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翻译界带来新转向的研究综述
2015-05-30赵海珍
赵海珍
【摘要】欧洲翻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的马丽·斯内尔·霍恩比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研究——综合法》一书后,2006年6月又出版新著《翻译研究的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书中不仅回顾了西方近30年的翻译研究的各个转向,而且对西方各个翻译理论进行了评价和解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为国际译界又一次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
【关键词】霍恩比 翻译 转向 新范式 新视角
马丽·斯内尔·霍恩比是维也纳大学的翻译教授,从事英语、德语的翻译工作,是欧洲翻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她在书中不仅罗列了西方近30年的翻译研究的各个转向,各个方向的研究理论,还从独特的视角对这些翻译理论进行了剖析与评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国际译界的影响也颇为巨大。霍恩比2006年6月出版新著《翻译研究的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可以说又一次为世界翻译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给予了新的导向。
一、内容简介
该书是斯内尔·霍恩比在1988年出版的《翻译研究——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之后的又一新成果。全书除了序言、导论、参考文献之外,正文部分共有六章。
第一章为“翻译研究:一门新科学的出现”,一共有四节。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从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翻译理论。第一节“伟大的先驱”。作者主要列举的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理论家。主要有Schleiermacher,Navalis,Goethe,Humboldt,Benjaming以及Rosenzweig。正是他们最先关注到译语环境的重要性、关注到译本的功能和命运并将翻译、语言和文化三个方面关联起来进行考察的。第二节“铺路:从Jakobson到Paepcke”主要列举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研究的先锋。主要有:Jakobson,Levy,Vinay & Darbelnet,Nida,Kade,Reiss,Steiner和 Paepcke。作者对这些翻译界先锋理论的评价有了不少新的亮点。例如之前因译介相对较少而被国际翻译界忽略的德国翻译理论家Otto Kade。霍恩比在书中这样写到“He [Kade]was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to transcend the narrow linguistic limits dominant in the 1960s by introducing concepts from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act of translation,particularly as regards non-literary texts.”(p.26) 第三节“语言学的语用转向”;谈到的是七十年代最先提出语用学的转向的理论家。这一语言学领域的转向间接地促进了后来的跨学科翻译研究。第四节是“James Holmes的遗产”。作者着重介绍了霍姆斯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霍恩比认为这篇文章为翻译学科拟定了草图和宣言,为翻译学科的独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她也指出了霍姆斯“学科乌托邦”的缺点和局限性。以上这些翻译理论的奠基人都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走向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二章“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转向”包括五部分。第一节“描写翻译学:再论操纵学派”。第二节“目的论及其功能途径”。第三节“译者的行动模式”。第四节“解构主义或食人途径”。第五节“20世纪80年代的回顾”。这一章主要介绍了80年代使翻译研究从文学和语言学中解放出来的四个西方理论流派。并做了横向对比,予以了深度评价。在第一中,作者先介绍了描写翻译学派,也就是操纵学派。比较了Toury和Lefevere的翻译理论,及“文化转向”对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意识形态误读的影响。然后在第二节中介绍了目的论和功能学派的研究,及Vermeer和Kussmaul等的理论观点。第三节介绍的是Manttari在《译者行动论》中提出的译者行动理论。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语符转换,它是具体社会环境中源文本作者、译者、委托人、译文读者等共同作用下的跨文化交流。该理论更倾向于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第四节霍恩比介绍的是Rosemary Arrojo 的解构主义和Campos兄弟提出的食人理论。食人主义对“原文至上”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同时反映了解构主义的研究精神。第五节通过对比翻译学派和功能学派的理论,作者发现了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不同之处。共同点的例子有:对目的和译本功能的重视,以及创出新范式和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及独立建设做贡献的共同目标。区别表现在描述性翻译的研究重点为文学翻译,而目的论的研究大多与翻译教学相关。翻译批评在目的论研究中不可缺少,但操纵学派的学者们则强烈反对“传统翻译思维中规范的原文导向的、任何形式的评判”(P.64)。
接下来的三、四章占了本书很大篇幅。第三章“九十年代的交叉学科”主要讲的是90年代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本章包括三大节,分别是“超越语言”、“帝国的眼睛”和“读者的位置”。
第一节“超越语言”,首先,作者通过Kaindl提出交叉学科的三个发展阶段(帝国式阶段、借鉴式阶段、互惠式阶段)反驳了“翻译学科不能自成体系”的观点。霍恩比也承认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学理论。但随着80年代兴起的文化转向研究,翻译研究也有了很大发展,脱离了依赖帝国主义式,进入学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但她同时也指出翻译研究现在仍处于第二阶段,仍然在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工具(例如模因概念的引入)。她提倡去研究诸个学科之间的“无人地带”。接着,在“规范、模因、伦理”中,霍恩比分别比较了Toury的规范体系与Nord的规约体系的异同,和Vermeer与Chesterman的模因概念的异同,并指出Chesterman的“责任规范”引起了翻译伦理学的转向。在“非言语交际与翻译研究”中,霍恩比对比分析了东西方的副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异同。在“多模式文本翻译”中,作者提倡“整体式翻译”,批评了“符号式翻译”。
