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遮普的夜莺
2015-05-30王春景
王春景
旁遮普是印度西北部著名的五河之地,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曾养育了能征善战的锡克人,也曾目睹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近代以来,旁遮普遭遇了巨大的创伤,印巴分治把旁遮普切分,一半在印度,一半在巴基斯坦。在那个令人震惊的历史时刻,人民的鲜血浸染了大地,这成为旁遮普甚至印度人永久的痛苦记忆。
在诸多以印巴分治为题材的作品中,有一首女诗人的诗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受到普遍欢迎,那就是阿姆瑞塔·普瑞塔姆(Amrita Pritam,1919年8月31日-2005年10月31日)的《致瓦瑞斯·沙Waris Shah的歌》:
今天,我对瓦瑞斯·沙说
从你的坟墓里开口吧
为你的爱情传奇
增添新的一页
曾经 旁遮普的一个姑娘哭泣
你写下了长篇故事
今天 成千的女孩在哭泣
她们在呼唤你瓦瑞斯·沙
起来,啊,苦恼人的朋友;
起来,看看旁遮普
尸横遍野,切纳布河流淌着血
有人用毒药灌满了五河
还是一样的河水现在激怒了大地
长笛在哪里丢了,爱情的歌在哪里响起?
朗恰的弟兄忘记了吹起长笛
鲜血如雨淋湿大地,坟墓渗出血滴
爱的公主们在墓园嚎啕大哭
今天所有的丘艾登们(Quaido'ns)都成了爱与美的盗贼
在哪里 我们还能找到另一个瓦瑞斯·沙?
瓦瑞斯·沙!我对你说,从坟墓里开口吧
在你的爱之书上
增添新的一页
(瓦瑞斯·沙是18世纪旁遮普地区的著名诗人,著有长篇抒情诗《希尔和朗恰》,这是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丘艾登是希尔的叔叔,一直在千方百计阻挠二人的爱情,是爱情悲剧的制造者。)
阿姆瑞塔出生在古吉兰瓦拉(gujranwala现在属于巴基斯坦),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她随父亲到了印度。她用旁遮普语与印地语写作,被认为是第一个著名的旁遮普女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是20世纪旁遮普诗歌的领军人物。阿姆瑞塔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有诗歌、小说、传记、散文、旁遮普民歌选等。
阿姆瑞塔的父亲是卡塔尔·辛格西特·加利(Kartar Singh Hitkari),梵文学者,诗人,而且是锡克教的传教士。11岁时阿姆瑞塔的母亲去世,那之后,父亲就开始教她梵语和诗歌写作。父亲希望她对锡克教虔诚,创作宗教题材的诗歌。但在阿姆瑞塔心里,早就有了抗议的种子。她在自传中描述了自己对神的信仰的变化。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她和其他教徒一样曾经过着严格克制的宗教生活,遵从各种规范和仪式。但是在母亲病重的时候,她的祈求并没有得到神的青睐,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她。她说:“神谁也不留恋,即使是孩子”,从那以后,她不再祈祷,不再相信神,而是把追求自我的和谐作为终生的目标:“我一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与我内在的自我和平相处。”在父亲强制她做祈祷的时候,她让自己的想象飞驰,打发祈祷的时间。16岁的时候,父亲担心她受到外面的影响,几乎杜绝了与社会的联系,她和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读书,写诗。这些书也基本上是宗教书籍,此外是一些历史书。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扼杀少女的热情,她记述:“我对生活如饥似渴。对那些人们教导我要远远地崇拜的人,我却渴望跟他们进行活生生的接触。”
1935年,16岁的阿姆瑞塔与普瑞塔姆·辛格结婚,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由家长做主订婚了。她的名字也由阿姆瑞塔·考尔改为阿姆瑞塔·普瑞塔姆。这段婚姻并不是阿姆瑞塔想要的,虽然她后来在传记中并未非议丈夫,但她说道,只有体会过痛苦的人才能理解自己的伤痛,隐晦地表达了无爱的婚姻带给她的无法言说的苦楚。在短篇小说《野花》中,她通过女孩儿安谷蕊与“我”的对话表达了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女孩儿还没有见过男孩儿,命运就被父母决定了,女孩儿只能忍受被安排的生活。而安谷蕊最终体会到了爱的滋味,她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这也似乎是阿姆瑞塔个人生活的隐喻。1960年,阿姆瑞塔与丈夫和平分手,去寻找真爱。
离婚,在那个年代属于惊人之举,这也给已小有名气的阿姆瑞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当时,她被选人印度作家代表团出访国外,但是有旁遮普的一些作家对此提出抗议,他们说,如果阿姆瑞塔参加代表团,他们的妻子都坚决让他们退出。最终,阿姆瑞塔退出了代表团。但是,她还是得到一些国外友人的邀请,独自去了莫斯科、塔什干、阿塞拜疆、保加利亚。1967年,她又被派往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西德;1969年,应邀访问尼泊尔;1973年,还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和平大会。在出访期间,阿姆瑞塔结识了多国的诗人朋友,她的诗歌也逐渐被翻译成英语、俄语等其他欧洲语言。
