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构建“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2015-05-30邓鼎森郭忠谢癸亮
邓鼎森?郭忠?谢癸亮
摘 要:文章分析了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中职药剂专业传统的“知识本位”及“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之缺陷,提出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阐述了构建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实践行动和成效。并总结概括得出结论: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 工学结合 职业素质本位 课程体系
课 题:本文系201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编号791234)和2012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ZJJG-11-102)研究成果。
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药剂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药剂专业技能,能在各类医药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从事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与营销、药品生产与检测等药学服务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潜能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药学技能人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将职业素质作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的重要要求。而中职药剂专业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一、学校中职药剂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及其缺陷
1.“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及其缺陷
笔者所在学校药剂专业创建于1977年,长期以来实施“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缺陷之一是只强调药剂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之二是传授的学科知识内容虽多,但知识面狭窄,只是医院药学服务的知识,而学校中职药剂专业的就业岗位已由过去单一的医院药学服务岗位,扩展到药品经营、药品生产与药品检验等岗位。“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产生“学无所用”思想,显然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再者,传统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片面,只是学校一方对学生进行部分理论考试,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
2.“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特点与不足
2008年,学校依据“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结合中职药剂专业实际,进行“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探索,这种课程体系重视职业或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其相应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开设很少,导致很多学生成为了只会做事的“机器人”。再者这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只是强调学校一方对学生的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
2012年,笔者所在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药剂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依据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课程体系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嬗变的方案,并进行探索研究。
二、构建“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实践行动
1.依据职业性原则,“校企合作” 设置符合“工学结合”的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市场对中职药剂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将原来学校设置的中职药剂一个大的专业,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培养办法,设立了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与营销、药品生产与质检、中药学四个专业方向,构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中职药剂专业“1+2+X”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基于此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是由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考试课程组成。学校根据中职药剂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按基础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职业素质能力模块三大模块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德育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技能课及综合训练课程,实现了课程与工作岗位“零距离”。
2.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开发符合“职业素质本位”课程的校本教材
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项目为主线设计教学任务模块及设计单元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校本教材、实训教材等配套教材。
3.基于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教学内容,以培养职业素质要求为标准,构建以学生、项目、实际经验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将目标教学法、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行动导向教学融合在项目教学活动中,形成具有理实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会到“学有所用”,同时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4.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采用校内评价与校外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多元化评价新模式,改革由学校单一评价的机制,以职业素质为本位实施多元化教学与评价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5.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模拟药房与车间、校外实体药房与车间等,使学习环境从教室扩展到由校企共同建设的校内、校外多个综合实训基地中,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了保障。
三、实施“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成效
1.学生成效
下表是我们对实施“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2012级学生实习调查结果,从表中可见,实施“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学生比普通班学生职业素养有显著提高。
表 学生岗位适应度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素质的评价情况比较
项目组别 人数 学生岗位适应度 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素质的评价
服务态度
(合格率) 掌握职业知
识的全面度 职业能力独立度 总体满
意度
海 欣 班 30 55.5% 83.5% 60% 70% 74.2%
海王星辰班 30 51.5% 84% 66.5% 80% 75.3%
医院药房班 30 53.7% 81.2% 60% 70.5% 72.8%
普 通 班 30 47.5% 30% 30% 49% 68.3%
2.师资成效
一是药剂专业的教师队伍由过去单一的专任教师扩展为由学校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院(企)专家及技术骨干组成的一支高、中、初级合理分配的“双师型”队伍;二是大大提升了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了专任老师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能力。
可见,基于工学结合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8(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