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摩“北京舞蹈双周”引发的思考

2015-05-30查贝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查贝

摘 要:北京舞蹈双周活动经过三年的坚持在活动内容上不断丰富、形式上不断创新、规模上不断扩展。曹诚渊先生曾说过现代舞代表着中国式文艺复兴,该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客观上来说,北京舞蹈双周活动板块不断创新,让“小众”性质的艺术活动展现出向高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趋势;其二,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舞蹈交流平台“北京舞蹈双周”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其三,解析展演作品交流创作特色。作为目前中国高端的现代舞艺术交流平台,北京舞蹈双周任重道远,但前景无限。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北京舞蹈双周活动势必会推动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提高中国舞蹈艺术水平增进世界舞蹈文化交流。

关键词:舞蹈双周 展演作品 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北京舞蹈双周自2012年至2014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了。由北京雷动天下、广东现代舞团和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联袂组成的运作团队,在广州举办了十届“广东现代舞周”(2004年至2013年)和八届在北京举办的“北京现代舞展演周”(1999年至2002年和2008年至2011年)的基础上磨砺而出的。这三届北京舞蹈双周,都是由著名的现代舞艺术大师曹诚渊先生策划,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携手共同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精诚协办的演出活动,于每年的7月暑假期间在北京隆重举行。它是国内专注于现代舞发展,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舞蹈盛事。“北京舞蹈双周”的出现不仅对中国现代舞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还能以此联动世界各地的重要舞蹈节、舞团、知名艺术家及艺术院校,通过立体丰富的内容和合理有效的安排,打造成真正立足于北京放眼世界的国际舞蹈交流平台。

一、“北京舞蹈双周”活动板块不断创新

“北京舞蹈双周”活动自2012年开始,主要的活动板块有:“青年舞展”、“另类平台”、“焦点观摩”、“舞蹈营”、“工作坊、大师班”、“舞蹈论坛”。其中青年舞展主要是包揽国内不同领域现代舞爱好者及独立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另类平台是展现艺术家个性先锋创作;焦点观摩是汇集国内外知名舞团的演出;舞蹈营和大师班是来自国内外一流教师团队的教学交流平台;舞蹈论坛是与知名艺术家、学者展开深入讨论的板块。2013年国际舞蹈营作为“北京舞蹈双周”教育板块,在2012年舞蹈营成功经验基础上,再次为现代舞之友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师资团队更加国际化:来自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共十六位专业现代舞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现代舞学习教材,传授了国际最先进的现代舞知识。学习内容上比2012年更加丰富:第一周以现代舞实践为主,囊括现代舞技术、编舞、即兴舞蹈、舞蹈录像、圆桌会谈、作品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第二周以观摩表演为主:观赏所有 “焦点舞台”、“另类平台”及“青年舞展”节目。到了2014年第三届双周活动时,活动板块更加贴近参与者的需求,在以国际舞蹈营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周里,国际师资增加到了二十余位。来自国内外的学员们通过多元化的舞蹈课程、丰富的实践与表演平台、炙手可热的舞蹈咨询与话题交流、舞蹈影像展映等系列活动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现代舞领域的最新动向和发展状态的认识。在展演周里研讨会成立创新板块的一大亮点,在这个环节能够就当今舞蹈的议题与国内专家进行对话。“青年舞展”展演了六十多个来自全国各地年青编舞的原创节目。“焦点舞台”是在“焦点观摩”的基础上提升而来,上演了七台国际知名国内外舞团的大型节目。

二、“北京舞蹈双周”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1、软实力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我国将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而言的一个领域。“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文化社会意义的集中深刻反映。“北京舞蹈双周”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载体在不断推进中国现代舞文化走向高端。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舞蹈》杂志2013年9月刊曾这样报道“舞蹈艺术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舞作展演与业界交流双并进,为策划人、编导、研究者与观众提供了一站式的交流平台,有效的推动了现代舞艺术健康合理的发展”。《东方早报》称“现代舞是了解中国的一种方式……7月的北京舞蹈双周,对于舞蹈这一的小众艺术形式来说,它既是规模空前的盛宴,又是各国舞蹈家聚首交流的难得机会。”《文化月刊》报道称:曹诚渊推动的“北京舞蹈双周”让世界看见了中国舞者的“身体表情”,也让中国观众感受到来自世界的身体文化力。

