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的“仁爱”教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2015-05-30崔婷婷
崔婷婷
[摘要]“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古代家训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仁爱”观念,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概括起来,家训仁爱教化大致包含“仁民”、“爱物”两个部分。传统家训拓展了儒家“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社会教化的视角和领域,促进了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仁爱学说的社会化过程,对我们今天促进人心向善、道德昌明、社会和谐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训;教化;和谐社会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134
20世纪80年代末在巴黎开会的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声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这些知识精英为什么要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汲取什么智慧?
提到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其仁爱思想,会想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耳熟能详的箴言警句。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何以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笔者认为,“仁爱”学说与其说是官方的推行,不如说是通过像家训教化、蒙学读物的传播来实现其世俗化的。本文主要探讨传统家训中的仁爱教化。
1教育子孙涵养爱心,将“做好人”放在为人处世之首
《三国志》记载蜀国皇帝刘备临死之前谆谆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居然认为:“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中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道理,做好人”,强调“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许多家训还要求家人不仅要有仁爱之心,而且要有切实的行动。康熙皇帝为皇族子弟撰写的《庭训格言》谈到自己从小喜读医书,凡是他试用过的药和能把人治好的药方,都要告诉别人。他要求子弟要将他从各地得来的药方牢记在心,因为他唯一的希望是对大多数人有益。袁采的《袁氏世范》告诉家人,购置田产当存仁心,不可乘人之危压低价格;将人之妻、之女买来做奴婢,一旦合同期满就要送还其夫、其父母;未嫁人的女子,不能擅嫁他人,以免与家人长期分离。《郑氏规范》等家训还谈到,若无疾病等原因,不许给孩子请乳母,以免使乳母的孩子忍受饥饿,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2要求家人和睦宗人乡邻
在宗法社会里,如何处理好与居住在同乡同村的宗人邻里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家训的作者们在倡导内睦家齐、外睦相济的原则下无不对此十分重视。清代官吏蒋伊的《蒋氏家训》要子弟一定要和睦邻里乡亲,不要偏听家里人的一面之词而与乡邻发生争执。曾国藩告诫家人“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因为“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在家训《高子遗书》中告诫子弟,乡亲邻里与我一律平等,不能因为贵贱、贫富、强弱而恃强凌弱,欺负穷人。
3倡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公益慈善事业
救难济贫、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公德传统。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认为离仁则无爱,离爱则无仁。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伦理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
