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環保法亮劍企業面臨「綠色大考」

2015-05-30朱景瑞

台商 2015年5期
关键词:部門時間行業

朱景瑞

自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作為「史上最嚴」環保法,新法確定的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資訊公開等法規,將嚴懲利劍指向排污企業。大陸環保部副部長潘嶽表示,僅新法生效前2個月時間,就實施按日計罰案共15件。

據不完全統計,新法生效2個月左右的時間裏,實施按日計罰案中個案最高罰款數額為190萬元(人民幣,下同),按日計罰案罰款數額達723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

新法發威 劍指環保不守法常態

1月9日,臨沂市環保局向華龍熱電有限公司送達責令整改違法行為的決定書,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做出處罰10萬元的決定。1月19日,臨沂市環保局進行復查,經檢測該公司外排廢氣依舊超標。隨後,臨沂環保局對該公司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時間為1月10日至19日,基數10萬元,持續違法10天,每日罰款數額為10萬元,按日連續處罰總罰款額為100萬元。

1月27日淩晨,廣東深圳市環境監察支隊夜間暗查發現,深圳市恒進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因偷排直排超標廢水,深圳市環保局責令其停產整治,處以20萬元罰款,排污設施被查封、扣押;同時,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最高15日的行政拘留處罰。

連日來,山東、浙江、湖南、廣東、福建等地也相繼曝光多家環境違法企業遭遇查封強制措施的案例。

1月底,深圳市環保部門對4家企業採取查封、扣押強制措施,並根據違法排污情況,環保部門對其處以10萬到30萬元不等的罰款。據報道,這4家地下加工企業均從事五金加工業,其作業產生的酸堿廢水及粉塵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至茅洲河,致使污染嚴重。

深圳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像這樣的環境違法企業,在過去,最多也只能夠對企業進行罰款和責令停產,如果企業拒不履行處罰決定,要走法律程序的話,行政覆議、訴訟等一系列流程辦下來,起碼需要數月時間。

新《環保法》的實施,無疑給這些「麻木」的企業一記重拳。根據新《環保法》第25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

截至目前,隨著全大陸多個環境違法事件的曝光,這部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對環境違法企業的威懾力正在逐漸顯現。

環保部新任部長陳吉寧指出,嚴格執法是其最為重視的問題。他坦言:「過去的環保執法過松過軟,不守法成了環保領域的常態。現在要把這個常態反轉過來,讓守法成為常態。守法必須是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底線,法律都守不住,何談環境保護?」環保部副部長潘嶽也表示:「新環保法正是基於國內環境問題嚴重的現實,才推出了一系列嚴格的措施,這是完全有必要的,也必須嚴格執行。今後環境標準還將不斷變嚴,這是大勢所趨。對企業來說,下決心重視環保是唯一出路。」

多行業無法「任性」 加速行業洗牌

隨著「史上最嚴環保法」發威,不少行業感到深深寒意。尤其是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鋼鐵行業或將首先掀起一輪「腥風血雨」,這一觀點得到不少業內人士認同。東北某家300萬噸產能的鋼鐵企業負責人面對記者採訪時頗為感歎:「新《環保法》實施後,我們增加環保設備的投入就達到七、八億,預計未來還要增加。」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近日就曾表示,當前鋼鐵企業最需要高度關注新《環保法》:「企業違法違規的成本越來越高,付出的代價將會越來越大。」

與違規成本相對應的是,鋼鐵行業低價格、低效益的局面仍沒有改變。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鋼鐵價格總體呈現波動下行走勢。2014年前11個月,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累計鋼材平均結算價格同比每噸下跌345元,降幅為10.02%。在行業整體盈利水準上儘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是銷售利潤率只有0.74%,在整個工業行業中仍是墊底的。

一位大陸鋼鐵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新《環保法》真的得到嚴格執行,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尤其是對民營鋼鐵企業的成本衝擊將會非常明顯,在重壓之下,將會倒逼行業洗牌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鋼鐵行業目前普遍虧損的背景下,企業進行環保改造的積極性並不高。其實,很多行業都面臨相似的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化工行業也是環保「高壓區」。大宗商品數據提供商生意社總編劉心田認為,如果按照最嚴格的環境標準考核,化工行業達標合格的企業不超過30%。在實際情況中,化工企業主要是工業「三廢」的排放,但是對它們的環境監測很難。大型企業的排放量比較大,容易被監測到,而且大企業多會有專門的淨化車間。但是小企業往往是直接排放的,且排放量比較小,常常容易被忽視。除了鋼鐵、化工外,家居行業、塗料行業、印染行業等也都將面臨巨大考驗。

倒逼企業主動轉型升級

在「史上最嚴環保之風」刮起來短短5個月時間裏,不少企業齊呼「壓力山大」。

如何能實現華麗轉身,避免成為新《環保法》的「刀下鬼」,將是眾多企業在2015年需要面臨的一道重大難題。業界共識是,新環保法如果執行力度到位,實際上就是在倒逼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新《環保法》形成了一套更加嚴厲的倒逼機制,迫使企業投入更多的財力和精力來提高自身技術、設備和管理等方面的水準。

為應對新《環保法》重壓,一些企業在斥鉅資改善環保設備之後,企業平均生產成本變相上移,這對於一些本身處於「寒冬」的行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有專家預測,在新《環保法》實施的威力下,2015年許多行業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同時,隨著國家通過新《環保法》和新標準的執行來提高行業的准入門檻,淘汰一部分落後的企業,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發現,面對新《環保法》,一些以往不願意主動實施環保生產的企業,不得不嚴格按規定執行。但在一片「嚴打」聲裏,企業主動進行環保改造的積極性並不高。對此,專家表示,新《環保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機遇。企業只是一味地規避政策法規制約,實際上也是一種「不思變」的行為。企業與其在新《環保法》面前手忙腳亂,挖空心思尋找政策法規的漏洞,不如借新《環保法》的出台,對企業進行工藝、流程、技術上的轉變。

對企業而言,新《環保法》的實施是挑戰也是機遇。大量事實證明,在政策面前,企業只有早作打算,順勢而為才可能不被淘汰。謀求轉型,積極改變才是眾多企業唯一的出路。

猜你喜欢

部門時間行業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現象學觀念是如何源的?
——德里達與胡塞爾的分歧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檢討統一開考成效,合理提升行政效益
2019年全国两会用车“全面体检”
行业绘本
多做正分 少做負分 正確投資有章可循
物理潜能知识竞赛
24時間万全体制全天候安全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