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探索

2015-05-30孔杰杨茜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高职院校

孔杰 杨茜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职业化和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欠缺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像重视学术业务骨干选拔培养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要注意培养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可以看出,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必须走一条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内涵,关系,实现途径展开论述。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内涵

1、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内涵

它是指高校专职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以保持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相对稳定性。

2、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内涵

它是指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

3、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

它是指在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引导和实践,逐步将一批优秀辅导员培养成为“汇专业于一体,集多家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有为、有位、有尊严,从而不断激发从业人员职业追求的激情和热 情,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提高其职业化 建设的标准,进一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之间的关系

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内涵来看,辅导员的发展路线是从职业化到专业化、专家化再到职业化的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状态和过程。

1、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专业化、专家化的前提条件和发展方向

从本质上来讲,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党和国家为了改变辅导员生存现状、稳定辅导员骨干队伍、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益、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2、辅导员专业化是职业化的推动力,是辅导员向专家化目标迈进的必要和准备

从内涵上来讲,辅导员职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辅导员岗位从业人员,按照人员专业化、岗位结构化、工作程序化、管理学术化要求,通过专业能力和专业地位的提升而逐步职业化的过程,而辅导员专业化则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按照职业化的要求,从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共同创造条件来推动。

3、辅导员专家化是专业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辅导员队伍通过职业化建设,使辅导员具有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职业技能、统一的职业规范,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以专业化方向为导向加强理论研究,以研究成果推进实际工作,以工作成绩论证理论成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指导新实践,使辅导员队伍不断朝着专家型方向迈进,并最终形成金字塔型。

三、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途径

1、领导重视,明确定位,分清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那种不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认为辅导员工作什么人都能干、谁都可以干的观念,切实树立起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心理健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面的行家里手的观念。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按教育部24号令的要求,明确辅导员队伍“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再在这个基础上分清辅导员的崗位职责,量化岗位要求,让辅导员从学生“超级全能型保姆”的尴尬角色中脱离出来,避免了辅导员多头管理、角色不清的尴尬局面,让辅导员能专心工作,最终保障了工作质量。辅导员也要提升对自身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坚信辅导员是一项光荣的职业,是一个大有可为,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岗位。

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

辅导员工作能否顺利而规范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制度以及考核与评价激励双机制的完善。首先,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专业职称评聘办法,充分考虑到辅导员队伍工作实践性、事务性工作多和任务繁重等工作特点和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称申报体系和评聘办法,将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单独作为一个系列,纳入学校职称的评聘制度。其次,必须进一步完善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有关待遇。要适当提高高校辅导员岗位津贴,保证他们与年龄和学历相似的专业教师在收入上相当

3、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工作保障机制,确保辅导员工作队伍相对稳定

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首先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扶持,要在职称、晋级、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等各方面予以倾斜,从而消除辅导员心理的“不安全感”,稳定辅导员队伍。其次建立辅导员可持续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再次要建立专项津贴和奖金。根据量化考核标准与实际情况,针对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特殊性建立专项津贴予以补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N].《人民日报》,2004-10-15.

[2]《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务实》 冯刚等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3]王纪平、原广华、吉意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内涵辨析与思考》[EB/OL]文章编号:1671 - 5977(2010)01 - 0097 – 04

[4]汪园超、霍或、吴成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探索—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2期2014年4月

课题:“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ZC037。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高职院校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