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课教学课件设计初探
2015-05-30王晔
王晔
阅读是通过文字进行想象、思维、理解、会意的高级心理活动。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以感性认识和直观性为主,而多媒体课件这种教学手段的介入正是以其直观性画面极大地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它使许多抽象、理性的语言描述增添了直观和感性的色彩,教学效果大大超越传统的教学手段。
一、目的明确,素材直观
首先,阅读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才能够有指向地搜集课件素材。课件能否成功制作依赖于一个良好的教学创意和想法,教师想要在自己的课堂上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张力,都必须在自己的教学设计里体现出来,然后才能准确地用搜索引擎筛选出自己想表现的各类课件素材。阅读课中教师会经常向学生强调“用词准确”,而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则课件的素材就是教学设计的“词语”,所以,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环节和目的性明确的教案,素材直观易懂,是制作好一个优秀课件的基石。
二、结构完整,不落俗套
课件必须有完整的结构,如果结构松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跳跃性过强又前后毫无逻辑,让观者不知所云,如此这般,即使课件花鸟虫鱼俱全,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个制作精美的课件,一开场便先声夺人,各种动画效果跳将出来,声音效果极好,结果画面上跳跃不止的动画素材吸引了学生极大的注意力,完全或者部分忽略了教师讲课的内容,就本末倒置了。此外,画面的设计如果不能在表现内容和教师的语言逻辑上环环相扣,这也是一个失败的课件。一个结构完整的课件要求设计者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在设计阅读课中,教师必须给自己的教学设计另拟一个完整的表现逻辑,这个表现逻辑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和教师的语言逻辑相辅相成、相互呼应,才会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理解框架,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三、立意新颖,引发创意
课件设计制作不能过于呆板,不能为了课件而课件,设计课件的立意新颖,才会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最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一部“知识容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阅读课内容有时对有的学生来讲并无新意,你经常会遇到学生说:“老师,我学过!”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阅读水平,我们应当适时通过教学课件把学生引进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全新视角,用素材语言准确地表现它,留给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想象空间,这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积极参与进阅读课堂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充分表达。那么,课件和教学思想的设计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泛泛的理解上,不要仅仅看了一遍就急着说:“我懂”二字。课件必须能启发学生闻一知十,打开心窗。通过联想和观察,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引导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地积极阅读。
四、情绪饱满,渲染到位
课件制作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情绪的渲染,这个抽象的要求如果落实在课件里,会使学生收获巨大的情感效应和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使阅读课堂画上完美句号。文学是使学生通过文字作品得到美的享受,而以直观和感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如何把握由感性向理性思维过渡的初级阶段,就需要教师煞费苦心,把抽象的感觉转化为具体能感知到的表现方式,用课件的渲染表现力给学生建立认知心理变化的桥梁,而这种转化,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文学素养要求:对文与字的解读能够理解吃透,内化为外,并把意思体现到课件中来。例如,教师想表现出课文中点睛之处,不但要用饱满的语调读出课文,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瞬间用课件素材表现出自己要表现的内容,这内容不但要使学生意想不到,还要突破传统的表现方式。如此图文并茂,教师启发性的语调言犹在耳,这就给学生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感官环境,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
总之,阅读首先是感知,阅读感知是包含着强烈理解色彩的间接感知。学生对一堂阅读课的深度理解,需要教者用心良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协调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阅读教育中的课件制作工作,其实是一步一咀嚼,一页一思量,滴滴洒落的都是教者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