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解读
2015-05-30于洪亚
摘 要:本文对《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成因进行了解读,并认为形成《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缘由主要有:时代特征、齐人的民族性情、民间文学特征、语言发展演变的趋势、先秦行人辞令的影响、晏子的自身修养六个方面。
关键词:《晏子春秋》;语言艺术;文化解读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录春秋末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之一,又是一部富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晏子春秋》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艺术特色:形象生动、通俗晓畅、幽默诙谐、简约精练、说理有力等。那么形成《晏子春秋》语言艺术特色的文化缘由有哪些呢?
一、时代特征
谈到文化,我们就要追溯到文化所处的时代,因为文化总是与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晏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其时代特征我们可以概括为:社会政治氛围的缓和与士阶层的崛起。
(一)社会政治氛围的缓和
春秋末期,周天子式微,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为了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站稳脚跟并寻求发展,各诸侯国都急需有才之士。而要想使人才甘心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在当时便蔚然成风。这样的时代特征,要求执政者本人必须放下架子,敞开胸怀,要能够以宽容的姿态接受批评和采纳不同意见。春秋战国基本都是如此而又以战国尤甚。《晏子春秋》反映的时代正是与战国最为接近的春秋末年。《晏子春秋》中晏子对景公的谏议答对中,多数立场鲜明,同意则“可”,不同意则“不可”。作品中,每当景公做出不合理的荒唐举动时,晏子常以会被诸侯嘲笑轻视或将危社稷宗庙等来劝止,有时为达到自己的谏议目标,还发生过用离职去位为砝码相要挟的事情。这样的谏议手段,也只有在春秋战国这样的动乱的时代,君主求贤若渴的情况下,才能够经常取得成功。
(二)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一个在政治上极为活跃的士阶层。他们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以“弘道”为己任。他们胸怀天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另一方面,在君主集权制日趋强化的形势下,士阶层在处世的性格上,必须隐刚于柔,有柔的一面,以刚柔兼济的双重性格去适应社会。从时间上说,晏子生活的春秋中后期,正是士阶层独立人格精神的形成和成熟期,这对于晏子必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代论及晏子谓其“有道顺君,无道横命”,实际即称赞其为“士志于道”的一个典型。时代背景影响了晏子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则直接决定了晏子的语言艺术特色。
二、齐人的乐观民族性格
梁启超在其《管子评传》中言:“欲知《管子》,必先知齐国。”同理,欲知《晏子春秋》也必先知齐国。《晏子春秋》语言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风趣幽默,作为齐国人,晏子的幽默绝不是单独的文化现象,我们从各种文化典籍中都可以了解到齐地的风俗和齐人的性情。那么,为什么相对于先秦其它各国,只有齐国人最具有幽默的性格呢?那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齐国的历史情况了。
(一)多元的文化氛围
齐地是殷商故地,在建国之前齐地已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场所。齐国是周王朝分封的姜姓封国,齐建国后,姜太公立刻又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方针,这就使得齐境内的不同性格、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在这种宽松的氛围里,和谐相处,最终走向了民族融合。而民族融合的结果则在潜移默化中为齐人幽默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
郑凯在《先秦幽默论》一书中探寻了齐人幽默性格形成的其它一些原因,“尽管齐文化是平原地带的农耕文化与海滨地带的商业文化的结合体,然而海洋气候对齐人的影响似乎更大更深远,齐文化的主体和基本特征,应当是较为自由活跃,开放流动的商业文化所建构。因此,齐人自然形成从容不迫、豁达乐观、智慧丰富、爱好议论的民族天性,而齐人的幽默感,正是这种民族天性最有代表性的生动表露。”“《晏子春秋》的作者,继承了齐国幽默文学传统,將机智诙谐的民族天性、文化人格,融入晏子形象塑造中。”
(三)强大国力的保障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一》)《史记.苏秦列传》中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缶,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战国策·齐策四》)经济上的富足,使齐国人具有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物质条件,也养成了他们乐观自信的性格特征。《晏子春秋》中的晏子,作为这个民族乐观天性的代表处处表现出这份乐观自信。
三、民间文学特征
《晏子春秋》一书材料的来源,吴则虞先生在《晏子春秋集释.序言》中已指出,“原始的素材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古史书(如《齐春秋》里的零星记载);一类是民间传说故事(即司马迁《管晏列传》里所提到的轶事)”。这类关于晏子的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为了适应受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必然采用下层人民群众的语言,否则它就无法流传下去。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它必然带上民间文学所固有的一些特征。
(一)口头流传
