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三新格局”

2015-05-30李冰晶

中国市场 2015年42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李冰晶

[摘要]201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这是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做出的最高级别的战略判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根据新常态下的政策导向,试图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三新格局”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新速度;新结构;新驱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2.033

中国经济经历了从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高速度、低质量”发展的旧常态,将进入“中高速、高质量”的新常态,要实现以上转化,则要让增长速度下台阶、发展质量上台阶。质量上台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创新。因此,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可概括为三新:新速度、新结构、新驱动。

1新速度

1.1思维理念:新常态下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不等于不要增长

新常态要求我们改变一味追求GDP增速的思维定式,但决不能把新常态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下行。一味调低增速,不是新常态;只有放缓没有提升,也不是新常态。新常态下,要在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客观事实: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

中国仍处在经济起飞过程之中,如从1978年算起,这一起飞过程已经持续了30多年,并将继续持续。在这一经济起飞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两个阶段,一是1978—2011年的高速增长阶段,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二是2012年至今的中高速增长阶段,GDP年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

第一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2011年,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GDP的持续性高速增长。这个阶段中国GDP的年均增速为9.96%,同期日本是2.23%、英国2.31%、美国2.72%、德国1.87%、法国1.88%,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87%,中国增速是世界的3.5倍,美国的3.7倍,日本的4.5倍,德国、法国的5.3倍,见表1。

表11979—2011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年均GDP增长率单位:%

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世界

年均GDP增长率[]9.96[]5.92[]2.23[]6.06[]2.31[]1.87[]1.88[]2.72[]2.87

第二个阶段,从2012年至今,增速跌到8%以下,并且增速逐年下行,从2012年的7.8%,到2013年的7.7%,再到2014年的7.4%;而且,2014年7.4%的增速甚至创下了1990年至今的最低值。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脱离以往的增长轨迹,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旧阶段步入如今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个突出变化。

1.3未来方向:中国经济增速需进行区间调控

本届政府要求对增速进行区间调控,区间调控的目的是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央这次的思路与以往不同,并未给出区间上下限的具体数值,而是以质量为目标来倒推速度,上限是防通胀,下限是保就业和保民生,均是对经济质量的要求。新常态下要持续观察增长区间的上下限,如果增速在区间以内,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促改革、调结构上,一旦增速超出了上下线,仍需要根据情况适时合理地动用宏观经济政策,来防止通货膨胀,稳定就业、保证民生。

2新结构

2014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依次为9.2%、42.6%和48.2%,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第三产业的占比最大,而从中国改革开放至2013年,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所以这样的结构来之不易。

但若站在全球的角度,可以发现世界第三产业占比的平均值已经超过70%,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接近80%;并且,我国的三产占比甚至和印度相比,还相差了近5个百分点,见表2。

可见,中国的服务业占比跟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甚至不如中国发达的国家,差距依旧较大。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第三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而且,由于发展服务业有诸多益处,比如,其吸引的就业人数要比工业高出20%~30%,还有,服务业大多数属于没有污染的产业,其能源消耗少,污染更小,这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现在中国环境差、能耗高的问题。因此,整体产业结构上,中国下一步的方向是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3新驱动

创新的指导理论有两种,即线性创新理论和非线性创新理论。

线性创新理论认为,創新的起因是科学和基础研究,只要上游这端增加科学投入,下游这端的产出也定会增加。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应用科学和产业化之间的联系都不紧密。最后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虽然中国在前端的投入上不小,论文、发明、科研成果很多,但真正能够产业化的却屈指可数。

所以,现在更提倡较新的非线性创新理论,该理论最前沿的是美国的埃茨科瓦茨和雷德斯道提出的“三螺旋”模型。三螺旋理论认为创新的参与者主要有三个,即政府、大学和企业。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三方须相互合作,从而带动整个经济螺旋上升。下一步,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式的三螺旋理论支撑下的创新模式,去激活我国各种创新要素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成熟阶段平稳迈进。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韩康.经济新常态:新观察、新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

[3]聂高民,孙长学,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程志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5(5).

[5]王大威,潘博.新常态的解读及其发展之路[J].中国市场,2015(18).

[6]王庆.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J].中国市场,2013(15).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
论城市品牌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建设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解读
经济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驳中国经济崩溃论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