2、用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舞蹈文化,使我国的舞蹈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用好国内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三、解析展演作品,交流创作特色

1、开幕大戏《圆·超速》北京雷动天下舞蹈团

“北京舞蹈双周”的开幕式演出于2014年7月20日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举行,由北京雷动天下特别排演。这台节目由两部各自独立的作品组成,上半部分《圆》由舞团资深舞者訾伟编创,下半部分《超速》则由舞团的编舞家伉俪李捍忠和马波编创。作品《圆》用轻柔如丝的轻爵士乐作为伴奏音响,将观众引领到婉转而又低回的意境之中。该作品结构较为简单直白。在作品的第二部分运用钢琴音乐配上斑斓的灯光效果,给人非常好的视听感受。作品《超速》应用了微量简约派大师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音乐作品,声音只是简单的几个音符,却重复密集。舞蹈和音乐互相渗透,给予观众多重的视听感受。其中有几个比较吸引人的设计:(1)一个小朋友角色的设计让整体结构形散而神不散。小朋友开场扔出飞机,象征着向往自由,追逐梦想,更是突显主题“超速”(飞机都是超速飞行的)。现场有观众笑出了声,大概是觉得开场的安静气氛那么引人入胜,结果出来个客串的小孩子,而且还不跳舞的。正是这种幽默的处理方式突显出编导的巧妙构思。小朋友在中间部分的串场很好的衔接了作品的前后部分。通过小朋友不停的写作业,看书,被动的参与到成年人的超速生活中的表演设计,表达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开始郁闷,无奈,逃离……成年人开始相互埋怨。在舞台表演中甚至出现了舞者的说话声,借助话剧的表演形式更加生动的体现了场景表达的需求。(2)三维动画视频让整个作品的音乐与舞蹈更加立体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发生通感效应。不断攀升的动画人物从高处坠落,音乐急转直下,舞者的动作也在加速之中,让气氛不断烘托,不断加速直至超速。(3)服装设计使用了简单的黑色与白色,特别是白色风衣外套的使用,既时尚美观又合情合理,突显现代气息。(4)戏里戏外没有断层,顺其自然的呈现形式让人觉得舒服且有意思。例如:中场喝水、换装、准备活动一切行为恰如其分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5)结尾时背景屏幕上出现一段文字,舞台上出现未书写完的“竖心旁”,留给观众无限遐想,是“快”或是“慢”取决于个人的处事之道。这样的创作形式,让观众仿佛在看场电影,作品结束了而生活还在继续,人生在世,选择不断。好的作品不仅能够表达创作者的思维理念,更重要的是引起观者的思维共鸣,实现一个优秀的舞蹈创意。

2、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购人心弦》

由庞智筠编排的《购人心弦》,开场舞娴熟的现代舞编舞技法的运用,使得舞蹈很好看。心脏跳动动作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符号性,音乐用弦乐伴奏表现心弦,画面设计心思缜密。第二段由男女双人舞开始,引入一群衣着艳丽色彩的人,代表着社会中各阶层人物身份。队形设计巧妙:舞台中间男女双人舞,其它舞者从2、4、6、8方位斜线上场,形成两斜排2、6对角线,在进一步变成几组双人舞,最后回到舞台中间成为方阵呼应第一段的队形再现同样的主题舞段,完美呈现变奏的艺术效果。第三段慢节奏部分用双人舞来完成,让动作的难度系数加大很多,两位优秀的舞者表现非常出色。其间三位演员的话剧式表演滑稽幽默很有喜感!接下来气氛从平静直接推进到“转”的部分。女舞者穿上男主角的绿色衣服开始起舞,仿佛寓意要将融入到购的情境中去,众人上来分批抱着衣服上来,乱丢在舞台中央,这段形式感很强。期间有人在搜寻,有人在丢弃,有人在慌乱中不停舞动,随着音乐处理一拨接着一拨人上来,这时一个演员巧妙的事先埋伏在了舞台中央的乱衣堆中。群舞以衣服(道具)为媒介表现了对欲望的表达。绿衣男舞者的独舞表现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状态,无法摆脱现状的无奈和无力。接着一段群舞填充了这个部分,围绕衣堆成圆圈队形,将注意力放到舞台中间为埋伏的舞者做好铺垫,埋伏舞者或许代表着那些深陷其中的人,但是他开始反思,开始改变,痛苦的争扎之后寻求自我的救赎。女舞者似乎已被现实吞噬,行尸走肉搬的存在着。最后一个舞段当女舞者睡在台上,一位身着红色套装的男人出现,通过一位舞者从舞台右侧到左侧的牵引全体人,期间不断有人在阻止她的动势但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红色套装的男人停住了这些迷途中的人们。人们开始回到各自的人生轨迹中去,红色套装的男人继续舞动直至结束,其它舞者在舞台最前排成一字,躺地,继续跋涉前行。整个作品结构设计巧妙,舞蹈编排新颖别致,很好的表达了编导对香港现代生活的反思。

