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平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5-30覃江凤王黎芳蒋锦琴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改革实践基础医学网络平台

覃江凤 王黎芳 蒋锦琴

【摘要】对于医学类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归结了目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分散、教学评价不客观、教师角色错位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平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职高专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坚持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但是由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因陈守旧,未能有效利用新兴的教育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实验教学进行相应改革和创新,以至教学仍以封闭式的学历教育为主,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加大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而实验教学改革正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直观透明,更为丰富多彩,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更突出,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医学类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乃至专业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较为全面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还能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综合信息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衡量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如何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高端技能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成败。

1 网络平台视野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渠道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以座谈、访谈等多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相关各方(如学生、实验指导教师、教务部门、实验室管理人员、兄弟院校、用人单位等)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我们多年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管理的经验,发现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并且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重要作用的发挥。我们从网络教学的角度,对其中比较突出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方法单一、互动性差

基础医学实验具有操作技巧性强、教学时数长、过程管理难等特点。但是很多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教师仍停留在传统单一的“面对面”传授知识,师生之间以单向沟通为主。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也不畅,难以经常进行协作讨论和交流学习。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缺乏,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较差,难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1.2教学内容更新严重滞后

由于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基础医学实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变化快,也比以前更具复杂性,但是不少实验指导教师还按照原有课程标准制订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更新跟不上社会实际需求变化,更新滞后,与社会上实际的医学工作任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

1.3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共建共享

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实验教学都是由实验教师分开指导,很多优秀实验案例资源缺乏收集和整理,无法共建共享,隐性知识更是难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实现有效传递,这些隐性知识包括教学重点把握、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1.4教学评价不客观、随意性较大

作为实践性课程,目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方式粗犷,网络辅助教学水平很低。其实,不借助先进网络信息技术难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也无法捕获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大量细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经常凭主观判定,随意性较大,难以对教学形成客观的评价。

1.5教师角色错位、学生缺乏主题意识

目前很多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采用传统“以教为本”的思维开展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无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基于网络平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改进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微课化、幕课化,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而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学评价、教师角色等教学模式相关要素发挥协同作用,解决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最终实现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网络平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的思路如下图所示。

2.1重组网络平台的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基础医学实验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社会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性化明显,并且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更新变化快等特点,导致教学内容与基础医学实验项目的真实需求往往严重脱节。针对目前实用型基础医学实验教材和教辅资料缺乏、教学内容计划跟不上变化快的问题,我们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下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为主线,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将先进性、开放性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同时,利用在网络平台上信息容量大、内容更新便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围绕主线上的节点适当拓展知识面,提供教学视频资源、素材库、知识库、行业资源、课外参考资料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导资源,并随需应变,持续添加新内容、新知识。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线面结合,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

2.2利用网络平台的社区功能,开展“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医学实验与普通的理论课程不一样,具有综合程度高、教学时数长、教学地点分散等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心程度等方面指导教师往往很难干预。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强大的社区功能(如讨论组、论坛、在线答疑、即时沟通工具等),结合对学生具有很高黏附性的移动端应用(如微信、微博、QQ等),轻易组建网络讨论小组,针对某一主题随时随地开展“讨论式”教学,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双向交流,帮助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讨论和交流学习,并在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有效竞争,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合理、有序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分享中,还能够使基础医学实验中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让后来者可以通过查看以前的讨论记录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加以挖掘和分类整理,可以实现这些优质教学资源的积累。

2.3借助网络平台分解任务,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提供多层次的实验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常可以把这些实验项目分为普及型实验项目、提高型实验项目(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特点)、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绝大多数为普及型实验项目,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后,可以适当增加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在全部实验项目占比。因为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基础医学实验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地对基础医学教学中的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目标明确、时间较短、易于管理的任务。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参与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让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和网络平台自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实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和点评,系统地管理整个实验项目过程,有利于抓住实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形成客观的评价。“参与式”教学将促进指导教师转变角色,摈弃“以教为本”的传统思维,成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者。

2.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后续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历届优秀基础医学实验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资源库,有助于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这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教程、实验手册、实验照片、实验视频、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相关电子文档。网络教学资源库将帮助学生在基础医学实验中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开展实验操作等探索活动,训练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获取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改变单一的基础医学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学生在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上的提升。

3 结语

网络平台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活动搭建了新的舞台,成为一个“教、学、做”协同作用的网络教学环境,在师生之间搭建了高绩效的沟通桥梁。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开放、自由、和谐的空间,有助于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推进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师角色等相关要素形成合力,更好地将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与实验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相互合作、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个性品质,从而解决制约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在教学中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京京,张立力.护理网络教学与教学模式的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1

[2]盛蘇英,堵俊,吴晓.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3]卢彰诚,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电子商务,2014

[4]赵群,等.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教文汇,2011

[5]霍红颖,湛邵斌.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11

[6]卢长鹏,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环境的高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

[7]蒋艳红,陈琳.基于协同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8]白素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

[9]赵真聪,杨雁红.医院实验室信息化管理[J].医学信息,2011

[10]刘晖,刘铁滨.基于Internet的医学影像学多媒体实验教学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度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改革实践基础医学网络平台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统一集中实习模式改革实践与反思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