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个案研究

2015-05-30朱桂秋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漫画书坏习惯矫正

朱桂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而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很多孩子在踏入小学门槛的那一刻,已经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养成了。刚刚接手一年级,在感受到孩子们天真、稚气、可爱的一面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们在生活习惯上的不良表现,真是看到眼里,急在心头。一个不良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滋生出来的,要想立竿见影地改掉它,还真是个难事儿。虽然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但是对于简单、粗暴的方法监督、制止,毫不奏效,而且有时适得其反。在与欣欣共同努力,改掉吮吸手指的实例中,我发现,倾注爱心、从点滴做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欣欣:女孩,九岁,小学三年级。刚刚帮助她矫正了吮吸手指的坏习惯。欣欣从刚入小学一年级起,就有严重地吮吸手指现象,主要吮吸左手、右手的大拇指。无论是自己静静地坐着还是课堂上听课时从不间断此现象,以至于写字时,右手执笔,左手的拇指放在嘴里,是我见过的吮吸手指年龄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小孩儿,以至于两个拇指发白、稍细,指甲秃秃的。

一、初步分析

1. 从小成长的环境。欣欣的父母是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家里两个孩子,欣欣是老二,哥哥比她大8岁。由于父母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哥哥带她的时候比较多。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大,经常是各自玩各自的。有时欣欣闹了,哥哥也经常会吓唬她。时间久了,使她产生了孤独感并缺少安全感。习惯了一个人吮吸着手指,不哭也不闹,自己独自玩耍。

2. 家长教育和认识的偏差。当我发现此现象与家长交谈的时候,丝毫见不到家长的担心。她妈妈说:“我们也管她,经常打她的手,这孩子皮实,也不当一回事儿。我想,长大慢慢就好了。”可见,家长实施了简单、粗暴的教育,不见效果,便放弃了。

二、主要矫正过程

1. 在思想上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了解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正值有一天中午,欣欣在教室里值日,这孩子拿着抹布擦拭玩窗台以后,又拿起笤帚认真地扫起地来。等她值日结束后,我把她叫在身边,托起她的小手说:“你有一双勤劳的手。”听着我的表扬,她很开心。我顺势跟她讲了,手每天要摸很多东西,如果不及时清洗会很脏。那么,通过吮吸手指,会把很多细菌吮吸在肚子里,这样就会生病。同时,手指被吸变形了,也不美观了。再有,每天手指含在嘴里不停地吸,也会被同学笑话的……我耐心地给她讲道理,小家伙也认真地听着,看来从思想上,欣欣欣然接受了。帮助她改掉这个坏习惯的良好开端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2. 在行动上给予关心和鼓励。

(1)帮助她分散注意力。上课的时候,为了不让她吮吸手指,我让她手里拿着橡皮或格尺之类的文具,把手占上,写字的时候,右手拿着铅笔写字,左手难者橡皮按字本子上。事实证明,改掉一个长期滋生出来的坏习惯,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她经常情不自禁地丢掉手中的文具,很自然地把手放在了嘴里。怎么办呢?于是我在商店里精心挑选了一副我认为欣欣一定会喜欢的漂亮手套:翠绿翠绿的颜色;手背上有一只漂亮的蝴蝶,鹅黄与褐色相间的翅膀翩翩预飞;手套的每个手指上都有一朵不同颜色的小花。当我把手套放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喜欢得不得了。我告诉她,这是她最近努力去改坏习惯的奖品。聪明的孩子立刻对我说:“戴上它,我就不能随时把手指放在嘴里了。”这话正中我下怀。于是每次写字的时候,她左手都戴着这漂亮的手套按着本子认真地写着。

(2)运用奖励的方式增强成就感。虽然我绞尽脑汁想出一些办法,但是这个坏习惯仍然在重演着。于是,我便尝试着用奖励的办法来矫正孩子的这一习惯。欣欣喜欢吃巧克力,喜欢看漫画书,于是我就拿此为奖励,并建立一套奖励制度。随着这种奖励制度的展开,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可见,奖励虽然不能杜绝所有的不良现象,但作为一种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却能减少不良行为。

(3)要循序渐进地引导。俗话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短时间内改掉这个坏习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引导和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地克服和改变。在完成目标上:首先完成在写字时不吮吸手指。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后,再完成听课时不吮吸手指,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扩大目标。在实施奖励时,首先是在行为上能控制一节课,就奖励一块儿巧克力;然后是取消一节课的奖励,实施日奖励:如果能控制一天,奖励她一本喜欢的漫画书;后来取消日奖励实施周奖:如果能控制一周,奖励一套几米的漫画书。这样她心理上有了逐步的适应过程,心理的阻力也就小多了,于是我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帮助她完成不良习惯的矫正。

(4)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说: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难得多。因为“惯性效应”的力量的确很难抵制。所以每天对于欣欣的点滴进步进行的鼓励式总结从未间断过。“宝贝,这节课你做得很不错。”“同学们都说你进步很大。”“坚持,继续加油,你是最棒的!”“你真是一个有毅力的孩子”……时时刻刻地关注、时时刻刻地鼓励,不仅仅让孩子建立改掉坏习惯的自信心,同时也推进了完成目标的进程。

三、思考及建议

1. 要想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只靠班主任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各科教师也要通力配合,多关注、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全员育人。

2. 改掉一个坏的习惯,光靠一两次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做好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准备。也许会出现反复,作为育人者,应该有耐心和信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个常去、复杂的过程。作为育人者,无论你的学生怎样,你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献出自己的爱心与耐心,给孩子以最好的引导。

四、个案小节

“好习惯,益终生。”从小培养一个好的习惯真的很重要。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苗头的时候,就要及时帮助孩子加以矫正。积极做好家校沟通的工作,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漫画书坏习惯矫正
测谎仪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欢喜小侦探系列 漫画书迷云
小红的坏习惯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还书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挖耳是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