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规范

2015-05-30韩芳

关键词:新闻文字规范

韩芳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文字记录语言,语言文字无疑成为社会中沟通交流的媒介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而新闻媒体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又在大众的语言文字的使用上起到了引导作用,所以关于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样对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选取了语言文字在新闻媒体上这一方面的表现形式上来着重谈谈对其规范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 文字 新闻 规范

【中图分类号】H021

引言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处于整个社会最可信赖的传播者的位置,越来越多的民众更加倾向于把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延伸到新闻媒体所传达的语言文字的信任上去了,随之,这些语言文字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标准和向导。所以,新闻媒体的语言规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闻媒体和语言文字

语言是一套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协调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对人类文化的保留和继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语言文字又是变化和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有各自有代表性的新语言和新词语,而其变化又不是目无章法的,尽管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但一旦进入使用便不能随意更改,那么也就是说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必须要遵循一个规约,也就是我们说的规范。如果语言文字一旦失去了规范,随心所欲,那么就会造成人们交流上的混乱和障碍,其发展也失去了向导和方向。

新闻媒体和语言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媒体是指电视台,报社和网站所从事的新闻信息传播的组织机构,其传播广泛遍及到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甚至是手机等各种媒介,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传播,都需要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工具来传递信息。许嘉璐曾经这样理解媒体语言,说“它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走向有着其它任何载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现代化需要规范的语言文字生活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而广播电视语言应该规范而多样,高雅而活泼”。而新闻语言是新闻写作的规范化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最新发生的信息,力求简洁、准确、通俗和生动。由此说来,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新闻媒体在增强全社会的语言文字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失范现象

在人们眼中,新闻媒体的语言和文字必是标准的,正确无误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规范的延伸。然而,在如今的新闻媒体语言中总不乏一些失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发音不标准,错别字,成语误用等。这些失范对语言文字的健康顺利传播产生了阻碍和消极影响。这里试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和查阅的相关的资料举例说明。出自《文史知识》的一个用例,“以文入诗,杜甫虽不是始作俑者,但可以说是集大成者”,显然作者根本不清楚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而仅仅凭借自己的误解而造成了这样一个失误。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不能说是完全不规范的现象,相关的一些研究认为可以把这种现象叫作中介状态。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言文字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词语和新用法,这些应用有的并不符合规范,但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那么它们的正确与否就可以探讨了。比如“对簿公堂”,原本是指在公堂上受审讯,可是后来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用作为双方在法庭中对峙。

三、规范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新闻语言对大众的导向作用来看,通常人们关注的新闻语言大致是三个方面:新闻语言的特色、美感和规范性。其中,规范性是最常见的问题,新闻语言的规范随着媒体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的失范会导致观众或听众理解偏差和信息的正常传播甚至是破坏汉语的健康正常发展。所以,明确规范对象,做好新闻媒体的语言规范问题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其次,从新闻媒体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来说,青少年原本处于一个对语言文字逐渐学习的一个不成熟的时期,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的不规范使用必然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媒体广告的宣传偏爱用同音、谐音方式来表达,以达到吸引眼球、加深印象的效果。可是青年学生缺乏辨别能力,这样的使用会给他们造成误导,模糊他们对于标准的辨别。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规范的语言文字关心到国家的形象。规范语言文字有利于语言环境的净化,只有文字规范了才更加容易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的传播。规范的语言文字又能确保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样就保护了汉语的优秀资源。总的来说,一个国家语言运用的规范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甚至是国家的形象。

四、对规范新闻媒体语言文字的一点建议

首先,从起主导作用的能动的人的角度出发,作为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主持人或播音员的读音是汉语拼音规范的体现,用词、用语、造句、谋篇又体现了汉语文字、词汇、语法和语用的能力。所以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工作者的水平,要求每个人要有语言观念和语言能力,要加强汉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次应该有相应的法规政策加以规范和协调,一直以来我国的政策都为规范做出了努力。从1951年《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文章开始引导人们开始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之后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确定了“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为语言文字的三大任务。1985年国家成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规范建设。1997年又实施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了新闻媒体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面对政策法规,新闻媒体应该严格执行才能保证规范事业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加强对新闻语言文字的监督,这里的监督不光指有关部门,其实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进行监督,培养纠错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可以提出意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是一些奖惩机制等,我认为综上的举措都可以强化规范的力度。

五、结语

语言文字只有达到规范才能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否则,一切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将无从谈起。而对于堪为“民众教师”的新闻媒体来说,更是应该严格使用和传播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文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在规范的道路上我们势在必行,并且一直相信。

本文基于所学习的现代汉语知识,选取了一直比较感兴趣的新闻一些相关的方面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从新闻的角度试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一点点认识,诸多肤浅和不成熟的地方还要日后多多学习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 《应用语言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2]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商务印书馆

[3] 戴昭明. 《规范语言学探索》[M]. 上海三联书店

[4] 金振龙. 《规范与示范》[J].

[5] 尹沅沅. 《论新闻语言规范的现实意义》[J].

猜你喜欢

新闻文字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