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构建研究

2015-05-30莫江燕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分析外语专业现有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三种典型模式和对策,为更好开展高职外语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 外语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82-03

高职外语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当前,对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和实践贫乏,亟须解决。为此,本文分析了外语专业现有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三种典型模式和对策,为更好开展高职外语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一、高职外语专业现有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问题

外语专业教学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践教学,而实施高职外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外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不过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却尚未成型。目前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在:

(一)校内语音室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问题

校内语音室实训基地模式即在校内建多个语音室,作为外语专业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和听力训练之地。对外语专业实训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高职院校外语教育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例,大多外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场地基本上都是语音室,用于开展简单的外语听说实训,提高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实训内容不能与真实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校内外语专业教师也不能根据市场和工作岗位的变化灵活、及时地调整语言实训的内容,导致校内开展的实训达不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需要。

(二)仿真型外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问题

仿真型外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模式就是在学校内建实训场所,通过模仿企业真实工作情境或工作过程开展实习实训。这类仿真实训的好处就是能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实训环境,弥补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不足,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要。然而,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建成的仿真型实训基地并不多,即便有,也是商务英语实训室。这些商务英语实训室多是借助实训软件在校内开展全仿真国际贸易实训。该类实训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仿真效果与真实工作要求差距很大,实训项目开发有限,仅仅依靠简单的模拟仿真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情境,实训教学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在仿真型实训体系下,既懂操作又懂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也是严重不足,也很难达到实训与企业真实岗位需求的结合。

(三)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问题

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成立的,位置不在学校内部,而是在企业内部,用于在校学生开展实践技能的场所。高职外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亦不尽如人意。

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外语学科特点来说,外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跟理工科的不一样,外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训不适合具有设计、制造与开发真实产品特点的企业。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为例,第一,外贸企业对报关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用工需求量小;第二,企业也不可能随意给外贸业务员提供企业较为重要的,又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资料;第三,学生到企业工作,只能做一些散工或非决策行的工作,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或实习;第四,很少有企业能给学校提供大批量贸易相关岗位的实习机会;第五,由于企业员工工作繁忙,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也不到位。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符合的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训几乎没有。而且,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管理,学校不能自行安排实训内容和进度,只能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安排教学,这些限制不利于实训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期。

以上三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引进合适的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二是学校缺乏既懂做又懂教的“双师型”外语教师。三是没有建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专项核心技能—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体系。这些不足使得外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亟须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构建

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一还在探索层面的新模式基地建设能解决现有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它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关键和重点,也是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就业竞争力提高的最佳保障。基于校内语音室实训、校内仿真型实训和校外实训三种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不足,可借鉴以下新模式来开展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采取学校自建或与政府、企业、行业共建的形式。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的联合共建是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根据投资主体、运行管理和合作方式的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来进行建设:

1.校企共建模式。该模式是以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建设模式。企业介入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学校也可以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义商联合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决定合作共建“南职义乌国际电商产业园”项目,充分利用学院外语人才优势,整合义乌广西商会在小商品生产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资源,打造广西境内最大的电子商务校园实习实训创业基地,实现企业参与教学和校企资源共享,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和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双方合作方式采取多种形式:(1)企业自带平台。企业提供已有电子商务平台子账号或分账号,并设置相应权限,由企业骨干和校方外语专业学生组成运营团队,进行销售与管理,企业提供物流、售后、货款回收等环节的服务,企业按双方约定的返点佣金。(2)学校组建平台。由校方组成专业团队,承担独立平台建设的相关费用。企业负责提供商品样品与相关知识培训,派专人为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物流、售后等。企业按商品代发货价供货,校方可自行制定合理销售价格。(3)学生自创自带平台。外语专业学生独立组建团队,承担独立平台建设的相关费用。企业负责提供商品样品与相关知识培训,派专人为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物流、售后等。企业按商品代发货价供货,学生个人或团队可自行制定合理销售价格,盈利归学生个人或团队所有。(4)学校与商会共建平台。由企业方出资,校方提供办公、实训等场地和学生团队,由双方共同组成团队,搭建大型、自主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 校方组织学生团队维护和升级网站,进行商品维护、宣传推广、销售、网站广告、招商等,企业方提供商品、技术服务、培训等。

该模式下,校方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每年选派学生到“南职义乌国际电商创业园”实习、实训、创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创业园发展需求。学生毕业实习期满,企业和实习学生均有优先相互选择的权利。合作既可解决企业人才急缺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又可以培养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院整体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校企合作共建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在于:第一,通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二,发挥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第三,达到“教、学、做”的统一,有效改善实训体系。

