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梦的内在融通性探析
2015-05-30姜春磊
姜春磊
摘 要: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二者具有内在融通性。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则,系统推进是有效措施,“三个必须”和实干是实践路径,实现人民幸福是最终目的。同时,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梦互涵互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关键词:依法治国;中国梦;融通;探析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4-0016-05
2014年12月,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一论述揭示了依法治国和中国梦的紧密联系。当前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依法治国:思想渊源、现实基础及核心理念
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战国末期,荀子就提出礼治、法治和人治相结合的治国思想,《荀子·性恶》载,“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1]。只是荀子的法治思想阶级性过于明显,“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2]。儒家以仁政著称,法家与儒家的以德治国、仁政不同,一贯强调法的作用,法家创始人李悝制定了一部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为一体的《法经》,希望将人们的一切行为规范都用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出来,而慎到则明确主张实行法治,认为治国之道“唯法所在”[3],“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4]。之后,《商君书》的主旨也是定分、尚公。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则提出“尚法而不尚贤”[5]。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崇尚法治的思想家,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有价值的法治思想。
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就是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能否更好地执政兴国,事关全国人民能否幸福安康。更为现实的是,全面依法治国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的根本要求。具体来讲,我国在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依靠法治。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许多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现阶段我国“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及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6]。
正因为面临着如此特殊而又具体的国情,所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立足现实,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来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 。这一总目标的提出,为建设法治中国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奋斗蓝图,这也是继党的十五大之后,对依法治国涵义的又一次补充和完善。可以看出,全面依法治国包含的内容层次很多,如谁来依法治国,即依法治国的主体问题;依什么样的法来治国,即依法治国的客体问题;依法治国中的“国”具体指什么,即治理对象的问题。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法治”不同于 “法制”、“人治”。“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理念、原则和方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原则和制度,它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法治”:“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7] 。“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类型的国家之中,而“法治”则只能建立在民主的、非专制的国家中,因为它要求依照的法律和制度是按多数人的意愿形成的。一个国家有法律和制度不一定意味着这个国家能够实行法治,而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其治理前提就是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人民群众、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法治的约束力不仅体现在对国家大小公共事务的治理上,也体现在对人的制约和约束上。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它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化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只有完善的法治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中国梦:历史、现实与未来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及“中国梦”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8]。中国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是因为中国梦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共同的祈愿,中国梦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其思想渊源也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夙愿,在时间维度上联结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它贯穿了中国社会的整个发展历史,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寻梦、追梦和圆梦的过程。
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思想。孔子在《礼记·大同·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9]。“大同”思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憧憬,期望建立一个人人友爱、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美好世界。关于“小康”,早在西周时期,《诗经》中就曾出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0],儒家对“小康”的描述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11]。“小康”社会也体现了人们对富裕安定生活的向往。从儒家的“大同世界”、“小康社会”,到道家的“小国寡民”,再到墨家的“同贤社会”,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人民对社会安定、生活美好的梦想与期许。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没有停止对祖国统一、和平安定梦想的追求。从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到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梦想。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生活安定幸福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了“一五计划”,梦想实现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人民公社等错误的实践给我们党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党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而正确的决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进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习近平提出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中国梦”,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首次提出“中国梦”概念之后,习近平又多次对中国梦进行阐释,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讲话中他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6];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采访时说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2013年3月27日,在莫斯科国际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又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最终旨归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让每个中国人都随着国家的昌盛而过得幸福、出彩。纵观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可以体会到中国梦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囊括了富强梦、民主梦、文明梦、生态梦等内容,当然依法治国的法治梦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立足我国国情,要整体地、具体地理解和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切入点。在未来,我们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协调、全面推进,为中国梦在未来的实现打好现实基础。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那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3]。
中国梦是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体,它不仅承载了传统历史文化沉淀的精华,彰显了中华儿女为追梦作出的不懈探索,更蕴涵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当然,中国梦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内涵也将不断地丰富、具体。
三、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梦内在融通的四个方面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里曾道,“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这里的“融通”指的是融合通达的意思。因此,用内在融通来形容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梦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纵观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可以发现两者是融合通达、互涵互动、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共通之处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革命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梦想,实现法治国家,都需要引领的力量,因此不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是民心所向,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考验。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坚持党的领导。
(二)实现路径:系统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逻辑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法治军” 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社会”、“法治军队”一体建设[14]。中国梦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结合,系统来讲,是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在其各自的范畴里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展,丢掉任何一方面内容,都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中国梦”。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又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必经阶段,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有良法治国的国家。
(三)有效措施:实干和“三个必须”
如何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实干”,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实践相结合的动态任务,需要执政党、参政党、政府、司法机关、人民群众等积极参与,踏踏实实地去践行。关于“中国梦”如何实现的问题,诚如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理念和梦想如果不去实现,就只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对全面依法治国及中国梦不应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而应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支撑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直奋斗、实干下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四)最终归宿:人民幸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让人民幸福。让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价值目标;使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也罢,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这一目的。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5]中国梦最终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最终指向是人,这也为依法治国理念提供了目标指向,法治国家的建立最终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不是最终目的。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保障人民有更好的生活。因此,人民幸福成为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共同的旨归。
实现中国梦蓝图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将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让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梦互涵互动,相得益彰,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性恶二十三[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 http://www.guoxue. com/book/xunzi/0023.htm.
[2]富国第十[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guoxue.com/book/xunzi/0010.htm.
[3]慎子·君臣[EB/OL]. (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
184581.)
[4]慎子·逸文[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84631.
[5]韩非子·忠孝第五十一[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guoxue.com/book/hanfei
zi/0051.htm.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8]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01).
[9]礼记·礼运第九[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guoxue.com/book/liji/0009.htm.
[10]诗经·民劳[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so.gushiwen.org/view_250.aspx.
[11]礼记·礼运第九[EB/OL].(出版日期不详)[2015-06-02].http://www.guoxue.com/book/liji/0009.htm.
[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14]胡建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15]肖志涛.习近平重要讲话解读:让人人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EB/OL].(2013-03-25)[2015-06-20].http://china.cnr.cn/yaowen/201303/t20130325_512219378
.shtml.
责任编辑:张淑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