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发展现状
2015-05-30丁舒
作者简介:丁舒(1990-),女,汉族,河南邓州,硕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世界经济。
摘要:随着中印两国的崛起,中印经济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中印贸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从中印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增加中印贸易,增强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中印;贸易;发展现状
中印两个国家,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上讲,都是两个大体量国家,两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有可能因此而发生转移。根据2014年世界GDP排名,中国和印度分别以104万亿美元和205万亿美元位居第二和第十。20世纪90年代后,中印贸易取得了进展,进入21世纪,中印贸易总规模迅速扩大,2000 年中印进出口额只有 2914 亿美元,到 2014年已达到70579亿美元,年平均增速接近30%。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的第一大贸易国,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国。虽然这些数字很振奋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印贸易额相对于两国的经济体量仍然较小,而且中印贸易之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印贸易现状进行分析,为两国贸易发展做参考。
一、中印贸易发展现状
(一)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印两国贸易受政治关系的影响,到90年代才开始逐渐热起来。1990年中印贸易额仅为17亿美元,1995年上升到1163亿美元,是1990年的将近7倍。2000年双边贸易额为2914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3614亿美元。2006年突破200亿美元,2007年38669亿美元,达到将近400亿美元,2008年双边贸易额已达51844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额下降至43381亿美元。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3909亿美元,突破700亿美元大关。2014年中国对印出口54220亿美元,对印进口16359亿美元。总体来说,从90年代开始,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到2014年,双边贸易额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2948%。
(二)中印贸易互补性
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因此不可避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竞争性,一些学者分析证明两国在农产品、纺织品等产品上具有强的竞争性。杜秀红通过对中印两国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以及机械与运输设备上具有竞争优势,而印度在农产品、矿产资源类产品、医药化工、轻工产品等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印的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总体上来说,中印两国贸易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但是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1]。因此,中印双边贸易有发展的空间。
(三)贸易不均衡显现
从1995年到2002年,中印双边贸易基本处于平衡,除却1996年中国对印度逆差033亿美元,其余为中国略有盈余。之后到2005年,中国均为逆差,逆差额分别为:908亿美元、1742亿美元和832亿美元。从2006年开始到2014年,中国一直处于顺差,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2006年贸易顺差额为4304亿美元,2007年激增一倍有余,达到9434亿美元,2014年更是达到37862亿美元。2006年-2014年,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额扩大8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461%,大于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引起了印度的不满,频频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仅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也影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四)贸易比重相对较小
自90年代以来,中印贸易取得了大的进展,中印双边贸易额占双方各自对外的贸易总额比重基本呈上涨趋势,但是相对于各自的经济体量,比重仍然相对较小,尤其是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041%、061%、132%、208%和164%,这说明两国还有较大的贸易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二、中印贸易中的问题
(一)印度频繁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活动
随着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印顺差额的增加,导致中印出现了不利于双边贸易发展的问题,印度对中国频繁发起反倾销活动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歧视政策。我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2]。
(二)影响两国贸易发展的政治因素较多
中印两国间的领土纠纷以及西藏问题,使两个大国间的政治互信坚冰难以破除。同时,作为印度邻国的中国,其快速崛起,引来了世界瞩目,也招致了印度的心里不平衡,“中国威胁论”在印度国内非常“吃香”,常有颇有用心的人拿此来说事。以上都阻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推动,也为中印两国间的经济合作蒙上阴影。
三、发展中印贸易的对策
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扩大两国的双边贸易,还可以通过产业贸易来优化两国的经济结构,进而再通过中印经济的发展带动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实现政治、经济关系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印两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的优先事物中,都存在着相似之处。在各自的国家,习近平和莫迪两位领导人都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治理国家,热衷于制定大胆、果敢的政策和进行贸易。中印两国在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机会已经出现,贸易合作有待提升。为促进中印贸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贸合作
中印两国的关系对亚洲崛起、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其重要,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助于推动两国的经贸合作。两国应该摒弃前嫌、搁置争议,加强政治互信,推动双边关系的扩大发展。首先,两国应该加强高层的对话和互访机制,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两国的经济发展;其次,加强青年干部和地方领导之间的交流,深化两国间的交流;最后,充分发挥民间交往的作用,增强学者间的交流,为减少双方间的误解、宣传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做贡献。政治互信加强,经济活动自然会跟着发展起来。
(二)加强两国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贸易发展
中印两国产业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但总体来说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印度在医药业、软件业上面具有优势,中国在制造业上面具有优势,两国应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和工业制造的合作,在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医药、信息、金融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两国应为产业的互补发展提供便利的政策,加强各行业人才的交流,推动两国的产业贸易发展。
(三)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建立贸易摩擦解决机制
中印两国贸易发展以来,虽然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但是印度频频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实行贸易歧视政策,这已严重阻碍中印贸易之间的发展。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大力开展政府间的交涉;(2)建立和完善中国的贸易救济体系;(3)通过中印民间商事调解;(4)注重对印度市场的调研;(5)运用贸易救济手段维护自身权益[3]。
(四)两国积极进行磋商,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建设
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两个国家的市场统一起来,将有利于两国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双边贸易量。但是,建立中印贸易自由区的呼声已久,却一直未能落地,这里面的原因相对复杂。印度方面的顾虑较多,我们应该考虑到印度方面的利益。因此,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积极进行磋商,运用各方的智慧,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杜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2002-2014 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106-112.
[2]张志明.中印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张俊娟.从贸易结构看中印贸易的竞争与合作[D].上海: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