第二节“帝国的眼睛”主要介绍了后殖民翻译理论和女权主义翻译理论。霍恩比对Sengaupta发现的Tagore在自我翻译中塑造的“殖民的自我”的形象做了分析。本节还讨论了Niranjana的“杂合文本”即“后殖民文本”的“夹心”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不仅仅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在基于性别的翻译研究”中,霍恩比通过四篇关于女权主义翻译研究的博士论文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和翻译策略,以及女性译者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读者的位置”中霍恩比通过Lotman四种读者的位置、Filmer的“情景框架”理论和Eco的“模范读者”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功能主义者Ammann “翻译批评五步功能模式”。作者指出这一翻译批评模式不仅对文学翻译方面有着巨大功用,也给非文学翻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
第四章“九十年代的转向”,一共有三节,介绍并评论了翻译学90年代最新的两大转向:实证转向和全球化转向以及Venuti的异化论。
第一节讨论的是“实证转向”,其实质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转向。作者认为,在实证转向中,最为突出的成果要数90年代从翻译研究中独立出来的口译研究(包括法庭传译、社群传译、手语传译、会议传译、医院传译等领域)。此外,作者还介绍了Krings的声思维实验,对这一方法予以了肯定,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她还探讨了Mona Baker的翻译语料库研究。翻译研究的语料库的引入,不仅对机器翻译和机辅翻译有着重大帮助,还对描写翻译研究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节“全球化转向”作者主要探讨了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给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带来的影响。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普及,导致了译者的工作方式和文本类型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广告翻译。另外,霍恩比还探讨了英语从混合语转变到现在的霸权语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节“Venuti的异化:是新范式吗”霍恩比评论了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作者认为Venuti的思想只是视角转换,还不足以形成新的范式来解决英语霸权地位给翻译带来的所有问题。
第五章“跨入新千年:学科现状”包括三节:“U型转向”、“范式更新还是视角转换”和“制造对话,而非战争:朝向翻译转向”。
第一节“U型转向”,作者评析了近年来翻译研究“语言学回归”的转向。霍恩比对此转向并不赞同。她认为这是一种U型转向,对翻译研究起不到新的推动作用,甚至是一种重复和倒退。
第二节“范式更新还是视角转换”中,霍恩比对范式更新还是视角转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具体评述分析了文化转向的主流描述性翻译研究,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以及译者行动理论。作者认为目的论和译者行动理论不仅仅是视角的转换,更是范式的转变,对翻译研究的贡献是不容质疑的。
第三节“制造对话,而非战争:朝向翻译转向”霍恩比指出,翻译研究的视角可以在改善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冲突中起到作用。她呼吁翻译研究不要局限于本学科的建设,还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Bassnett在“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的建议,通过翻译转向促进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对话。
第六章“翻译研究:未来的视角”霍恩比首先分析了翻译研究的现状,然后提出了自己对翻译学科的发展的见解和期望。她指出翻译学科新出现的“意识形态转向”和“社会学转向”不论为翻译学开创了新范式与否,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另外霍恩比还指出了未来翻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例如元语言问题。她指出在接下来的翻译研究工作中要明确译者在社会地位和翻译学科的公众印象,并且对学科内部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期望翻译学科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评价和反思
1.以时间为线索,逻辑清晰、明了。正如韩子满(2007)指出的,与其他西方翻译理论综述不同的是,本书没有采用流派线索,而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笔者认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优点。这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以时间为线索更加清晰地理清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对于没有翻译理论基础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读懂,所以该书对于刚入门翻译研究的人来说,可谓是珍宝之一。此外,此书全面地囊括了西方翻译理论,并且从优缺点两个方面予以了详细而新颖的评价与分析。因此,霍恩比此书可谓是为翻译研究又添新锦,它更是翻译研究综述里的“金典”之作。
2.霍恩比敏锐地洞察到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发现了许多前人忽略了的重要理论。例如新兴的TAPs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口译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近十年来翻译界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热题。此外,作者对德国译论理解深刻,介绍了许多被译界忽视了的许多德国伟大翻译家了理论,例如Schleiermacher、Goethe、Vermeer等。由于他们德文著作很少译成英语,导致其他地区的学者对他们的理论了解不多。而霍恩比通过这本书弥补了这个空白,让这些伟大的理论被人了解。而且,作者也就英语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抗议。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本书的研究重点为近30年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所以对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研究不够重视,当然也不排除是由于作者个人的倾向所致的原因。另外作者重点介绍的是欧洲的译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对其它地区的翻译理论涉及甚少。王卫平(2008)也曾指出中国学者刘宓庆、李运兴、申丹都在翻译研究中成就斐然,而霍恩比却只字未提。
金无足赤,总体来讲,无论从翻译研究方法还是从翻译理论的发展来说,这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它系统而深刻地理清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脉络,对了解西方翻译研究者对待理论和研究范式的态度和方法也大有帮助。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认识最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等。总而言之,这本书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翻译研究学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Mary Snell-Hornby.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
[2]邓静,穆雷.翻译研究中的转向:是新范式还是角度转换?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