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匠
2015-05-30曹璇
曹璇
过年总该穿得隆重些。刚买不久的红皮鞋,总嫌它还不够亮,便去街上找擦鞋匠。
马上就要过年了,往日车水马龙的大街此刻显得有些冷清。那个年龄五十开外系着蓝花土布围裙的妇人,是街上唯一的擦鞋匠。她敛眉低目,慈祥隐忍的模样使人极易想起供于香案后的观音像,甚至让我刚才因赶路而滋生的烦躁瞬间消弭于清晨微凉的空气中。
斟酌着对她的称呼是“阿姨”好,还是“婆婆”好,我犹豫着上前问道:“请问……轮到我,快吗?”妇人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用袖子擦拭着脸上沁出的细汗,歉意一笑:“小姑娘,怕是不能快呢,还有三个人在等哩。”不同于大多数手艺人那般随口敷衍“快了快了”,她的回答令我顿生好感,随即她又拿出一把折叠椅请我坐,转头又埋入工作之中。纵然知道有人在等,她却丝毫没有马虎对待手下那双鞋的意思。她用小牙刷蘸了水,先除去鞋子上的灰尘,再用一块粗布拭干水,然后换了一把毛刷,抹了鞋油,细致地在鞋面上均匀地刷上一层,最后改用一块细布来回抹匀,如此重复……在妇人身边的擦鞋工具箱中,各种鞋刷、鞋油、粗细抹布杂乱地放着,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工具,她则心中有数。几乎不用瞄一眼工具箱,那双被鞋油浸得乌黑,被生活磨砺得沧桑的手,便能如老鹰高空俯冲抓野兔一般,一下子便精确无误地捕捉到了“猎物”。我越看越觉得有趣,原先令人焦灼的等待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终于轮到我了。妇人的脸略显倦意,但她手中的活儿却依旧做得一丝不苟。妇人擦鞋的动作,让我觉得特别暖心。鞋刷在鞋面轻柔地刷上一层润色,鞋面与鞋布的温柔触碰仿佛恋人间的耳鬓厮磨。妇人的眸子里也浸满了温和,仿佛手中是一只需要爱抚的毛茸茸的小兽。我喜欢她的手指在皮鞋上游走时的感觉,那指尖的温度一寸寸地沁入鞋面,传导进我的皮肤,再痒酥酥地融触到心底,带来一片温柔的战栗。我微醺地抬起头,看见午后阳光从树缝间软软渗入,拥抱着空气中细小的尘埃沉淀下来。我第一次发现,冬日的阳光原来是长着温暖的小毛绒的。
“阿姨,多少钱?”我满意于焕然一新油光发亮的鞋子,痛快地掏出一张10元的票子,却听得妇人说“三元”。啥?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大年三十,她是街上唯一的擦鞋匠,即使她“漫天要价”,我也能体谅、接受。
或许怕我没听清楚,妇人笑着又重复了一遍:“三元,跟往常一样啊。”她的笑容那般温厚自然,竟让我一时呆愣无语。
我默默接过从妇人手中递来的找钱,正欲转身离开,却被她叫住。
“小姑娘,这鞋还新着呢,是预备过年穿的吧!”她从衣兜里取出两个塑料鞋套,小心地套在了我的红鞋上,并说道,“街上灰尘多,戴个鞋套,免得把新鞋弄脏了。”她笑着,眉眼弯弯。
霎时间,午后的温暖阳光融入进了我的体内。这样的擦鞋匠,实在是细致入微。一个手艺人的品格,如同罗马城墙上厚重的浮雕,在我的眼前、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的光。
过多的禅语故事和宗教笔记总令我们认定,纯与酽的善和暖只盛产于那个虚幻的世界中,但你可曾见到,红尘市井之中,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凭借着一颗温厚善良的心所演绎的美好故事,亦如同冬日的微尘轻柔浮动在我们的身边,它们皎然圣洁,犹若空谷幽兰。
点评
本文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她选择了擦鞋匠这样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行文过程中,作者极其细腻地展现了擦鞋阿姨的每一个动作(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并从其对工作毫不懈怠的态度中,悟得了做人的真谛。而这些生动的描写与灵动的感悟,正来自于作者平日里对身边人和事的细致观察与细心体验。文章质朴无华,却耐人寻味,其写作手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