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哥

2015-05-30孙博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表哥男孩青春

孙博

一转身,就遇上了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双眸如婴儿般黑亮,不带有一丝杂念。看见我时,他慌乱地垂下眼帘,睫毛低低地闪动着,如蝴蝶的翅膀一般。接着,他笨拙地转过身,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迈着外八字的步子,匆忙逃离了我的视线。肩上的白毛巾滑落到了水盆里,他竟全然不知。

他是我的表哥,我却从未叫过他一声哥哥。他比我大四五岁,由于先天智障,他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小山村,甚至没有见过学校的样子。直到六七岁时他才学会说话,但一直到现在也说不连贯。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因此时常见到他。我经常嘲笑他,大声向他挑衅,企图逗他说话,可他从不理会我,每次都只会默默转过身,把脸藏在什么东西里。外婆也曾因此对我大发脾气,不许我这样对他。我大哭大叫,一半是出于委屈,一半是出于迷惑。但他却悄悄走过来,躲在一旁看我哭泣。最后,他怯怯地走到我面前,从脏兮兮的口袋里拿出一块糖纸已经破损了的、沾满泥土的糖给我。我向他摇摇头,他疑惑地抬起眼睛扫了我一眼,仿佛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拒绝一块甜甜的糖。然后,他迅速转移视线,将糖塞进自己嘴里,低下头满足地笑了,笑得比糖还甜。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嘲笑过他,但他却从未停止过被邻居家淘气的男孩们欺负。一次,我跟随父母回老家,车子刚刚开进村里,就看到他从远处歪歪斜斜地跑过来,后面跟着几个五六岁的男孩。男孩们手里都抓着沙子,正想要扬到他身上。他急促而笨拙地跑着,险些撞到车上。爸爸急忙下车,走上前去将那几个男孩呵斥了一番,他们这才不甘心地作罢。爸爸让他上车跟我们一起回家,他却羞涩地摇摇头,不安地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和沙粒,含糊地说了一句“不用”,然后就转身往家里走去。我打开车窗,凝视着他的背影。那时的他,已经十七八岁,高大的身躯却穿着不配套的他父亲的旧衣服。他身体微微前倾,步伐沉重,胳膊拘谨地垂着,如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般。他就那样向前走着,每一步都像踩在我的心上一样。

他从小得到的关爱少得可怜,但他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以前一直帮家里种庄稼,无论多苦多累,只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他总会一丝不苟地完成。自从他妈妈患上偏瘫后,照顾妈妈的任务便压在了他的肩上。每天晚上,他睡在妈妈床前的一张小椅子上,随时准备侍候妈妈。这个无论别人问他什么,他都只会憨憨地傻笑的男孩,照顾起妈妈来却是无微不至。他不知道劳累,更不知道抱怨,他只知道妈妈需要他。他学会了给妈妈洗澡,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将粥吹凉,然后喂到妈妈的嘴里。爱是他的本能,是他唯一一件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掌握的本领。

我不知道,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明白,他对这个世界很满足。他从未有过青春的张扬和自我。他一直都是个孩子,用一双清澈的眼眸过滤着这个世界的尘埃。他一直都是个老人,宽容地笑纳所有的痛苦和烦恼。他也一直都在长大,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生命的责任。

他的青春,卑微地绽放着别样的光芒。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等多种表现手法,让“表哥”这一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此外,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并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形容词来塑造“表哥”的形象,而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来着力表现“表哥”身上宽容、善良、孝顺的性格特点,让读者透过平凡发现不平凡,并真切感受到“表哥”的灵魂深处所折射出来的人格力量。这样的写作手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表哥男孩青春
青蛙表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一本书的教训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