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培养探究
2015-05-30王雪
王雪
摘 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顶岗实习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重要契机。本文简要探讨了在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高职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在本职工作岗位中遵守职业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勇于探索,钻研业务,忠于职守。安排在学生在校最后一年,即走向社会前期的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则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工作环境的复杂,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
一、顶岗实习中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许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约束力差,自我纪律性差,意志力不坚强,乐于享乐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要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否则学生将在步入社会后迷失自我。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工作岗位,锻炼技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脱离学校教育之前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下开展的职业活动。在这期间,他们与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一同工作,优秀员工的表现、品行、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顶岗实习中进行职业道德培养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主性不高,自我约束力欠缺
多年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习惯于这种生活环境,学校强加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使学生未毕业而提前步入社会,一时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换,再加上学生长久以来对就业的美好期待与实习单位的条件形成极大的反差,导致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用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工作,排斥企业的管理。这就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要求较低,不能进行自我监督,工作懒散,纪律意识不强,严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2.学校的职业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机制
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多依赖于企业环境的熏陶、企业员工的感染,缺乏教师的正确的引导。
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多且分散,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管理,多是通过电话、网络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将精力多集中在安全教育及遵守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由于实习学生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不能使用员工的标准来制约和管理学生,导致学生不遵守纪律。学校对顶岗实习的考评体系缺少对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无约束力。
3.企业重物质轻精神,缺少职业道德的培养
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最大的原因是获得劳动力资源,重物质而轻精神,缺少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实习的企业为私营企业,他们没有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多依赖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约束,强调生产纪律、安全生产,起不到职业道德的引导作用。
三、顶岗实习中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具体措施
为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校、企业、学生应结合起来,建立新的职业道德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学校应搞好顶岗实习的前期教育、过程控制及评价体系
(1)结合专业课理论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将专业课内容中涉及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操作技能、团结合作、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内容自然地融于专业课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事故案例教育,通过实验实训锻炼学生团结合作、友爱互助,勇于探索的精神。
(2)以就业指导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职场角色的转换及塑造职业道德。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学生应详细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和岗位职责,做好角色定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协作意识,敢于吃苦,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以素质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设计素质教育活动时,应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诚信、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奉献精神等,寓教于乐。
(4)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指导,定期与学生进行网络上的沟通,定期与学生干部交流,定期向企业领导和企业指导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5)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奖罚分明。明确定岗实习中学生应遵守的守则、顶岗实习中的任务、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办法,以制度促学习、促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6)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列入综合测评考核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将学生平时的工作态度、合作意识、纪律性等职业道德体现等计算入期末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德”和“能”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企业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1)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为企业发展储存人才,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2)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悟,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3)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其中。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企业文化中蕴含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通过企业文化这种载体去体现。
(4)加强职业道德师资培养,拓展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善于发现典型,宣传优秀员工,作为良好职业道德的榜样并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员工养成职业行为习惯的积极性。选择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和掌握职业教育理论的员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3.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利用实习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已经是一名“职场人 ”。学会约束自己,在工作中,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听从企业指导老师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学会自我管理,有目的地进行实习活动,制订自己的实习计划,不断地超越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学会与企业员工合作,不耻下问,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加强校企合作,明确企业和学校的职责,实现共同管理
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应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管理协议,企业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布置、安排企业指导老师等。学校负责协调解决企业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和工作能力。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和最佳环境,学校、企业、学生,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环境,改进职业道德培养工作,努力构建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培养出德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雷.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2]刘立.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
[3]王树宵.中职学校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