3、以色列维帝戈舞团《印象》

“《印象》,整个舞蹈创作基础来自于犹太教卡巴拉教派中的概念,认为神灵每次显示于人间,当圣光消逝后,空中依然存留的模糊光影会带来启示,而人类的灵魂可以自由游走于光影中,并彻底敞开心胸,获得无限喜悦。舞蹈就在充满激情的舞者肢体运动中,探寻人类隐秘的原始状态,并通过爆破性的节奏和旋律,模拟宗教创世狂喜的精神领域。这是一部活力四射的舞蹈作品,重新审视人们对情感、知识和想象力的种种可能状态。中国的现代舞,尤其是学院派的现代舞蹈,更多是依存于‘现实主义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部需要更多想象空间的现代舞作品。”曹诚渊先生在他的博客中这样介绍《印象》。通常舞蹈作品都是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呈现不同的舞蹈画面。但是这部作品却能够听出舞蹈画面的节奏看到音乐情绪的画面。灯光的运用很具国际风范,地灯的效果很棒,光束的效果更为巧妙。值得一提的舞蹈设计:(1)舞蹈画面设计新颖别致;(2)主题动作鲜明有个性;(3)舞蹈节奏处理别具匠心;(4)舞台调度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新颖别致的舞段设计,拓展了思维的想象空间,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4、压轴演出《卡门》斯洛伐克舞蹈团

压轴演出的舞蹈团队是来自欧洲的斯洛伐克舞蹈团,节目名为《卡门》。“卡门”的故事广为人知,她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西班牙的吉卜赛女郎,热情洋溢,自由而无拘无束,因为个性使然,和不同的男性发生关系;其中一位爱慕她的士兵,受不了她的放纵生活,最后亲手把这位姑娘勒死。这个故事,首先由法国作家梅里美用诗歌小说记录下来,然后又被法国音乐家比才Bizet于1984年编写成一部脍炙人口的西洋歌剧。法国当代芭蕾舞蹈家罗兰·佩蒂更于1949年以歌剧的音乐编排了一部久演不衰的芭蕾舞剧,而这次在“北京舞蹈双周”中演出的现代舞剧《卡门》,却是由斯洛伐克舞蹈团的艺术总监让·德洛维克根据原来的故事情节,加上许多现代编舞手段,塑造一段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爱、恨交缠的舞蹈剧场表演。该作品充分表达了现代舞是多元的、兼容的艺术理念。

北京舞蹈双周活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因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北京舞蹈双周在坚持中逐步实现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文化产业梦。

参考文献:

1、 曹诚渊博客博文

雷动天下新作《圆超速》;

《本无》重演与晋京演出;

以色列的维帝戈舞蹈团;

《购人心弦》从香港到北京;

荷兰的巴拿马映画舞蹈团;

“北京舞蹈双周”中的斯洛伐克舞蹈团。

2、 《十八大宣讲中国文化软实力》百度文库

3、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
华语学术出版全球化的反思与路径探索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