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一)

2015-05-30陈谨儿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画展热情乐队

陈谨儿

十年很长,十七岁已经变成了美丽的谣言;十年很短,你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的样子依然清晰。

那年的你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你尤其爱画画,课文旁的空白,英语报的角落,甚至是压在练习册下的草稿纸上,都满是你所勾勒出的美好。你经常鼓着大眼睛盯着黑板发呆,老师走后,你便飞快地掏出珍爱的画本,嘴角瞬间露出得意的微笑。你的表情丰富多彩,仿佛生命中充满了五颜六色,就像翻开画本的每一页,花花绿绿,精彩纷呈。而你的同桌——我,似乎对一切未知都充满了畏惧。我总是安静地记笔记,安静地在纸上演算习题,安静地当着别人口中的模范学生,安静地按照别人给我规划好的路子活着,从没思考过什么是快乐,所以似乎也从不曾难过。这样平静如水的日子,足够美好。也难怪你问我梦想是什么时,我竟无言以对。

你曾眨巴着大眼睛,问我:“十年后我们会在哪儿?”你的眼里仿佛有星星在闪烁。

我说:“我不知道,只能在十年后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你的眼神倏地变得黯淡,却又在下一秒重新亮起。你坚定地说:“我会成为一个画家,全世界最好的画家。”

即使是这样年少轻狂的话语,我也没有任何一丝的怀疑。

因为你是最快乐的画家,而我则是你最忠实的粉丝。你总会第一时间把画好的作品推到我面前,我除了崇拜,再也找不出任何字眼来形容。有一次,你仅仅用一副彩铅便画出了满纸纷飞的蝴蝶。我攥着画纸的一角惊得说不出话来,突然有一种化茧成蝶的冲动,口中情不自禁地冒出了几个音符。

你歪着头,好奇地问:“你在唱歌吗?”

我顿了顿:“嗯,《花和蝴蝶的栖身之地》,我最喜欢的曲子。”

你的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说:“你以后去当歌手吧,你的声音真好听。”

我心里一震,赶忙摇头:“我爸妈应该不会同意的。”

待到分科的那个暑假,我们走上了背道而驰的两条路。我听大人的话选择了理科,大学好选专业,毕业时好找工作。而你,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艺考。

我替你感到彷徨和迷惘,而你的语气似乎容不得一丝质疑:“这是我的梦想,我不会放弃的。”

然而当你问起我时,我总是回答:“我爸妈说……”

还未等我说完,你便打断了我:“你从来没有自己做过决定,是吗?”我想起似曾相识的场景,你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而我依然只能像过去那样,无言以对。

就这样,我们过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我成了成天埋头于题海的理科生,而校园里也越来越少见到你的身影。每当我看见天空中有飞机经过时都会想,那上面会不会有你,而你正载着最美好的梦想和热情四处奔波。你受了很多挫折,碰了很多次壁,可你却总说:“再试试吧,我不会放弃的。”我无法帮你判断这个决定正确与否,只是你眼中的热情和冲劲,浇灭了我的担忧。慢慢的,两年过去,我总算挨到了毕业。你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艺术学院,你兴奋地和我讲述着梦想成真的喜悦,仿佛接受了上天所有的恩赐。

你说:“等我毕业开画展时,你可一定要来啊。”

我答应了。同样的,没有一丝犹豫和怀疑。我甚至对你生出了些许羡慕,有梦想可真美好,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考上了一所不好不坏的学校。我们从此分离,各自来到两座完全陌生且相隔甚远的城市,渐渐地,联系也越来越少。

我过着和十七岁时一样平淡的生活,甚至更平淡,因为已经没有了一个能每天向我展示天马行空的画作的同桌。日复一日地上课,下课,读马哲,写论文。偶然看见蝴蝶飞过,总会想起那时的你我。我感到迷茫。我想起你问我我的梦想时那明亮的眼睛,我不禁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是啊,这么多年我竟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不出答案。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间看到了学校乐队的招募海报,一阵冲动涌上心头。唱歌?这是我的梦想吗?我想起你说的,试试吧。

面试时我选了《花和蝴蝶的栖身之地》。我本紧张得双腿发抖,而你曾经的称赞却突然在我耳畔响起,我闭上眼,深深地呼吸。

一曲唱毕,再睁开眼时,眼前已是评委们惊喜的神情和不息的掌声。我竟忽然感受到了你曾对我说起的被录取时的那种难以掩饰的喜悦,这难道就是梦想成真的感觉吗?

如愿以偿,我成为了乐队的一员,平淡的生活像是照进了一束耀眼而温柔的阳光。我想起你说的,这是我的梦想,我不会放弃的。我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岁,成了十七岁的你,充满冲劲,浑身燃烧着追逐梦想的热情和渴望。

大学毕业后我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大获成功。巡演到家乡时,所有人都惊讶于我的改变。我最想感谢的当然是你了,没有你我永远不会懂得梦想的力量。

我忐忑地拨通了十年前的号码,期待着与你重逢。

“我回来了呀,你如今好吗?我想去看看你。”

“嗯,挺好的。你的歌我听了,很好听。”你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很平静。

“你办画展怎么没叫上我呀,我就等着那天,太不够意思了。”

你笑笑没有答话,只是寒暄了几句。

“你没搬家吧?我去找你?”

电话那头的你犹豫了:“嗯……来吧。”

还是原来那条街,那幢房子,就连来开门的你,都一点没变。

“你和十年前一样,可一点都没变啊!”

可你却说:“都变啦。”

我不停说着,关于当年,关于艺术学院,关于画展……却没有注意到你的眼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神采。

你打断了我:“我沒办画展。现在,也没再画了。”

我又一次无言以对。

“刚毕业就回来了,没找到工作,就在亲戚公司里帮帮忙。”

你似乎不愿多谈,径直把话题引开了。我恍惚了,眼前的你,还是十七岁那年那个说着“不会放弃梦想”的你吗?

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我变了,原来你也变了。

曾经以为梦想会是这世上最坚不可摧的力量,没有什么能改变,甚至是时间。

可我却没料到,所谓世事无常,原来是这般。

十年转瞬即逝,待你发现时间是贼时,它早已将你的选择偷光。

兜兜转转回到原地,桑田和沧海,该有多失望。

我又想起了当年,你问:“十年后我们会在哪儿?”我还是不知道,我也不敢想。

点评

看到“十年”这个题目,估计很多参赛选手都能想到青春十年——从17岁到27岁,人生中最青涩而又最美好的十年。但是同样的构思,别的同学未必能写出如本文一般的质感。本文作者用清丽的语言、简短的对话,勾勒出17岁时没有梦想的、乖宝宝般的“我”以及全力追梦的“你”。然而十年后,两人的生活状态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反转,“我”终于找到了梦想,而“你”却把梦想遗弃了。文章最后,首尾呼应、深化主旨,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逐梦的不易,更是人生的变化莫测。谁都不知道十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会是怎样,这种命运的飘忽不定感成为了“十年”这个题目最好的注脚。而这样一篇情感饱满、体验真实的佳作也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画展热情乐队
花的乐队
卡通画展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六一』画展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热情”的沙漠
小小画展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