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向中国:英国二战后最勇敢的外交变革

2015-05-30

新传奇 2015年43期
关键词:中英关系卡梅伦英国

英国外交政策一向非常务实。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是中英两国利益攸关的体现,也是宏大时代的现实抉择。

“美国对英国向中国哈腰态度严厉”,英国《金融时报》10月20日以此为题称,近来美国与英国双双为中国领导人举行盛大仪式和国宴款待,但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表示,两个大西洋盟国对待崛起的太平洋大国在其他方面几乎完全不同。美国在努力建设建设性关系的同时,试图在人权、网络间谍和南海问题上批评中国,英国则被指责为了促进贸易和吸引中国投资放弃批评。

对于这种挑拨,英国著名学者、全球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的文章可以说是最好的驳斥。雅克19日在《卫报》撰写的题为“美国正在衰落,中国正在崛起,英国不能无视这一现实”的文章说,三年前谁能想到,卡梅伦政府会成为书写英国二战后最勇敢外交变革的团队?卡梅伦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昙花一现。200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英之时,英国经济规模还略大于中国,而今天中国的GDP三倍于英国。相形之下,我们正迅速变成一条小鱼。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两倍于美国,英国或任何国家能无视这一点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转向中国,正如他们在美国全盛时转向美国那样。

“英国想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盟友”

“我们想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盟友,因为中国的经济在增长,而中国正日渐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作为用“黄金时代”一词形容中英关系的开创者,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日前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如此表态。

就在央视对卡梅伦的采访在10月18日播出之际,英国路透社报道了对习近平的书面专访,习近平赞扬英国与中国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是“具有远见和战略眼光的选择”。

就中文而言,“盟友”一词具有十分强烈的含义。今年1月,法国总理瓦尔斯访华时,在一场面对中法企业家的演讲稿中前所未有将中法关系形容为“忠实的盟友”,但在正式演讲中他还是回避了这一字眼,这一做法也引发关注。而此前,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时称要做“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就引发英国国内的争议。

卡梅伦就任首相以来,曾多次鼓励中国公司到英国投资。如今,英国已成为中国投资者最热衷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谈到近几年来中国投资给英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变化,卡梅伦说:“这种变化是让中英两国都受益的。我们鼓励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英国投资,而来英国投资的中国投资者,比去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都要多。我们所看到的变化,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中国公司到来后雇佣了很多人,为我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和财富。我们认为中国也由此受益,因为英国是欧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各国有很多联系并承担相应角色。”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所以毋庸置疑,中国的货币以及其国际化进程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英国愿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我们是在中国本土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国家,就在伦敦发行。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中国由此受益,因为中国的货币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交易;英国也由此受益,因为英国的金融城有能力有条件帮助中国实现这个进程。”

采访结束前,央视记者请卡梅伦用一个词概括中英关系。创造“黄金时代”一词,令卡梅伦颇感骄傲,不过,他并没有选用自己“创造”的热词,而是选了“机遇”一词作为概括。“这是中国投资者进入英国的机遇,对中英两国而言是互惠互利,也有利于英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壮大;同时,这也是中英两国学生一起进入大学学习的机遇,他们可以相互学习,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巨大的机遇。所以我愿意用‘机遇这个词来概括形容。一个更强大的双边关系,即将到来。”

英国对华政策的实用主义转身

英国外交政策一向非常务实。从经济上说,英国正在从欧债危机中复苏,十分期待搭上中国这个最具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便车”。从政治上来讲,英国和历史上相比大国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而且和欧盟的关系十分微妙,加强对华关系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声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就在3年多前,中英关系曾因卡梅伦首相会见达赖而遇冷。在那之后,英国认识到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主动做了不少促使两国关系回暖的努力。

英国对华外交如此大幅度的转身,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连英国国内也有很多人对政府突然将人权话题搁在一边,而与中国进行如此深度的经贸合作感到不解。但其实,一国外交政策“突变”的背后,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

在英国内部,有关外交政策的辩论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过去十多年中,无论是在政府内部,还是英国学界,对英国的外交政策多有批评之声,指责其缺乏“战略思维”,没有以英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为核心。

经济及财政上的压力和国内的质疑声,使得卡梅伦政府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因为英国对华外交的实用主义,与英国当前比较严峻的政治和经济现实有关。

首先,多年的国际干涉和前几年的金融危机,使英国政府债台高筑,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今年达到高峰,国内一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缺乏资金支持。而中国的资金正好可以解决卡梅伦政府的燃眉之急。

其次,目前,英国16个核电站中的15个,到2023年前都需要报废,而重新修建核电站又是一件极其费钱的事。中国此次参与建设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此前由于资金不到位而处于停顿状态。同样,英国北部地区也极需大量的基建投入,这次中英正在谈判的连接伦敦与北部的高铁项目,无疑有利于英国北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尽管国内有声音认为,将高铁、核电站这样一些涉及一国安全的项目交由中国来投资,可能会危及英国的国家安全,但卡梅伦政府仍然将中国列入了主要的投资来源国。

握手中国是宏大时代的现实抉择

的确,在欧洲,英国是另类。因为不属于欧元区,英国有了阻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侵袭的防火墙。这让包括卡梅伦首相在内的很多英国人相信,和欧洲维持一定距离,甚至脱离欧盟,能维持英国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不是孤懸于欧洲大陆之外,而是维持英国在大西洋两岸的协调者角色,即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维持独特关系,彰显英国的大国地位。

英国的国家主体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让中英两个大国有了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准的战略合作。对于中国资本和产能专案,英国比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显得更为开放。对于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英国更是第一个撕开西方国家抵制中国的默契,使欧洲各国放下负担,促成了亚投行从区域性金融治理机构,升华为全球金融治理机构,拥抱中国资本,扩大对华合作。英国为何握手中国?其实也很简单,对华合作能够强化英国的战略实力,增强其在欧洲和全球格局的大国地位。

由于人民币已经成为超越日圆的全球第四支付货币,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揽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若中国能在英国发行短期债券,伦敦将成为欧洲更加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借力中国和人民币之力,强化伦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是因为两国存在战略利益上的互补。英国是一个善于利用强国关系实现本国价值的大国,英国战后在大西洋两岸长袖善舞,让大英帝国的余晖夕照了多年。现在,英国找到了和中国深化战略关系,以延续英国全球大国地位的新机遇。因而,促使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是中英两国利益攸关的体现,也是宏大时代的现实抉择。

(人民网2015.10.23、中国网2015.10.22 王菊芳/文、新浪网2015.10.25等)

猜你喜欢

中英关系卡梅伦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英国脱欧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