首先,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高攀龙认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动人不在费用多少,“残羹剩饭可救人之饥,敝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才得以改善,但他并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写信要堂弟将自己的俸银全部分给亲友、乡邻。《清史列传·郑燮传》载,他晚年归老躬耕,还经常背一布囊,内盛碎银及果品零食,每每遇到故人子弟以及贫穷乡人,随时赠与。许多家训还详细规定荒年减租、免租,出谷救人。《蒋氏家训》言: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年景,一定要量力帮助贫穷乡亲,不得趁机抬高价格、囤积居奇。他还告诉家人:不得逼迫穷困人还债,假如佃户交地租有困难,就要给予宽限,让他们陆续交纳;最终由于贫穷而还不上的,就把欠条烧掉。明朝官吏许云邮在家训《许云邮贻谋》中叮嘱家人,丰收年景,应尽家之财力,多多购买粮食储存起来,遇到歉收之年,以低价卖出;借给乡亲们的粮食,等到丰收年景收回即可,不收利息。
其次,许多家训都特别提出关心、照顾鳏寡孤独之人。郑板桥要求幼子应经常将自家的纸笔墨砚,送给众同学,尤其是“贫家之子,寡妇之儿”,下雨天留这些家庭困难的同学吃饭。康熙年间做过礼部尚书的许汝霖,在《德兴堂家订》中要求家人婚丧祭祀从简,将省下的钱资助孤寡。《郑氏规范》对家人规定得更为具体:乡邻死亡,无子孙者,给棺材安葬;乡邻无家可归者给房屋居住,无地者死后埋在义冢之中。
此外,还有的家训规定置义庄、设义学。宋代的范仲淹便是做此善举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靠,母亲谢氏带他改嫁。他发奋苦读,考中进士、做了官后,体恤穷人生活的艰辛,先后在苏州和吴、常两县置田亩设立义庄,用义田的收入来赡养、救济贫穷的族人。义庄中还建有义学,免费教育贫穷子弟。为了教育自家子弟勿独享富贵而置族人贫苦于不顾,他还专门写了《给诸子书》训诲后人。各地官员、士绅也纷纷效仿,使得许多穷苦农民免遭饥寒之苦。由于范氏族人不断捐助,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田增加到了5300亩,义庄维持竟达八九百年之久。
4要求家人善待下人奴婢
由于大多数的家训作者都是官吏和家道殷实的士绅,因而如何对待下人仆隶自然也就成为一个必须论及的问题,调整主仆关系的道德准则在家训中非常具体。除了强调坚持封建尊卑原则、对仆人严加管束之外,更要求家人善待他们。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心他们的生活。《袁氏世范》从许多方面告诫做家长的要关心奴仆,“奴仆欲其出力办事,其所以御饥寒之具,为家长者不可不留意。衣须令其温,食须令其饱”。“奴仆宿卧去处,皆为检点,令冬时无风寒之患”。婢妾无夫子兄弟可依,仆隶无家可归的,要养其老。姚舜牧的《药言》要求家人,对待年龄幼小的仆人,在饮食冷暖上要时时加以关照,“己食即思其饥,己衣即思其寒”。
二是体恤他们的辛苦。明朝嘉靖年间做过御使的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要求家人,宴会宾客应早点结束,好让下人早些休息,特别是严寒酷暑时更要体谅厨师、佣人的辛苦。郑板桥甚至嘱咐弟弟将前代家奴的契卷烧掉,这在封建社会里实在难能可贵。
三是对待奴仆要宽恕。蒋伊的《蒋氏家训》严格规定,“不得苛虐童仆,女人不得酷打奴婢”。宋代乐清县令袁采为了教化百姓,撰写了被誉为“《颜氏家训》之亚”的家训《袁氏世范》,其中治家教子的规范相当具体详尽。如他分析了男仆和婢妾的几种不同类型,认为凡为家长者在使唤他们时,应该宽待他们,多加教诲,不可轻易鞭挞惩罚。康熙皇帝《庭训格言》提出,下人犯了不可饶恕的过失,教训过以后就不应该记恨在心,更不能借一些烦细小事蹂躏折磨他,使他恐惧不安。上文提到的李氏,儿媳偶尔得到一条鳜鱼,亲自下厨烧好让小仆胡松送给婆婆食用。过了一会见到婆婆,便问鱼烧得如何。李氏开始一愣,旋即回答好吃。媳妇见状怀疑是仆人偷吃,核实后就来问婆婆没吃何以说吃。李氏笑答:“你问我鳜鱼好吃否,肯定是让仆人送过了;我没有吃到,那肯定是胡松偷吃了。我这样说,是想不要因为我少吃了点东西,惹得下人受到惩罚。”
四是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仆人及其子女。郑板桥在给堂弟郑墨的家书中,就委托其严格教育儿子,要求将自己的儿子与下人子女一样看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我儿凌辱他。凡鱼香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我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而去,岂非割心剜肉乎!”这段朴实无华的话,洋溢着浓郁的人道精神。
以上所述,基本上是家训中有关“仁民”、“爱物”的仁爱思想的积极方面,但也应该看到,产生并传布于封建土壤之上的家训,在向家人子弟灌输这些内容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地主阶级道德尤其是纲常礼教的影响,不可能不带有封建主义的糟粕和唯心主义的俗见;有些家训著作还宣传了“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观点。不过,就整体而言,这些消极内容在家训中并不太多。
参考文献:
[1]陈新专,符得团传统家训道德培育的当代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1(5)
[2]李红敏传统家训的教育特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