。训读并不是单纯的重复朗读,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第一遍朗读是为了熟悉课文,第二遍则是读准“灰”“迎”等生字的读音,读得自然、流畅,接着则需要融入感情,可以通过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感情,纠正自己停顿、语气、发音时的错误。其次,教师应了解文章,正确范读。在备课时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向学生讲解文章含义,并且将感情融入朗读之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练习和模仿中学习朗读技巧。最后,通过逐句领读或齐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当文章较难时,教师可以逐句领读,增强学生语感,使其学习怎样处理感情、掌握节奏、确定重音等,启发、引导学生,使其对文字更加敏感。集體朗读的方式则能使班内学生整体的朗读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而且一些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在集体朗读的氛围下也能够积极参与,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朗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技能指导与教材实际,导致学生在朗读时没有感情或过分夸张。教师必须加强练读,带情感范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巧用齐读,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李金国.从遮蔽到重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例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4(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