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生命
2015-05-30杨海燕牟丽
杨海燕 牟丽
【中图分类号】G424.28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然而,有效性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一、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情怀。
教育学指出:“根植于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站在学生那边就是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把对事业的追求转化到爱学生身上。现代的学生感情丰富,知识面广,他们不再是丑小鸭,也不再是等待灌水的瓶子,他们更多的是渴望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希望得到老师赞赏的眼神和赏识的语言。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站在学生那边,去理解、欣赏他们,并充分运用表扬这一手段,来鼓励塑造他们,从而调动起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所以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
二、激发兴趣、开启智慧之门
兴趣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的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做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三、先学后教、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也只有呈现这样状态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当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教,教什么?教学生不懂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就我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谈谈我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理念的。
(一)课前,合理有效利用晨读时间(4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工具书先解决课文中的10个生字的读音。
2、弄清楚课文中8个新词语的含义。
3、收集一些有关作者的信息。
4、根据自己整理的信息出20分的基础知识考题。(生字5个10分,词语解释4个8分,作者简介1题2分。)由小组长收起来交到课代表那里。由课代表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测试。(学生先抽签,写上全班同学的纸签由科代表提前准备好,抽到谁的名字就做谁出的题。)利用5分钟的时间做学生自己出的题,做好后交到出题的同学手里进行改正(大约需要2分钟)。这样每个同学出一次题再改一次,不仅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课中,让学生和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1、整体感知课文,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感动?(3)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或情节?并说说理由。这一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探究,(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在课文中有地方还有疑惑 ,先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先收集起来,各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在全班来进行讨论,通过全班讨论如果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时老师进行引导、点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提出问题的同学还是解决问题的同学他们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认为自己很棒。也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3、让学生归纳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学情景略)
(三)、课后,让激情继续飞扬。
1、回家后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或其他小朋友讲讲今天我们学的故事。
2、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一写,下一节课展示给全班同学。
3、读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任重道远,这里谈的是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