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轻易把一家之言当“风向”
2015-05-30曹林
曹林
近来舆论和思想界比较混乱,各种群殴,各种围攻,各种激辩,各种喋喋不休的“混战”。这种舆论“混战”,一方面见证了当下舆论场的活跃,利益分化思想多元,另一方面表现了舆论场对一些问题缺乏基本的共识,对一些基本的价值缺乏“确定感”,充满不确定的焦虑,很容易对一些信息作过度解读过度阐释,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舆论猜疑、攻击和冲突。
即使某一条新闻或评论发在党报党刊党网上,如果不是特别说明,不必动辄解读为就代表着某种官方态度。实际上,即使党报党刊党网,很多都在走市场化的尝试,去除高大上的姿态,而更关注评论本身的可读性和传播点,看重观点本身的痛点、泪点和吐槽点。《人民日报》是最官方的报纸了,以前评论比较少,如今每个版都有评论栏目,还有专门的评论版,哪里有那么多官方态度和声音?还是就评论本身去进行观点的论争,不必自寻烦恼地窥探和猜测背后的“背景”,甚至煞有介事地上升到“政治风向”。
特别反感某些外媒,动不动就故作神秘地分析文章背后的“风向”。我前段时间在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评论,题目叫《“批评政府”和“抹黑中国”不是一回事儿》,呼吁一种理性的思维。评论影响很大,媒体转载很多,表明舆论对这个议题的关注。不过某些外媒就很煞风景,开始猜这篇评论的背景,分析背后是不是高层的授意,是不是意味着风向的转变。这种阐释真把我这个作者吓cry了,哭笑不得。有意思的是,这种故作神秘分析风向的文章在舆论场上颇为流行,显得作者逼格很高,掌握着某种背景和内幕信息,其实多是扯淡。
过去“新闻联播”能够成为政治风向标,《人民日报》一两篇评论能影响股市,是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不透明和政治落后的产物。信息渠道少,信息传播慢,新闻被垄断,而如今媒体越来越多了。老报人经常回忆当年党报那些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几篇政论,如真理标准讨论的文章,皇甫平的改革评论等等。他们在怀念那个时代的政论辉煌时,感慨如今为何出不了那样的政论。我想,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不是这个时代没人写得出类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政论,而是“党报一篇政论改变一个时代”的环境早已发生改变。“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本就不是健康正常的时代。
中国社会已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不可能出现价值观的大动摇和方向的大变化。虽然人心思改革,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沉淀后,中国自上而下已经形成了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稳定的政治经济价值观,民主和法治不会变,市场化的进程不会变,约束权力从严治官不会变,致力于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追求不会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已经是历史,依法治国的治国理政方针会使这个国家在不偏离法治轨道的方向上以稳定的速度前行。中国改革选择了一条温和渐进之路,调整中会有新常態,不会有休克疗法那样的大动荡大转向。这种认知的基本而上,应该有改革的“方向自信”,不能因为个别文章的“左”和少数声音的非理性而怀疑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