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朗读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2015-05-30张小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的想象

张小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44-01

老师们都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根基,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它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它可以熟读课文、吸收语言,加深理解和体验。叶圣陶先生也曾三番五次地强调:“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

可是,据统计,当前的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抓的力度不够。大多数语文课堂是在“寂然无声”中“悄悄”进行的,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原因是教师着意不在诵读教学的训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长此以往,语文教学出现了轻诵读重教学的不良倾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首先要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信诵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诗文,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教学杜甫的《登高》,全诗共八句,作者把时代苦难、家道艰辛、个人的不幸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都写在诗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人的困苦、不幸和激荡情怀,这样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苦痛思想。听过一节《再别康桥》,教师在整个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朗读出现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中。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重音、节奏和感情基调;

2.自读课文,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的;

3.课堂展示朗读,学生可以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诗节;

4.朗读自己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的画面;

5.轻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整堂课,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朗读成为贯穿课堂始终的一条线索,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好的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好的朗读教学,可以达到声情并茂、韵味幽回的效果;好的朗读教学可以进入动人心魄、耐人寻味的境界;好的朗读教学,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歌曲;好的朗读教学,能使学生在跌宕起伏、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

其次,教师要树立以诵读为本的教学观念,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诵读教学观念,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众所周知,当代中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即使老师讲得再好,再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时候,诵读课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大胆的运用诵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去感知文章的内涵,去把握作者表达的意境和主旨,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当然,课堂中诵读教学形式不能太单一,一味的齐读、默读均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采取多样的诵读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课堂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朗读的形式教师可据实际情况穿插进行。如听录音跟读,感受朗读的魅力;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入角色把握人物个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小组读,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组长领读;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表演,把课文“演读”成小小的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应该很喜欢;比赛朗读,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给予指导,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等等,总之朗读形式多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又加深了记忆,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从上可见,朗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借助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渐渐提高审美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省去朗读环节,而应该重视朗读,精心设计好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真正提高审美情趣。还语文课堂以美丽动人的音符,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美的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好美的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