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新评价制度的实践尝试

2015-05-30郑静陈明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外情况作业

郑静 陈明

一、数学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数学评价常使用等级制度,就评价的同一性和标准性而言是可行且公平,但是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习的连续性而言,存在一定的弊端。

1. 评价内容的遗漏。目前采取的“优合”等级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淡化了分数,但同时这样的等级也是建立在分数的基础上,以“分数”作为主要参照。那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课外拓展在不在等级评价制度的评价内容中呢?

2. 评价标准的模糊。上面提到评价内容应该多样,形成性评价是需要的,同时也需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拓展能力等等多角度地进行评价。但是即使参考了这些评价内容,有些评价标准也是很模糊的。

3. 评价方法的单一和局限。作为教师,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说,评价不外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期末评价。前两项,教师的评价又存在一定的局限。后两项,通过形成性练习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二、数学积分评价制度的涵义

数学积分评价制度,是一种以积分为计量单位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进而解释学生发展程度,为等级评价制提供评价依据的一种评价操作法。

三、数学积分评价制度的实践过程

由于数学积分评价制度是新的实验性评价制度,学生比较陌生,具体操作时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

1. 教师关注学能层次,学生注重语言表达。作为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对学生的反馈要及时反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尤其是后进生部分。课堂表现除了回答问题作为主要参考以外,学生精彩的发言,教师要及时口头评价,并奖励数学积分。在小班教学中,小组合作也可以纳入课堂表现积分范围内。

2. 教师关注作业质量,学生注重独立思考。在积分规则中,明确把书写也作为标准纳入其中,学生对作业有了新的目标,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在批改作业时认真考虑学生的书写情况。作业正确率是积分主要要求,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应用积分规则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评价。

3. 教师关注学习全程,学生注重持续努力。数学积分制度是以一个学期作为累计周期,教师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从开学第一天到期末测验的学习全程。教师必须坚持每周登记学生的积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和了解,作为参考依据,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及时调整。

四、数学积分评价制度实践效果

1. 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随着数学积分评价制度的实施,学生课堂上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加,特别一些优秀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之间能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讨论,更多的学生组成自发的学习小组进行难题讨论。

2. 及时让三方了解学生情况。数学积分制度是完全公开,并且在学期初就公布积分规则。因此,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够通过每周的积分卡了解本人一周的学习情况。家长根据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积分情况,发现自己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而且针对性比较强。

3. 中等学生进步明显。中等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在实施过程中,中等学生的课外数学活动完成情况是最好的,自选练习、数学小研究,完成质量最高。通过自身的努力,以班级优秀学生为目标,中等学生的进步十分明显。

“数学积分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将在继续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善,希望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猜你喜欢

课外情况作业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作业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