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呵护,让教育跨越孩子内心的“墙垒”

2015-05-30刘玉军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谈话教育者爸妈

刘玉军

时光荏苒,数数自己渐渐泛白的头发,想起从事教育事业已近30年。回首来时的路,念念那些走过自己生命的孩子们,有着回忆,有着感动,而更多的,则是思考。教育,不是单单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而多年的经验告诉自己,能够成功地育人,更是为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努力上进,积极接受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一代学生,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如何抓住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是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孩子们受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可是却越来越听到身边的家长、教育者们的叹息声,感慨着“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这么叛逆”,诸如此类。在经历过“90后”大潮的洗礼,如今“00后”已算正式登上教育舞台,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更“有个性”,更“独”性,更“自我”。而在我眼中,他们这一切自主的行为都表现着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与特殊并带有鲜明特点的自我想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学习生活中,他们“根根分明”,但也不得不说这给教育者、管理者增加了一定难度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去深入摸索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深层次的精神需要,理解他们一系列不恰当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情感与心灵渴求。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很调皮,上课喜欢捣蛋,喜欢在大家都专心学习听课的时候发出各种声音。各科老师都对其进行过批评,可是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依旧我行我素。在很多教师各种批评教育都全然无果的时候,我开始对这个孩子产生好奇,去了解观察他。他从小就跟姥姥一起生活,爸妈都在韩国打工,而他的姥姥基本管不了他。而他的手中总是有很多零花钱,拿着这些钱和朋友一起玩。我听说,在朋友中,他是很讲“义气”,重感情的。我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小孩子,我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感情的孩子却总是让自己看起来冷酷顽劣,是不是跟他爸妈长期不在身边有关呢。

我决定要跟他心平气和地聊聊天,不敢说是谈心,因为我不确定他是否会接纳我并敞开心扉。谈话的开始他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说着,当我问到你爸妈多久回来看你一次的时候,这个像猴子一样的孩子突然变得像大人一样严肃正经地沉默着。我轻轻地问,“那你……想不想他们?”他还是依旧不说话,眼眶似乎湿润了,倔强地别过头去,不想让我看见。我突然觉得很难过,像做错了什么一般愧疚着,我假装没看到去倒了杯水给他。这一次的谈话就此中止,我带着他去吃晚饭。我笑着和他聊天,他显得扭捏羞涩,有些拘谨,我觉得这个孩子其实很可爱。

回来后我把他的家庭背景、他在课上和在生活中的表现都结合在一起仔细地分析研究,发现这个孩子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内敛的,他不喜欢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甚至有些自我防卫。从小爸妈长期不在身边,让他缺少安全感,心里也很孤独,他常常陷在自我的想法里。他在课上异常的表现,是因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表现自己的存在感,甚至希望通过给朋友花钱得到关心和拥护。其实他心里只是住着一个渴望被关心和在乎的小男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长期的自我保护也让他不轻易相信任何人。接下来,每隔一段时间的聊天谈话,渐渐地验证了我所有的想法。与此同时,他对我的抵触与防御也在渐渐消失。我把他当作是我的朋友一样,对他提出建议,如,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注,但这种认可和关注应该是良性的,如果只是靠哗众取宠,破坏纪律让别人看见自己,就算别人看见你也不会认可你的,他们心里也不会喜欢你。相反,如果你能从另外一个方向出发,去做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当你站在一个高度上,别人自然就看见你了,不用费心去故意让别人看见你,而且他们更是满心地钦佩与赞叹,对你自己也有很大提升,这样的结果不是更好么?诸如此类,对于他的一些不合宜的行为习惯,我委婉地指出,并提供给他更好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他似乎也满赞同的,并且做出了改变。在课上,他再也不吵不闹了。即使他偶尔会忘记,我的一个眼神他就心领神会,安静学习。真是个聪慧的孩子。最终,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过了几年,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接去韩国了。我时常会想起他,因为不仅是我改变了他,更是他教会了我。

在这个孩子身上我明白了,教育是需要用爱去呵护的,不单单是所谓的批评说教。老人们常说“孩子是最通灵性的。”他们的世界比大人们纯净简单,他们能感受到真心,我一直这样相信着。人啊,都是相互的,都是将心比心的,对孩子们更是如此。若不是真心相待,由衷地为孩子们好,只是机械式地教着书,功利地寻求班级的成绩,对那些成绩差却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弃之如敝屣,嫌弃之不及,披着冠以爱之名的虚伪大衣,凭什么奢求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如果作为教师,没有把孩子接进自己心里,又凭什么指望教育能走进孩子们心里。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教育者们应终身持守的。现如今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像这个孩子一样的留守儿童。或许他们有着同样的心境,他们把自己锁在自我的世界里,出不来,外人也进不去,充斥着类似的孤独与迷茫,难以言说的坚强与软弱。我深深地明白,不管他们看起来多成熟,他们心里依旧是个孩子,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只有用爱呵护,才能真正地让教育走进他们心里。

猜你喜欢

谈话教育者爸妈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爸妈的约法三章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因为爸妈只有你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我爱爸妈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听爸妈的话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