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
2015-05-30李其美
李其美
摘 要:微信,一款即时通讯手机应用程序,凭借其免费、便捷、功能齐全的优势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微信的高歌猛进对个人人际交往乃至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自然是吸引了传播学界学者的强烈关注,对于微信的传播机制,微信营销等的研究成果累累。朋友圈虽只是微信中的一个插件,但它引发的“朋友圈控”和“点赞之交”的社会现象近来也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人们在朋友圈中“晒出”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晒”,“点赞”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本文选择从传播学经典理论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洞察人们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符号互动论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097-02
一、微信研究缘起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2011年出现到现在不过三年的时间,朋友圈插件出现的时间更短,2012年上线后,迄今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已经比较可观。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微信朋友圈”为关键词检索到3720篇有效结果(截至2015年1月30日)。覆盖了新闻传播学,金融,计算机软件,信息经济等多个行业。从数量上,新闻传播学最多,主要考察微信朋友圈传播机制,使用与满足以及针对朋友圈谣言泛滥提出的问题。学者聂磊,傅翠晓,程丹在《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中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延伸了微信朋友圈的概念,认为微信朋友圈作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呈现出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
在《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中学者魏宝涛和王爽认为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可以说是从社会互动层面追求和凸显自身存在方式的某种路径,也是确保用户与他人进行平等互动的基础条件与游戏规则,传递出较为强烈的情绪性表达立场。微信朋友圈的媒介使用与微信用户自身的情绪相关联,并且情绪成为驱动朋友圈特定行为的根本动因,它广泛地存在于微信朋友圈内信息传递与人际互动的过程之中。
在《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中,作者提出,如果把朋友圈视作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的话,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精心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好友圈朋友中的理想形象。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释了人们是如何在朋友圈中建构“公共形象”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比较集中于从人际交往和朋友圈中的自我身份塑造等方面入手,鲜有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探讨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或研究,本文找到这一缺口,从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角度解剖微信朋友圈。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之上:人作为高级动物,在生理性冲动与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心灵。人们通过冲动和理智的内在协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表意的姿態引起他人的反应。这种“姿态”的意义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当我们是婴儿时,我们的姿态只是无意识无意义的动作,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观察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后,我们对同一姿态的理解渐渐同一。心灵就是在我们学会用符号去表达和行动的时候开始成形。米德还认为,人能够像对待客体一样用符号标示自己[1]。自我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之后,就为自己带来了各种社会经验。自我实际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自我决定了我们之后的行为以及不断控制事物的进程。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对象的不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自我。人们通过互动和沟通形成了社会。社会并不是如同自然界那般客观存在,而是在个体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们通过交流建立起了组织和模式。人们通过自我的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他们理解,交流和合作,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微信在短短几年间飞跃成为亚洲下载量最大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充分说明了微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程碑的地位。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热情一直劲头不减,每天无数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评论点赞别人的内容,甚至出现了“朋友圈依赖症”这种社会病,这种狂热浪潮下是什么机制在推动着,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在米德符号互动论的框架之下对此做出解释和分析。
二、“姿态”——表达自我的媒介
用户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发送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什么?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前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的行为是建立在他们给事物赋予的意义的基础上;这些意义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这些意义会被用来解释面对的事物,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被使用和转化。发朋友圈作为一种姿态,它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下文列出几种可能,我们来分别进行讨论。
