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2015-05-30赵辉石道良赵洪波吴吉陈文胜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

赵辉 石道良 赵洪波 吴吉 陈文胜

摘要:为探索湖北省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湿地资源的特点。同时发现湿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湖北湿地;湿地资源;保护策略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南北过渡。江河渠网密布,湖泊库塘众多,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较为丰富。

1湖北省湿地资源现状

1.1湿地类型统计分析

根据湖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省湿地总面积144.50×104 hm? [1],占全省国土面积1859×104 hm?的7.77%,按照湿地类型可划分为4类12型,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76.42×104 hm?,占湿地总面积52.89%,人工湿地68.08×104 hm?,占湿地总面积47.11 %(见表1)。此外,水稻田面积为227.85×104 hm?。

表1 湖北湿地情况表

注:水稻田未统计在表内。

1.2湿地动植物资源概况

湖北省现有湿地植物共计1164种[1]属于172科560属。其中苔藓植物15科19属21种,蕨类植物24科36属57种,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131科501属1082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银杏Ginkgo biloba 2 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Glycine Soja、四角刻叶菱Trapa incisa等。

湖北省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现有野生动物5纲37目104科618种,其中鱼类12目26科201种(亚种),两栖类2目10科68种(亚种);爬行类2目9科43种;鸟类15目46科272种;哺乳类6目13科34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Swinhoe、黑鹳Ciconia nigra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1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等46种。另有66种湿地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中;102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

2湖北湿地资源特点

2.1湿地资源丰富

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表明,全省共有河流1193条,湖泊901个,水库约5800座,现有湿地总面积144.50×104 hm? [1],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7%,其中自然湿地占全省湿地面积52.89%,湿地总面积居全国第11位,中部地区第1位,湿地资源十分丰富。

2.2湿地类型多样

湖北省的湿地涉及除近海与海岸湿地以外的河流、湖泊、沼泽及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可划分为12个主要湿地型。不仅有平原湖区常见的河流、淡水湖泊、洪泛平原湿地、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等湿地型,还有多分布在西部山区的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沼泽化草甸等湿地型。湿地类型的丰富程度也位居全国各省前列。

2.3湿地功能多样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造就了多样化的湿地功能。不仅在水电、航运、防洪、供水、灌溉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还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境,为区域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和生态休闲旅游资源。

2.4生态区位重要

湖北省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长江中游,承接东西,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都坐落于此,湿地集中的江汉平原即是我国内陆的“米仓”和“鱼仓”,又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和栖息越冬密集区,分布有国际重要湿地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50个、省级保护区11个、省级湿地公园46个,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3存在的问题

3.1利用强度过高

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人类开发利用湿地的历史。湖北省的湿地大都属于浅水型湿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水文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种植。充分利用优越的湿地资源,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到近30年来大规模的“围湖造塘”,湖北省的自然湿地面积已经大幅缩减,人工湿地面积比例相应大幅提升,湖北也由“蛮荒泽国”变成如今的“渔米之乡”。据统计,湖北省目前各类人工湿地面积共计68.08×104 hm?,占湿地总面积的47.11%。其中水产养殖面积就达28.26×104 hm? ,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41.52%,如果将全省227.85×104 hm?的水稻田也纳入湿地统计范围,湖北省内的人工湿地比例将高达79.48%。如此高的利用强度已经严重超过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承载能力。

3.2社会发展影响加剧

3.2.1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湖北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 2014年全省的耕地面积为532.3×104 hm? [4],较2009年增加了65.9×104 hm?,而同期的河流、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面积则减少了10.94×104 hm?。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范围的“围湖造田”工程计算在内,湖北的自然湿地缩减数字将更加惊人。近30年来,由于巨大经济利用的驱动,该地区的水产养殖业也在迅速发展。据统计,湖北省的水产养殖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约为13×104 hm?,而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104 hm?。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和水产业是建立在高强度施用化肥、农药基础上的,据科学试验显示,在土壤里,一般化肥中氮肥利用率为25%~40%,磷肥只有20%左右,在水中,磷的利用率也只有15%~30%[8],大部分都会被残留在地表土壤和地表水里,随着农田和池塘排水最终进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系中[5],巨大的面源污染正是湖北省目前大部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3.2.2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影响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开发相继在湖北实施,使得湖北省的工业化进程在近年来发展迅猛。据统计,从2004~2014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552家[2]增加至14842家[4],只10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而这一数字在上世纪90年代则不足5000家。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厂房、道路到原料生产基地,各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用地,而在我国严格的耕地政策的控制下,这些土地的来源渠道自然就转向了林地和湿地。在湖北省的很多城市周边,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近年来,因工业园区、城镇建设占地,大量的湖泊、库塘等被填埋,河道被挤占,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同时,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加速了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恶化。

