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秀”于形,锦上添花

2015-05-30吕珍律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首因效应凤头排比句

吕珍律

高考高分作文,虽说是形式与内容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秀”于形,内“慧”于质,秀外慧中,文质彬彬,然后有高分;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重视作文“质”的基础上,给予作文的“形”以同等的关注,才能为高考作文锦上添花。

“形”,是一篇作文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认为,“首因效应”持续的时间长,作用也最强。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工整的书写、整洁的卷面、画龙点睛的题目、先声夺人的开头,这些能直接产生“首因效应”的细节不可小觑。

当一份试卷呈现在电脑屏幕上,首先跃入阅卷老师眼帘的便是卷面的整洁程度。在一个人们已习惯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交流的时代,不见得每位考生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倘若你并没有习得一手让人艳羡的字体,那么不妨一笔一画,横平竖直,规范准确,切不可龙飞凤舞,让人难以辨识。规范书写,少涂抹删改,你的作文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卷面整洁的第一印象。虽说不会有阅卷老师只因卷面整洁就打出高分,但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

对作文的卷面有了整体印象之后,阅卷老师接下来看到的就是作文的题目。题目如一篇文章的眼睛,只有或形象生动、或新颖别致、或底蕴深厚、或文采飞扬的作文题目,才会给人以眉目传情、顾盼生姿之感,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反之语言乏味,才一初识,便会给人江郎才尽之感。如以“快与慢”为话题的作文,有考生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高速的时代里慢走”“快之道,慢之理”为题,也有考生直接将“快与慢”作为作文的题目。相较之下,究竟哪一类题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不言自明。

题目之下便是文章的开头。古人作文,强调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凤之头,光彩夺目,别具一格。作文只有有了凤头,才能先声夺人。作文开头或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或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或巧借诗文,娓娓道来……但不管何种开头,均应做到简洁明了,以简洁的语言展示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思维之美,才容易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如以“难题”为题的作文,一位考生以“因为难,才好玩”作为作文的开头,语言平实,但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即将考生不畏难题、乐观健康的心态展现出来,让阅卷老师不禁拍案叫绝。

作文的开头当然应该是展现个性和才华的地方,但笔者在此提醒大家一句,那种语言看似优美,实则空洞无物的排比句应尽量少用。早几年这样的排比句还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可近几年早已让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有阅卷老师一看到有考生用华而不实的排比句开头就心生厌恶,不及看后文便已在心中降低了整篇文章的印象分。

猜你喜欢

首因效应凤头排比句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妙绘凤头,巧描豹尾
排比句
凤头
凤头赢得百媚生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
奇妙的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