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雎》中看“淑女”之美

2015-05-30高雅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关雎淑女审美

高雅

摘 要:诗经之首的《关雎》中“窈窕淑女”四字在《诗论》、“三家诗”等著作的评论中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由此可见《关雎》中淑女之美,不仅仅是外在美与内在美,还有时代赋予她的色彩。

关键词:《关雎》;淑女;审美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章首篇,素有“中华第一爱情诗”之称,“窈窕淑女”成为人们心中爱与美的典范。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淑女”一词作出注解,赋予了她更多的色彩。

一、淑女之美在于“窈窕”

鲁说曰:窈窕,好貌。

今人也常将“窈窕”解释为姿色漂亮。但“窈窕”仅指女子外貌之美么?

《方言》中“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美状曰窕,美心曰窈。”,凸显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不过现代学者认为窈窕作为联绵字,不应分开解释,《方言》难免牵强附会之嫌。但也可看出当时作者对“窈窕”一词的寄望。

“美”之一词过于宽泛,这种美是明艳的美还是素雅的美,是豪放的美还是婉约的美呢?以下注释给了我们答案:

《诗·毛传》云:“窈窕,幽闲也。”

薛释:“窈窕为贞专貌。”对此王先谦认为,“主其根心之容而言,以应上文之雎鸠贞一之旨,于义最长。”

可见“窈窕”之美是一种幽静娴雅、深远的美。闻一多在《风诗类抄》中道:“《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可同样是貌美的女子,“游女”却面临截然不同的待遇:在《汉广》中有“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句表达对轻浮、淫逸的女子的不喜。

由此也看出当时的审美倾向是幽静娴雅的女子。她们的这种气质也给人以淑德、忠贞的印象。如果拿好莱坞巨星玛丽莲·梦露和奥黛丽赫本作比,一性感外放,一文静内敛,那么按照当时人们的审美,奥黛丽·赫本更符合君子所求的美的标准。

但“窈窕”是君子对淑女的第一印象,只是浅层次的接触,接下来让君子“寤寐思服”的却是其内在美德。换而言之前文所说的“见而悦之”也包含着对从女子由内而外的文静气质中遐想出的种种美德的思慕与追求。由此可见人们对《雎鸠》中的“淑女”之美更关注的是其“淑德”之处。

二、淑女之美在于“淑德”

《诗·毛传》:“淑,善也。”《说文》:“淑,清湛也。”“言女之容德如水之湛然而清。”可见“淑”指的是女子的德行方面。

《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毛、郑和朱子也认同《关雎》歌咏的是“后妃之德”。但“德”具体指何种品德却众说纷纭。

为了集中对“德”的讨论,我们姑且将“三家诗”为“以色喻礼”的刺诗和《传》与朱熹实指文王、太姒这两种说法中值得商榷的部分选取一种说法进行辅证,不展开讨论。

《传》云:“言后妃有雎鸠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雎鸠之有别也。”

“不淫其色”是指不要让君王沉迷于自己的美色中,而《毛传》释兴义的:“鸟挚而别”中的“有别”是赞美文王与妃大姒情浓依然守礼,有礼则有别。朱子也认为“鸟有定偶而不相乱,并游而不相狎。”说明女子之“德”体现在夫妻关系上需要忠贞和守礼。

“无不和谐”在《诗》中解释为淑女能够帮助君子“和好众妾”,因为后妃有德,与众淑女相善,可和好众妾之怨。文王有德,所以教化及于后妃,由闺阁及于乡野邦国,这是推行王化的根本。《传》又云:“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供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由此看出女子的“德”体现在贤能上,能够管理内务、辅助丈夫的事业。

《郑笺》认为:“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意为王妃大姒想求得淑女。一则为文王求让后宫和乐;二则为求助手,分担己则。笺云:“能为君子和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谓三夫人以下。”所谓的“幽闲”意指能够在宫闱之中能耐住寂寞。可见古代男子对于“淑女”之德的要求有“不嫉妒”,这种要求逐渐发展成后世的“七出之条”中“善妒”一条。

《诗论》中认为“关雎之改”,从一开始的“以色”转化为“以礼”,可见对“淑女”需要以礼待之,对待淑女的态度的尊重和礼,侧面凸显出“淑女”之德在于与其交往方式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是“雔”的假借字。雔,鸟儿成双,可知是配偶之意。由此可知“淑女”是古代男子心目中“完美妻子”的标准形象,她忠贞守礼、贤惠大度,能够辅佐丈夫的事业。对待这样的女子也应当以“礼”的态度,以钟鼓乐之。夫妻的交往方式也应当是相敬如宾,和谐融洽的。

三、淑女之美的时代色彩

横向上,后妃之德虽然是指后妃的一般标准,但也不排斥体现在具体人物(如太姒)的说法。“后妃之德”作为典范,它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宫廷、贵族,还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审美的倾向和倡导。

纵向上,古代学者对后妃之德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近代学者认为读《雎鸠》要跨越阶级藩篱,闻一多提出以“诗”的方式来读“诗经”,还原文本。

“作者已死,读者诞生。”也许从《雎鸠》字里行间很难考证各种说法,但是正是说法的各异让我们能够从各家对“淑女”之“德”的解读看出他们对女性的审美倾向,也反映了传统对于女性的审美倾向,给“淑女”之美附上了时代的色彩,奠定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基础。

那么,在当代人心目中“淑女”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她是否还带着各家笔下“淑女”的色彩呢?

参考文献: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編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关雎淑女审美
做淑女好难
快乐的小淑女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祝你新年快乐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