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里的忧
2015-05-30吴敏
吴敏
一个九岁小男孩柯尔,自称是能见到已故的人,时刻充满恐惧的柯尔只能躲在小小的帐篷里来逃避现实,一位心理医生想要为他治疗,却不被柯尔接受,柯尔认定没有人可以帮助他脱离现状。在麦尔康医生不断坚持下,柯尔终于放下心防,让医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也慢慢地接受他的建议,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电影里的桥段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里的某些场景。当孩子独自蜷缩在“小窝”里的时候,您是否觉察到孩子某些“心理情绪”呢?他们的心情就像那首“偶阵雨”,时而晴朗时而阴雨不绵。也许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小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一个给了孩子们保留隐私,展现“全然”自我的专属空间。但是关于“小窝”的事,你知道多少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小窝”的需求是不一样。比如一岁半左右,更接近于潜意识“妈妈子宫”里的安全感;两三岁的孩子会有空间感的认识;五六岁左右会有安全感的需求。
从孩子所需的空间来讲,太大的空间会让孩子觉得空旷和无所适从,从现实的身体体量和心理上的潜在需求来看,两者是契合的。专家指出,不鼓励十岁以后的孩子躲在“小窝”里,他们对于烦恼已经能够很好地跟家长表达,也会懂得用多种方式排解不开心。(比如读书、运动等)
很多孩子在不具备很好的社交能力,整体认知简单的情况下,置身于封闭的空间会觉得更有安全感。
如果烦恼、不开心,不太容易用语言很好的表达自我。其实这是缺乏安全感,索求放松和自愈的表现。
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作为家长要注意慢慢引导并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排解,多跟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参加活动等。
要避免孩子的“独”,所以家长一定要关心和留神孩子的小窝现象 。既要完全干涉,保障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也要慢慢引导孩子的开放性和社交性。
推荐健康“小窝”
帐篷是一个相对封闭和有限的空间,又可以随时被打开来融入外部环境。帐蓬就像一个有窗户的房子,是否拉开那扇窗户,很大程度上主动权在孩子们的手里。所以,看似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却可能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为了营造具有安全感的独立环境,家长可以在上下床里装一个帘子,像窗帘那样可以拉开。需要时,孩子可以拉上,自成一个小空间,但这个小空间又不那么封闭,孩子也可以随时再拉开,既有安全感和神秘感,又具有开放性可以极大缓解孩子们的不稳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