米德认为姿态是表达情绪的工具。正如狗摇尾巴代表高兴一般,我们也会通过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朋友圈中发自拍图片,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表情这一姿态来向朋友传达我们的情绪。这也是微博自拍泛滥的背后原因之一。相比于文字的模糊性,图片可以原样传达自己的表情姿态,通过发“哭”、“笑”、“生气”等表情的自拍传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人而言,在看到这类图片时便会采取对应的行动,或祝贺或安慰,反过来自己也会被他们的反应而刺激进行下一步的反应,由此打通了互动的链条。人们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平日生活也是在进行一种示例。比如吃了什么很好吃,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很好看,去了什么地方觉得很好玩,不仅是一种客观表达,同时也是在向他们推荐,即示例。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传达了富有意义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意义的姿态作为一种符号,它还是人们进行自我身份塑造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在朋友圈中发送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自己的头像,签名,来塑造和强化我们的身份。电影爱好者会通过分享影评或是设置电影明星为头像明确他“影迷”这一身份。教师会通过分享教学照片或是文字来强化他的这个身份。点“赞”也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的意义在于能够像他们传达对于他们所发消息的兴趣和喜爱,或是对发送人的喜爱或兴趣。在所有的姿态中,声音这一姿态并不能在朋友圈中被使用。有声符号作为表意符号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优势在于有声的符号不仅可以引起他人的反应,我们在说话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这样直接双向的交流才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以强联系为主,弱联系为辅的社交平台,这一功能的缺失是一个遗憾,这也应该成为朋友圈将来升级改进的内容。
三、自我——内容的把关人
米德指出,自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以后, 它就从某种意义上为它自己提供了它的各种社会经验。“主我”和“客我”的互动构成了“自我”。“主我”具有冲动性,自发性和创造性,“客我”具有约束性和控制性。我们从幼时就具有角色扮演的能力,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社会性不断提高,成为泛化的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任“主我”信马由缰,而是不断提高了“客我”的控制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共同规则,传达有意义的言语。我们所说的有意味的言语指的是,这种行动是一种个体本人的行动,我们通过反思性智力计划活动。这种思维过程是一种姿态,它的完成隐含着对一个人打算向观众讲述的东西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一个人把他正在对其他人说的话的意味与他实际的言语区分开来,而且在说出这种意味之前把它准备好。
那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发送朋友圈的内容?
在这里起到把关作用的就是客我。微信作为基于强联系的社交平台,它的实名性和以熟人圈子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朋友圈中要受到比微博更强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自我的社会方面的客我就会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使发送的内容符合社会规则。
同时客我作为社会我,会不断评估他人对自己所表现的姿态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每次在朋友圈中发送养生的内容获得的点赞数更多或获得的评论更多而发自拍没有获得任何反馈的时候,自我就会调节自己发送的内容,以期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互动。
自我作为内容发送的把关人,在评论中也使用,当我们对某一好友的内容进行评论,客我会通过观察他们的反馈来调整态度,产生最终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在评论他人后未获得反馈,可能下一次就会不再评论或是换一种方式评论。
我们还可能针对不同的人区分出不同的自我。与这个人交流音乐,与那个人交流电影,与第三个人交流政治。社会我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调整自己的行为。朋友圈中的“分组可见”这一功能实质上也契合了这一理论。客我通过收集反馈来调整合适的姿势和话题,来取得更有效率的沟通。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所讨论的自我的把关偏重与探讨客我维护人际交流顺利进行,维护朋友圈这一网络社区有序运行的作用。
四、社会——从线上圈到线下圈
社会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之间产生的,代表着个体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2]。人们通过角色扮演协调行动,通过评估他人的观点来评价改正自己。这在虚拟社区也同样适用。
微信朋友圈把熟人圈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网络造成情境的分离和融合也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不同社会地位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在微信朋友圈的平等性和有限的符号选择,人们的社会地位在朋友圈中被淡化,扁平式的交流打通了社会各个层级的联系,上传下达更快捷高效,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对于社会身份的淡化,使人们更容易出于本能的冲动去反思,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进行评论和交流。交流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微信朋友圈对于社会沟通交流起到的积极作用会提高社会沟通效率,增强不同阶级之间的沟通,维护社会稳定。
五、结 语
本文从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中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三个关键的观念入手,分析了目前朋友圈中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理论原因。人们发朋友圈实际是通过选择的符号来达到传达情绪等目的,而发送的内容也不是随机的,而是自我根据观察和学习进行把關之后的结果,人们在朋友圈中的互动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自我也会在互动的过程中调整交流方式等。学界从符号互动论角度对朋友圈的研究尚无,笔者在此只做出了理论式的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美)米德著.霍桂桓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