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豪侠王正谊
2015-05-30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赵之地,自古就崇文尚武,侠风盛行。韩愈曾说过:“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与之齐名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的确,这块土地上自古英雄辈出。有“干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少年,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客荆轲……侠义之魂似乎印刻在这里,不断地展现着北地人民的苍劲与豪迈。
满清末年,燕赵之地又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慷慨悲歌之士”——王正谊,字子斌,出身于河北沧州,当年与黄飞鸿、董海川、霍元甲齐名,是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被人们成为“京师大侠”、“幽燕大侠”,不过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外号——“大刀王五”。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记载道:“王五为幽燕大侠,以保镖为业,其势力范围,北及山海关,南及清江浦,生平以锄强扶弱为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梁氏对其人格的敬佩。
相较于成年后的声名显赫,王正谊的出生却显得微寒。他自幼家境清苦,十二岁便到烧饼铺作学徒。而其后年幼的王五与武术结缘,正是与其所身处的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沧州,是中国的武术之乡,当地的习武之风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共计一千九百三十七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派众多,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清末的沧州,聚集了一大批武林高手,因为时事动荡,当地镖局甚多,镖师也成为当地受人敬仰的职业。当时流传着“走镖者,英雄也。白龙马,梨花枪,走遍天下是家乡”的熟谚。
或许是为了生计,亦或是崇拜镖师走南闯北、率性洒脱的生活,少年王正谊经常到当时沧州著名的成兴镖局偷师学艺,被镖局的镖头李凤岗发现,欲收为徒弟。但是李是回族,当时有“艺不传教外”的说法,王正谊于是改汉入回,十五岁那年拜李为师。而后十几年里,在师父的教导下学习武艺,并在镖局成为一名镖师,随师父走南闯北,增长见闻。因为入李凤岗门下,师门排行第五,所以都叫他“小五子”。三十岁时,王正谊入京拜“昆仑派”的“山西董”学习单刀,彼时他找人打造了一柄刀,刀片大且刃厚,据称重达一百斤,所以至此以后,“大刀王五”的名头开始流传江湖。
早年的习武走镖经历,对王正谊以后的人生轨迹,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而立之年,王正谊入京,从此他的江湖不再平静。
镖行天下,名扬四方
来到北京的王正谊,不光是拜师学艺,为_了生计,也为了能一展拳脚,他决定自立门户。光结三年(1877年)王正谊利用自己的积蓄,在朋友的帮助下于北京半壁街自开了源顺镖局。源顺镖局活动范围广大,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他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广结绿林好汉,押镖从未失手,因此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
经后人考证,王正谊开设镖局有这样四条规矩:
一、重要的镖车,亲自押送。
二、如有人来访,提到大刀王五,要对其款待,并送其盘缠。
三、冬夏为穷苦人施舍寒衣和单衣。
四、每逢春节,镖局要用车载着货物去行善。
当时,镖局与人为善、扶危济困的行为也是那时的一种传统。镖局,虽然是我们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一种职业,但现实中的镖局与艺术作品中的镖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好镖局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武功高强,而是人缘要好。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清末劫镖的绿林好汉遍布各大山川旷野,镖师武功再高,也是难以应付。况且镖局重要的是将镖车安全送到,而不是为了争强斗狠。现实中,镖局和山贼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水火不容。一行镖队每过山谷、密林都会插着自己镖局的镖旗,喊镖局的镖号,山贼据此判断是否劫道。就算是要劫了,也不是一出来就操家伙动手。双方管事的上前,先行李致谢,道一声“辛苦”,然后开始说春点(黑话),互报家门师承、籍贯堂号,遇着亲近的也不会去劫。如果还是不放行,最后就要兵戒相见了。江湖中都是出来混口饭吃,行业规矩都是十分看重的。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山匪绿林虽是镖局的对头,倒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若国泰民安、治安良好,镖局也不会有生意了。所以,许多镖局都与山匪有来往,迎来送往,每逢重大节日,也会互致问候。