文学作品要想在民间得到流传,其语言必然要具备民间文学口头传播的特性。就是说语言应具备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的特征。内容要浅显易懂,句式要简练,不能太复杂,尽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子,而且诵读时要有节奏感。据此来看《晏子春秋》的情况,虽然在定篇时经过了文人加工润色,但其平易流畅、句法多变的语言特色仍然是贯穿全书的最鲜明的艺术特征。
(二)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并不都是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般情况下,常常是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后逐渐在流传中得到加工。这种加工主要是不自觉的,也是必然的。其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传播者自觉不自觉地参加到创作中来,这就使民间文学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文学的这个特点应该说很好理解。《晏子春秋》在民间传播过程中也必然有这样的经历。
(三)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不断变异是由民间文学的集体口耳相传导致的,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的不同“异文”或版本。《晏子春秋》中就存在这样同一“母题”的不同“异文”。如:卷一24中,野人惊飞了景公要射的鸟,景公很生气,要让官吏杀掉这个人,晏子进谏。卷一25中,景公喜欢的马突然死了,景公就下令要用刀肢解了养马人。晏子进谏。卷二2中,一人醉酒后触碰了景公喜爱的槐树,景公便拘捕了他,他的女儿愿托身于晏子求救。晏子劝谏。以上几则故事内容基本相同:都是有人碰了景公所喜爱的东西,景公要治这些人的罪过,晏子劝谏使他们免遭祸患。不同的只是具体对象发生了变化,一会儿是马,一会儿是槐树,一会儿是竹子,这种现象在民间文学作品中相当广泛地存在着。
四、语言发展演变的趋势
从三代到春秋末期,古老的华夏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奥涩“文言”向平易 “白话”的转变。一般认为,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古文言阶段、混和过渡阶段和上古白话阶段。上古白话阶段包括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这一阶段的作品,词汇明显丰富,词义清楚明白,虚词大量出现,语法也规范化了,句子简短通畅,接近《论语》这类私家著述中所记录的当时口语特点。《晏子春秋》则产生于战国中期(绪论中己论述)。这时候的许多文章语言通俗化、口语化的趋势就越发明显了,如《墨子》、《孟子》等也属此类情况。
五、先秦行人辞令的影响
行人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又称“行李”、“行理”,即现在的外交使节。春秋行人奔走各国完成使命主要依靠的工具就是辞令,行人辞令言近旨远、辞简义深,或委婉含蓄、或雄辩阔论、或引经据典,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应对语言的典范。
(一)委婉含蓄,刚柔相济
刘知几在《史通.惑经》中说:“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我们从《晏子春秋》中可以看到,晏子的语言就具备这些特征。他在向君主进谏时,很少直言强谏,而是非常讲究语言技巧的运用,往往运用旁敲侧击、婉转迂回的方法来达到劝谏的目的。如:卷二13中,齐景公爱好古怪,常标新立异。一次,他请鲁国的工匠做了一双鞋,“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其长尺,”且“冰月服之以听朝。”晏婴上朝见后,即向齐景公历数工匠三大罪状,并要求拘拿工匠并命官吏审理治罪。齐景公无话可说,只好将工匠赶出国门,把鞋收起不再穿了。
(二)雄辩阔论,或铺张扬厉,或针锋相对
虽然春秋行人语言讲究技巧,避免锋芒毕露。但在面对待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尊严的问题时,却也毫不示弱,敢于直面对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晏子春秋》卷五16中,面对晋国范昭的蓄意挑衅,晏子坚决果断予以回击。卷八10中,当田无宇讥笑自己居高官享厚禄还守着老妻时,晏子也是毫不留情地对田无宇只顾淫乱不顾伦理的行为给予了諷刺和鞭挞。
(三)引经据典,多赋诗以明义
春秋行人不仅会专门赋《诗》言志,还会在行人辞令中引用其中句子以正其论。这一方面是由于春秋行人学识渊博,撰辞准备充分,另一方面也是现实环境的需要,时代风气使然。晏子当然能熟练运用这种语言,在作品中,他就十分注意引经据典,仅引用《诗》中的语句就有20处之多,足见行人语言特色对《晏子春秋》语言的巨大影响。
六、晏子的自身修养
晏子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晏子独具特色的语言功不可没。那么相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为什么晏子的语言就能自成一格、不可复制呢?除了上面我们说的那些外部原因之外,形成晏子语言特色的内因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晏子的自身修养。
(一)博学善思
博学的头脑使他的语言丰富多彩,谈话内容纵贯古今,旁征博引,奇思妙语,信手拈来。善于思考则使他的语言不仅有广度,而且更有深度,充满内涵。作品中出自晏子之口的那些警句篇言,无不是从独特视角深刻思考、反复斟酌的语言精华。
(二)淡泊名利
晏子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他身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食禄百万,在别人看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他常以高俸厚禄救济穷人,自己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齐景公以为晏子“家贫”,所得利禄不够消费,于是乎,派人送去“千金”,下令“割地”给他增加“食邑”,都被晏子一概辞绝。正因为淡泊名利、无私无畏,使得他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随之而来的便是独立个性的语言了。
参考文献:
[1]汤化《晏子春秋》[M].中华书局,2011年版.
[2]李永勃《晏子春秋》的修辞特色[J].修辞学习,2003年第6期.
[3]涂以楠《<晏子春秋>研究综述》[J].《语文导报》,1987年第11期
[4]郑凯《先秦幽默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张紫晨《民间文学的讲者和听者》.张紫晨民间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于洪亚(1985–),女,山东聊城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