有人说,阿姆瑞塔对诗人沙希尔·鲁提安维(Sahir Ludhianvi,1921-1980,乌尔都语诗人)有过一段单方面的恋情,后来一位女歌手赢得了沙希尔的爱。这在阿姆瑞塔的自传《林荫路上的印迹》中有所记述。她是勇敢、坦率的女性,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心。曾经喜欢萨希尔·鲁提安维,这一点她从不避讳。但从自传中的描述看来,这是一场精神恋爱,两人几乎没有现实中的接触。
在离婚之后,阿姆瑞塔收获了传奇式的爱情,画家伊姆若兹走进了她的生活。阿姆瑞塔比伊姆若兹年长八岁,他们相识的时候,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他们似乎是一见钟情,1957年,阿姆瑞塔正在寻找合适的画家为她的新书《黛吾医生》设计封面。伊姆若兹回忆,他当时还没有见过阿姆瑞塔,但他读完那本书,就爱上了她,他给她打电话,就说了一句:“我是你的黛吾医生。”这爱情持续了40多年,直到阿姆瑞塔去世。两人经历了贫苦的日子,经受了生活的考验。虽然没有一纸婚书,他们却有着婚姻的忠诚和温暖。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83岁的伊姆若兹依然对已经离世的阿姆瑞塔念念不忘,他家里的墙上挂满了阿姆瑞塔的照片,他说:“她一直在这里。”
伊姆若兹的爱给作家带来了情感和精神的满足,也给她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她有很多诗都带有两人生活的痕迹,如《我终究会再次遇见你》深情地表达了对爱人的依恋:
我终究会再次遇见你
如何相遇,在哪里
我不知道
也许我会变成
你想象中的事物
并且在你的画布上
以神秘的线条
展开我自己
我会一直看着你
也许我会变成一缕光线
被你的颜色拥抱
我会在你的画布上涂抹自己
我不知道如何遇见,在哪里——
但我肯定会遇见你
也许我会化作喷泉
揉出泡沫
把这微小的水滴喷到你的身上
让我的凉爽
在你滚烫的脸颊上栖息
我什么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
这生命
会陪我一直走下去
当肉体毁灭
全部毁灭
但记忆的丝丝缕缕
由坚实的元素编织
我会捡起这些元素
编织丝线
我终究会再次遇见你
阿姆瑞塔的个人感情生活虽然比较曲折丰富,但她很少在作品中以此吸引读者,这一点与卡马拉·达斯不同。她的作品具有广阔的社会视野,对性别、阶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小说家,她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骨架》(1950),其中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普洛,她是被暴力伤害的女性典型,被教派冲突、宗教习俗不断地剥掉尊严。作为印度教徒,她被当作泄愤的对象被一个异教青年强暴,那时她已有了结婚对象,但是失去贞洁的她回到自己家里,却被赶了出来。万般无奈之下,她去投靠了那个强暴她的青年。两人生活在了一起,而且有了孩子。普洛虽然当了母亲,但一直感到耻辱,直到看到其他女性在家里受到的虐待,她感觉到丈夫对她还算是比较温情的。印巴分治期间,哥哥找到她,希望她到印度跟他们一起生活,但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普洛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普洛的命运令人唏嘘,展示了特殊的年代印度女性所遭受的非人的折磨及难以改变的命运。2003年,该小说被拍成电影,导演昌德拉·普拉卡什·德威维迪说,之所以改编这部作品是因为它的人道主义,“阿姆瑞塔描述了两个国家的人民遭受的苦难。”
阿姆瑞塔对现实的关注赢得了读者的心。在孟加拉战争期间,曾有战士从前线归来后拜访诗人,告诉她她的小说产生的影响,“读过你的小说的人,再不敢对女性不尊敬了。”阿姆瑞塔说,她为此感到满足,虽然很多出版社为了这样那样的考虑挑剔她的作品,把她的作品从一些作品选中删掉,但是“这些作品已经进入了读者的内心深处,这是作家最大的荣誉”。在《印度当代诗歌》一书中,旁遮普语的诗歌是由她编辑的,她在序言中写道:“文学不是为自己存在,而是为他人存在,它不仅存在于当前,而且在今日的世界里描绘着未来……在创作中表达对腐朽的价值观的批判,这勇气赋予写作新的意义……好的写作不是那些赢得欢呼的作品,而是引发思考的作品。”
阿姆瑞塔一生获得很多奖项,1956年,她获得印度文学院奖(Sahitya Akademi Award),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旁遮普女性;1969年,获得第四级莲花奖(Padma Shri);1981年获得印度文学最高奖项——格扬比特奖(jnanpith)。2004年,因为其一生的文学贡献,获得印度文学院授予的荣誉院士称号。正像她所说的,“只有那些诞生于痛苦和真诚的文学创作,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阿姆瑞塔就像旁遮普的夜莺,吟唱着悲伤深沉的曲调,这情感来自她的生活,也来自历史,来自旁遮普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