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论职业教育如何更接地气

2015-05-30胡宁海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个性化技能

胡宁海

【摘要】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知识结构好、技能熟练,道德规范好、心理健康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职业技术类学校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培养好职校学生就应该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多考虑学生今后怎样接好溶入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必要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更接地气

引言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一则新闻:来自中国大西北的一名中、外名牌大学的双料博士被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此人已有精神问题,年虽30,但已显老态,学习上的“学霸”生活上的“白痴”,她的一句话令人深思:“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这难道完全是她个人的问题吗?学校社会没有责任吗?教育改革的要求必然会反映到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的教育改革落实。职业技术类学校教育改革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塑造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于目前课程来说,确立一些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是重要的。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以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加接“地气”:

一、走向生活的学习

当代学习理论表明,不仅是社会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而且认知学习也“基本上是情感性的”,只有“當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现代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做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尤其要树立这种“走向生活”的理念。因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就业和升学、求学和创业、传统和创新、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在面临这些生活主题时,少一份烦躁,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忧考;多一份信心;少一份顾虑,多一份从容,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成功的。

从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时间都在迫切呼唤着“走向生活”。

现有的课程内容,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存在人为编制的问题多,生活中的现有问题少,人为制造难度的推理、证明多,理论多,自圆其说多,而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更是缺乏。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应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探索并处理现实世界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要教会学生就业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创业、发展所必须的求实创新能力。为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基础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为基础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综合化体现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各学科知识的渗透,需要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加以解决的实际,个性化则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科也好,艺术也罢,总是源于生活。

“走向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学实践必须贴近生活的真实面貌,我们要根据生活的实际来训练学生生活各个层面上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各专业的实验实训要真刀真枪,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各类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室和实训室,使生活和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使学习富有情感性,并使学生认识到在为生活而学,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目的、有效益的。为了贯彻“走向生活”的理念,教师也必须不断研究生活、研究实际,不断更新、丰富知识,紧跟社会变革的潮流,增强教学实践的灵活应变能力,及时反映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成果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形势,一扫“千古不变”的教条,使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和实践。职教应姓“职”。职业技术教育应向丰富多彩的 生活要效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我们没有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来思考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德育教育要借助于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意志、审美、规范、思维、态度等方面起到潜移默 化的熏陶作用,同时课程改革为校园人文环境的创建提供保障,要让学生理解生 命的意义,要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教师缺乏追求科学精神、维护法律尊 严的斗志,缺乏审察历史的气度、思辨哲学的逻辑,缺乏鉴赏艺术的雅致、提炼 文学的笔墨,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融入现代文明的胆识,缺乏抗争不良行为的勇气、锤炼高尚人格的理想,如果我们的课程缺乏相应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怎么 可能会有热爱生活的现实行为呢!

二、个性化的期待

每个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信念,学校拥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每个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需求,我们的课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构建的产物,那么这样的课程就必然是个性化的,有特色的。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三大趋势具有根本意义:个人选择自由日益增大人类知识日趋复杂;今后人类活动中对关系问题的考虑将超越等级观念。”从对国外学校的教育理念来看: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闲暇生活都要求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主决策。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由,提高主体的自主性、自我超越能力,就要强调课程标准的多层次性,课程内容的多门类,教材媒体的多规格,课程实施的多渠道,让学生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多样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时间中学会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获得各不相同的发展,在学习、生活方式的多种选择中,学会如何面对自由,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对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呼唤尤其迫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求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体现在基础性学科(含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课)上,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要求、不同的方式学习课程内容,教学要分层次。基础的定位是有利于学生学会继续血洗和生活所必须的基础。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根据学生生活、发展的自主需要来选择不同要求的课程标准。体现在专业性较强的理论性和技能性学科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个性需求设计多种活动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打破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习惯。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贴近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实际,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习惯,要熟知本专业领域内各类学科的理论和技能,懂得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各种问题打开思路,使学生真正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而学习。

三、课程问题分析与对策

专业课程内容,程式化、教务化,基础性与发展性知识(技能)区分度不够,学习内容的层次性体现不充分,不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培养学生能够奋发想上的斗志。

对策:专业课程要向综合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删除不必要的课程,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课程综合成一门课程,建立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包;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要有层次、有梯度、充分体现宽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个性化技能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画唇技能轻松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