2.企业主导模式。该模式是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中,技术、设备、信息渠道、专业人员等资源由企业方提供,员工、场地和管理由校方提供,生产和实训的开展由企业为主导者组织。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该校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和学校已具备的条件,主动与广州市伽瑞窗饰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伽瑞工贸窗饰制品有限公司作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公司不但独立开展对外销售窗饰配件等业务,还承接外贸代理业务和提供培训服务,培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外贸类资格证书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公司在招聘、绩效考核等管理和运作上,均采用企业内部机制,充分发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训提供真实职业岗位环境的作用。该模式下,公司通过外贸活动促进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真正达到“工学结合”、“校企零距离对接”和“双赢”的要求。

3.学校主导模式。该模式是以学校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建设模式。外语专业有其特殊性,与工科不一样,不能直接通过一些实训项目如产品生产或产品加工等方式来产生盈利,因此,可采取学校独资筹建外贸工作室的模式来建设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了让学生完成身份转换,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真实的职场氛围,工作室的布局要模拟外贸公司。但是,仅依靠仿真实训是不够的,工作室最终要引进真实企业入校,共同承担实训项目,充分发挥校内工作室“生产性”的特点,即工作室要承接真实外贸业务,学生在校内专业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共同指导下积极开展外贸业务。企业提供实践业务给外贸工作室,工作室凭借已有信息通过速卖通、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外贸业务工作。

外贸工作室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开展工作:(1)作为出口方首先在网上上传相应的商品资料、联系方式或是一些与交易有关的产品的推广等。(2)企业可以向工作室提供一些客户的信息。学生根据客户信息,通过英文邮件和国外客户沟通,发展潜在客户,给潜在客户寄送相关产品或目录。(3)学生在工作中也可接一些难度小的任务如信息或产品订单的校准等。(4)学生业务不熟时,可转交给业务相对熟练的人员进行处理。

这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真实的现场办公环境,形成专业服务产业、产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二)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围绕着外语能力而在校内开设的与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岗位相同或类似,具有生产性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其特点是校内实践教学和生产性。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的工作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评价标准都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直接体验到,做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统一,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掌握具体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职责,同时实训基地须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产生的利润为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提供条件。鉴于校内语音实训室、校内仿真型实训和校外实训三种实训基地模式存在的三大问题,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按以下三个对策展开:

1.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解决校内语音室和仿真型实训的不足。高职外语专业应建立“外语+商务+技能”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是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因此,在建立高职外语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时,须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明确外语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基本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国际商务综合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学校须开设英语技能综合实训课程,课程要涵盖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训项目。为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实操作能力和国际商务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许开设办公自动化、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函电、国际营销实务、外贸制单、电子商务、模拟交易会、国际贸易综合流程、商务谈判等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实训项目,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实践的机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终形成“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核心技能实训—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实训”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进合适的企业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解决仿真型和校外实训的不足。高职院校外语专业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基于外语专业典型实训项目的要求。学校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调研与学生实训内容有关的企业,然后通过社会、政府、中介及项目搭台等途径,引进相关企业入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例如,外语专业可以引进使用“阿里巴巴”操作平台的企业入校开展合作。这样既可以解决接受学生实训量的问题,又可以降低企业将来培训员工的成本。企业介入高职外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学校也可以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生产、研发和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图

3.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以解决校内语音室、仿真型和校外实训的不足。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外语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推动力更是来源于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因此,外语专业所有的实训课程指导教师一部分应该来自企业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部分应该是在企业锻炼过或具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外语专业教师为,辅以企业人员,二者合作,共同参与制定和执行实习实训计划、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同时,还应加强校内外语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交流,校内外语教师需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此外,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相关补助问题,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指导,以促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转。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同时具有扎实的外语专业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的人才。基于此需求现状,建设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成为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实训基地是培养外语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它能以企业的真实工作为基础,能保证企业运作和学生实习实训两不误,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体现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由于校内实训基地承接了企业的部分业务,发挥专业服务产业的作用,解决企业人才急缺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达到“双赢”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高职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采取多样化策略,不能千篇一律,以上提到的三种模式也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为外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汪先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研究——以高职商务外语专业群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4)

[2]禹婷婷.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外贸工作室建设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9)

[3]李芹.基于学校视角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路径分析——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5]彭玫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兼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2)

【基金项目】2014年南宁市社科联资助社会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莫江燕(1975- ),女,广西宜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英汉语言对比。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