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让孩子干干家务,他们就忘了动画片的事了
2015-05-30米皮妈
米皮妈
娘家的“公主”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 一直是爸妈世界的圆点,每次回娘家就成了公主。
每天早上六点多,小米、小皮俩宝一醒,我妈就应声来到我们的房间,带着宝宝们去小区公园散步,就是为了让我和老皮多睡一会儿。早上我们到客厅,早餐早就准备好了,有我最爱吃的福州油条锅边糊,也有老皮喜欢的西式麦片,还有好几种削好的水果放在餐桌上。总之,我们无需操心家里的一切家务。假期惬意又轻松。
对于我妈而言,女儿、女婿少有的回家,怎么舍得让我们做事?
老皮第一次和我回家时,因这样的“款待”,无所适从,闲得发慌。于是,他就把我爸妈放在鞋柜里的每双皮鞋都擦得锃亮,还上了鞋油。我爸妈“受宠若惊”,感动地只差热泪盈眶了。
婆家的“保姆”
在婆婆家可不同了。
在澳大利亚的每一天,我都忙忙碌碌,如同陀螺转个不停。我负责带俩孩子、收拾房间;老皮忙着准备三餐;婆婆打扫卫生、洗衣烫衣;公公打理花园、菜地。大家各司其职。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大多数人都住大别墅。婆婆70多岁了,依然手脚麻利,家里一尘不染。我这个受传统中国教育的儿媳在婆家做客,也得有样学样,至少保证俩孩子不给家里添乱。
公公、婆婆还特别热情好客。每到圣诞假期,都会选一天大宴宾客。我自然成了公婆的副手,和他们一起布置花园,准备菜肴。有一次,来了20多位客人,忙坏了我们一家人。一天下来,我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
亲娘不如丈母娘?
中国母亲心疼儿子,舍不得让儿子做任何家务,总觉得“男儿志在四方”。我妈也体现了中国丈母娘的典型特征:疼女婿。每当老皮和我回娘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没事做!
但是,我第一次回婆婆家,婆婆给老皮的“待遇”,让我倍感意外。
婆婆对老皮要求严格,家里最辛苦的活都攒着,全等着儿子回家干。从别墅屋顶的年底大清洁,到车库的墙壁粉刷,还有花园的地砖修补……只要老皮一回家,就是顶梁柱级别的劳动力,挽起袖子开始干活。
还有,我婆婆很强调“参与感”。做节日大餐,全家人要齐上阵。你切菜、我备料、他洗碗……一个也不能闲。
终于有一天,我幡然“醒悟”:外国的厨房为什么喜好开放式的,还要和客厅连在一起?就是因为外国妈妈太讲求“自力更生”,经常一边做饭、一边照看孩子。更重要的是:厨房是联系一家人的纽带。
老皮说他自打5岁记事起,他妈妈总要他帮忙做家务。无论大小事,都希望他参与其中,比如做饭、打扫卫生、收拾行李等。久而久之,老皮养成了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俩宝更喜欢去谁家
小米、小皮在外婆家,每次都很开心。不但天天去公园,还总有“络绎不绝”的玩具礼物。为了他们的到来,外婆还专门买了兔子、乌龟和他俩作伴。外婆外公把宝宝们当成小公主、小王子,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吃喝玩乐。
回澳大利亚奶奶家,第一天早起我就开始头大,我走哪儿,俩宝跟到哪儿;我这里被子叠好,那边两人就在床上扭成一团。一阵子手忙脚乱,大呼小叫之后,我开始想办法:
我把脏衣服分成两个衣袋,比赛看谁能先把衣袋拖去洗衣房。他俩一听,马上积极地拖着袋子开始跑。到了洗衣房,我教小米如何放衣服到洗衣机里,小皮配合关上洗衣机门,小米再放入洗衣粉,按“开始”按钮。这时,水哗啦哗啦地流下来,姐弟俩兴奋地抱在一起,蹲在洗衣机前等着滚筒开始旋转。老皮在厨房做饭时,需要什么蔬菜,就会让小米跟着爷爷去菜地摘。母鸡下蛋了,小米、小皮就会打开小箱子去取。做菜时,我们把刨下来的果蔬皮或不用的部分放在一个小桶里,小米就拎着它们去菜地堆肥的地方。有时一顿饭下来,小米得跑四五趟,她也乐此不疲。我和老皮买了一叠小塑料袋装垃圾。一装满,就让他俩牵手去倒……
总之,在婆婆家的一个星期里,小米、小皮和我一样,特别忙碌。老皮某天还突然问我:你不觉得他们这周一次都没提看动画片的要求吗?
有一次我和闺蜜聊到这个中西差异的比较,她好奇地问:“将来,小米、小皮带另一半回家,你会是哪种风格呢?”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我既希望从小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动手能力,但也特别享受每次回到妈妈身边当小公主的感觉……到底哪种好呢?
也许30年后能知道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