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产业链金融
2015-05-30岳叶
岳叶
面对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传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的刺激效果逐渐减弱。这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短期的、周期性的,而是长期的、结构性的。因此推进经济的转型改革便成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困境的关键。2015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供给体系效率和质量,推进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重大转变。所谓“需求侧管理”源于凯恩斯主义,是指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出下降,所以政府需要借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侧一方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特别是要依靠大规模的投资,使社会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供给学派提出的“供给侧管理”则认为市场可以通过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因此无需调控总需求,经济增长核心动力在于提高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
在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造血器官”的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其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新供给和新动力,既是其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成为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6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体系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全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不断降低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然而现实是,受整体经济景气程度影响,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分散、信用等级较低、偿债风险较大等因素,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或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与支持。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障碍。而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1.产业链金融的概念
和模式解决了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得了金融机构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扩展对核心企业的服务,将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型供应企业连成一个整体,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最后连同消费者一起,全方位地为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核心企业与链上中小企业实行信用捆绑,将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转嫁至核心企业身上,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2.产业链金融的理念
产业链金融依托于产业链核心企业,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被称为“U+1+D”(其中“1”为核心优质企业,“U”和“D”分别代表上、下游销售商的金融服务)。主要操作模式包括采购合同融资、商票贴现、应收账款质押和保理业务等。它一方面为上游供给侧厂商提供融资支持,确保物流供应的及时顺畅,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通过依托核心企业地位为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降低了供应商的融资成本,使核心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争取到更优惠的供货条件。
3.产业链金融的作用
在产业链内部,核心企业既希望在产业链中获取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在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定价和交易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又希望维持产业链的稳定性,防止链上企业因为资金断裂终止合作,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对于上下游中小企业而言,较强的核心企业依附性削弱了其在交易当中的议价能力,承担了巨大的資金负担,却又因信用等级较低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因此,产业链上无论大中小企业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资金融通机会以维持产业链的顺利运行。
现实实体经济中,在产业链链条上存在大量供给侧通过产业链金融的开展,上下游中小企业借助与核心企业的真实交易可以获得更多资金融通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同时,由于风险的转移,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提高信用等级,较大幅度地降低融资成本。核心企业则将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从中小企业处获取更多优惠,促进企业间长期战略协同关系的建立。
4.产业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传统贷款模式是以固定资产抵押为主,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十分有限,流动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如存货和应收款项等。产业链金融可以应用在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等各个环节,下面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简要介绍部分产业链金融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产业链中的上游供货企业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模式。赊销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产生,且具有笔数多、金额小、总量大等特点,占压资金严重,使中小企业直接面对流动性风险,因此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流程图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操作流程:1)上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签订供销合同,进行货物交易;2)核心企业作为债务企业向上游企业发出应收账款单据;3)上游企业以应收账款单据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4)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应收账款单据证明和付款承诺书;5)金融机构经过审核将贷款发放给上游企业;6)上游企业取得贷款并用于购买原材料等,以继续生产;7)核心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回收货款;8)核心企业将应付账款金额支付给融资企业的指定金融机构;9)应收账款质押合同注销。
5.产业链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提高供给质量,矫正扭曲的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使供给结构更灵活的适应需求的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若要矫正此前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扭曲,就要降低落后行业和过剩产能对信贷资源的占用,支持产业升级,支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产业链金融正是利用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帮助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缺口问题,同时降低了融资的难度和成本。为相关企业去库存、降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有力地助推供给侧改革政策的落实。
而在最新的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大力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应收账款等融资模式,把更多产业链纳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规模,解决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协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最终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吴敬琏认为:此前扩张的货币政策对提振经济效果不明显,所释放的流动性也没有真正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却反而刺激了股市泡沫的膨胀。因此中央政府适时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正是为了让更多的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让实体企业以更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所以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金融的理念,为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有力的融资保障,降低其融资成本,使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