王正谊为人仗义、扶危济困,在江湖中名望极高。虽说这些也是发展镖局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但是王正谊所表现出的德望,远非只是职业要求。据大刀王五的后人介绍,源顺镖局正门原是个朱漆的大门,其右侧悬挂一面杏黄旗,上书“源顺镖局”四个大字。西墙上高挂“义重解骖”金字横匾。门道东墙上高挂“德容感化”金字横匾,大门里还有“尚武”、“济贫”两小块匾额。
所谓的“义重解骖”是讲的这样一个故事,相传王正谊在走镖时,途经现在内蒙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方,碰见了一旅商队被劫了,拉车的骡马都被劫了,困在冰天雪地里。王正谊见此情状,将自己拉车的套马解开,帮他们脱困,一起回到了北京。“德容感化”的匾额,更让人钦佩。
据传,以前东岳庙有一次庙会,在赶庙会时,一些汉人与回民发生矛盾,眼见形势升级,一场械斗在所难免。王正谊就在此时出面,从中调停,平息了双方矛盾。后来双方为了感谢他,就给王正谊送来这块牌匾。
或许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高尚品德,使得源顺镖局这样一个人数不过五十、成立不到十几年的镖局,就与其他百年镖局比肩,成为“中国十大镖局”之一。
同侪戮力,靖赴国难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诗在晚清传遍中国,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救国求存的真实写照。这句诗的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百日维新结束,他变法失败被捕入狱,知道自己性命不保,做了这首《题狱中壁》。这句诗前半部分倒好理解,后半句说的是“我走了,却留下了肝胆相照的两位兄弟。”其中的“两昆仑”,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提出,一是指与谭一起变法维新的康有为,另一位就是我们的主角王正谊。
据传,谭嗣同十二岁时,经北五路镖师之一的“通臂猿胡七”(胡致廷)的介绍,随王正谊学习单刀和七星剑。两人不以师徒相称,谭称王为“五爷”,王叫谭为“三哥”,可见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王正谊虽然武功高强且德行高洁,但是因为家贫,本身并无什么文化知识,所以对谭嗣同这样的书香子弟十分尊重,同时也有感于动荡的时事,对谭嗣同舍身卫国、救亡图强的义举更为钦佩,所以王正谊一直在竭心尽力地帮助谭嗣同。谭作为有抱负的思想家,对于王正谊这样忠肝义胆的有为之士也是意气相投,十分乐意结交。两人的情谊也经受了那段动荡岁月的考验。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慈禧软禁,维新人士纷纷出逃避难。王正谊连夜赶往谭嗣同处,让他赶紧出城,但谭嗣同为了贯彻自己的信念,慨然说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毅然赴死,并将自己一直随身佩戴的“凤矩”剑赠送给王正谊。即便如此,王正谊还是积极密谋营救谭嗣同。现在有学者考证,在行刑那天,王五同胡七以及若干镖局的兄弟们,曾拟在押送囚车的途中进行解救。但是当时的监斩官,却临时更改了路线,并封锁了街道,使得众人功亏一篑。
谭嗣同最终死在了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最后为他收尸的也是王正谊。时人赵炳麟在自己的《梅岩文存》中有这样的记载:
戊戌时,谭嗣同之受刑也,人无敢问者。侠客伏尸大哭,涤其血敛之。道路目者皆日:“此参政剑师王五公也。”
王正谊为谭嗣同收尸后,在自己家里密设灵堂祭奠,随后扶棺送往浏阳安葬。谭嗣同虽然死了,但是革命救亡的火种就已经播下了。随后几年,王正谊同胡致廷及其他仁人志士,多次密谋刺杀荣禄、载漪,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王正谊并未被挚友的死所击倒,仍在历史的舞台中发出最后的呐喊。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大师兄张德成从天津来到北京,请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王正谊出山。王正谊欣然前往,帮助训练团民,并积极参加战斗。他手持重逾百斤的大刀,在战场上挥刀斩杀敌人,成为他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事情。
义和团运动昙花一现,最终告以失败。王正谊又回到了北京的源顺镖局。没过多久,因为北京混混儿的告密被捕入狱,后转送到德意志陆军手中,被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而后还将其头颅悬挂在城门上。
两年前,王正谊还在宣武门为谭嗣同收尸;两年后,自己的头颅却被悬挂城门之上,死无全尸。但是,侠道不孤,中华儿女的节气永远不会被残忍所吓倒。晚清武林一位颇为著名的侠客知道这件事,从天津赶到北京,趁着夜色登上城墙,取回头颅埋葬。当晚,在王正谊的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问房屋里留宿。而这位侠士就是当时名扬四海的霍元甲。武道似乎在“收尸”这种仪式中得到传承,从谭嗣同到王五,从王五到霍元甲……以至于中国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明月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