3.2.3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系列大型的水利工程建成运营。随着工程持续运行,其对下游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逐渐显现。如三峡工程,除大坝直接切断了很多水生动物的洄游线路外,其反季节调蓄功能也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该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和抗旱是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正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其下游大部分水系的高低峰值,使这些地区本就因工农业污染加大而不堪重负的湿地系统,失去了此前几乎每年都有的洪泛换水机会,致使水体污染连年积累,很多水体的水质状况急剧恶化;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很多通江湖泊的枯水期普遍较工程前缩短,枯水期的水位也较之前提高,致使该区域湿地在冬季的浅滩面积大幅缩减,严重影响了很多水生植物的自然生境和很多冬候鸟栖息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则直接导致汉江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河段缺水严重,流域周边地下水位下降。虽经实施“引江济汉”工程后缓解了下游大部分河段的缺水状况,目前从水库大坝至“引江济汉”工程入汉江口约300 km的河段缺水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已经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改变了湖北省内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分配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对该省湿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

3.3配套法律体系滞后

我国在湿地保护法规建设方面,相对森林、海洋等其它方面严重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早就分别在1984年和2000年分别颁布实施。而关于湿地—这个地球的第三大生态系统的保护方面,直到现在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项法规。目前,仅由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制定颁布的一项《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算是在国家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未出台之前的一个权宜之计。而湖北省也只是针对湿地公园出台了《湖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相对湖北这个湿地大省而言作用实在有限。由于缺少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湖北省的湿地管理体系也尚未理顺。在实际的湿地保护工作当中,林业、水利、水产及环保等部门各自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行业管理依据,但却没有统一的法规可以遵循。各部门之间关于湿地管理的相互协调不顺,给湿地保护工作造成困扰,这方面的问题从洪湖国家湿地保护区曲折的获批历程中可窥一斑。

3.4科学技术研究落后

湿地的研究起步较晚[6],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湿地学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领域。中国湿地研究起步相对国际而言并不算迟,但却进展较缓,在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演化过程、湿地保护机制与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较国际先进水平明显落后。湖北省内湿地科研单位众多,有中央在汉单位中科院武汉地球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但是,湿地研究课题较少,研究方向不多,有影响力的成果更少,不能满足湿地保护与开发建设需求。

3.5资金投入缺乏

目前主要是通过设立或建设国际重要湿地、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及省级湿地公园等方式对其中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湿地生态进行保护。据估算,仅将湖北省现有的50个国家湿地公园按照规划建设达标,在未来6~8年中就需要投入近百亿元,如将上述已批项目全部建设到位,资金需求将接近千亿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北省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每年不到1亿元,湿地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缺口过大。

4保护策略

(1)积极推进立法,加强保护管理

根据湖北省湿地现状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建立起统一的地方性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并借此理顺湖北省内目前较为混乱的湿地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对全省各类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同时,积极促进国家相关法规的建立,从上位法规层面改善湿地生态保护的政策环境[7]。

(2)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认识

将湿地生态保护与森林生态保护并重,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普宣传,通过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安全重要性的广泛认知水平,来促进全民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使人们在进行与湿地相关的各项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中,始终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从源头上加强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力度。

(3)加强产业引导,推广生态产业

从产业引导入手,强化产业管理,严格限制高污染的产业,积极倡导有益于湿地生态保护的绿色环保产业,推广生态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使之成为该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成就山青、水美的“灵秀湖北”。

(4)提高保护投入,加强科研力量

明确政府职责,整合各部门建设资金,形成合力,提高湿地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切实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力量建设,迅速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尽快弥补湖北省目前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的缺口,加强湿地生态补偿、湿地效益监测与评估等研究。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林业厅.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 [DB/DK],2009-12.

[2]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4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14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 秦伯强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J].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2.14(3)193-202.

[6] 孙广友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6): 666-672.

[7] 杨邦杰,姚昌恬,严承高,等.中国湿地保护的现状、问题与策略——湿地保护调查报告[J]. 中国发展,2011,(1):1-6.

[8] 刘浩,董莹,田玲玲. 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对湖区生态系统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9):1790-1792.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
汝州风穴寺边界空间经营手法与保护策略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策略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滇南古村落—城子村人文艺术保护策略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策略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